枫杨外国语2010年数学考题
一、
计算题(共4小题,每题5分) (1)
21-61-121-201-301-421-561 (2)【1.25+(141÷32-2.5÷331)】÷25%
(3)23-65+127-209+3011-4213 (4)8171×87+7161×76+6151×65+5141×54+4131×41+3121×3
2
二、 应用题(共8小题,每题10分)
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6小时完成,甲乙合做要4小时完成,甲做完2小时后,两人合做,还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
2.一条宽阔的大河有A.B 两个码头,一般轮船从A 去B 要用4.5小时,回来用
3.5小时,如果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那么轮船的速度是多少?
3.如图,ABCD是长为8,宽为6的长方形E.F分别是AD.BC的中点,P为长方形内任一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E
A
C
P
B
D
4.某校1.2两班图书馆分别有图书361本和320本,如果要使1班的图书是2班的两倍还多15本,那么需从2班调多少本到1班?
5.一些完全的相同的正方体摞在一起,从前面看如图(1)所示,从左侧看如图(2)所示,那么这些正方体的个数是几个?摞法有几种?访画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示意图。
6.14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男子单打比赛,先是进行淘汰赛,获胜利的运动员进行循环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声,决出冠.亚军,整个比赛(包括淘汰赛和循环赛)共要进行多少场?
7.甲.乙.丙三人制作工艺品,花束和花甁(一支花束和一个花瓶配成一套)若甲每小时能制作10支花束或11个花瓶;乙每小时能制作11支花束或12个花瓶;丙每小时制作12支花束或13个花瓶,若他们共同工作23小时,则最多可以制作出多少套?请说出你的方案及理由。
8.为庆祝儿童节,电影院放映《喜洋洋与灰太狼》,今天票价打6折,昨天不打折,统计收入后,发现今天卖票的收入后,发现今天卖票的收入与昨天卖票的收入相同,那么今天的观众比昨天的观众啬了的百分数是多少?(所填答案保留两个小数)。
郑州枫杨外国语2010年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 原式=1
2
-(
1
2
—
1
3
)—(
1
3
-
1
4
)—(
1
4
—
1
5
)—(
1
5
—
1
6
)-(
1
6
-
1
7
)-(
1
7
-
1
8
)
=1
2
-
1
2
+
1
3
—
1
3
+
1
4
—
1
4
+
1
5
—
1
5
+
1
6
-
1
6
+
1
7
-
1
7
+
1
8
=
1
8
2. 11
2
3.
6
7
4. 原式=808
7
×
7
8
+70
7
6
×
6
7
+60
6
5
×
5
6
+50
5
4
×
4
5
+40
4
3
×
3
4
+30
3
2
×
2
3
=80+1+70+1+60+1+50+1+40+1+30+1
=326
二、应用题
1.(1-1
6
×2)÷
1
4
=
8
3
2. 设:船速为V ,则有方程
(V -2)×4.5=(V +2)×3.5 V =16
3. 假设:⊿AEP 的高为h1,⊿CFP 的高为h2 h1+ h2=6
因为:AE =CF =
12
×8=4 所以:阴影部分面积=12AE ·h1+12FC ·h2 =12×4×h1+12×4×h2 =2×(h1+ h2)=2×6=12
4. 设:需要调X 本书,则有方程:
2×(320-X )+15=361+X X =98
5. 个数有5个或6个
摞法有6种
6. 7+(6+
5+4+3+2+1)= 28
7. 根据三人每小时做花束与花瓶的比可知:
甲23小时做全花瓶合适 丙23小时全做花束 合适
设:乙X 小时做花束,则23-X 小时做花瓶可得方程:
11X +23×12=(23-X)×12+23×11 X =11 乙做花瓶时间=12
所以: 11×11+23×12=397 (23-11)×12+23×11=397
8. ( 10—6)÷6×10000 =66.6600
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汇编
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 主要学派:儒家、道家(__)、法家(韩非)墨家(墨子)
2 儒家思想的演变:
(三)历史评价:
1 性质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
2作用:
a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
b 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形成
(一)前提条件(西汉时期)
经济上:西汉时“文景之治”,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
(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
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神仙体系)
2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主张:
a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b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c 经济上主张:“限民名田”,抑制土地兼并
d 提出“三纲五常”出世道德标准,并主张“孝道”为“天经”“地义”。
3 汉武帝的举措: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起用儒生参与国政
b 兴办太学、立“博士”,传授“五经”、“学而又则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设立郡县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
(三)历史影响:
1 西汉儒学特点:儒学神化体系形成。
糅合道家、阴阳家思想,用“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把君权、神权、父权、夫权贯
穿一起的神学体系。
2 作用:
a 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 保证中央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僚素质
c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巩固儒家文化的地位
三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
(一)儒学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始融合……
2 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
3 唐朝时期,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并重注《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发展。
(二)宋明理学概况:程朱“理学” + 陆王“心学”
(三)评价:
1性质特点: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进程,形成了儒学理论的哲学体系。
2作用:为中央集权政治服务+ 严格礼教严重束缚人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
四、明清时期传统主流思想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