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雨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吉林省珲春市站前街工程雨污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黄高彬审核:许祥山审批:回光林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珲春站前街工程项目部二〇一二年九月十四日目录雨污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起点位于东关路以西,接现状已实施段,起点桩号K3+,终点至规划中兴路,终点桩号K9+460,路线全长。

本工程排水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通过车大人沟河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法,采用DN600mm焊接钢管外套d1000顶管专用管材,其它段落采用明开施工,止水件采用橡胶圈接口。

其主要工程量:1 、雨水工程d3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收水支管) 3162 m d5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868 m d6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5828 m d8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3778m d10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1800 m φ1000mm 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190座φ1250mm 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83座φ1500mm 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41 座扇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90°) 2 座矩形90°三通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11 座矩形90°四通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1 座大型平篦单箅收水井 494 座八字出水口 4座2 、污水工程d3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7771m d4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594m d5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1377m d6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 2258m φ1000mm 圆形混凝土污水检查井 316座φ1000mm 圆形混凝土卧泥井 101座DN600mm 钢管 70md1000mm顶管专用管材 70m 特殊井 4座顶坑 2 座二、编制依据1、珲春市站前街工程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2、珲春市站前街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3、珲春市站前街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4、《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7、我单位安全文明管理相关条例及办法。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水的类型为地表水及地下孔隙潜水,埋藏于第4层圆砾中,微承压。

2011年8月12-20日勘察钻孔中实测地下水初见水位~6.10米,初见水位标高~49.70米;稳定水位~ 5.00米,稳定水位标高~50.00米。

本次勘察控制最大深度为米,拟建场地地层为多元结构,成因复杂。

根据场地地质单元及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为如下10层。

第一层素填土① Q4ml:黑褐色、中密状态、稍湿,厚度不均匀,由粘性土、砂土、碎石土组成。

其厚度~米。

见在DL1、2、4、14、21、22、23、24、32、33、34、QL1、4、8号孔中。

第二层粉质粘土②Q4ai :黑~褐色,坚硬-可塑状态,中低压缩性。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1、2、3、4、5、6、14、21、22、23、32、33、34、41、QL5号孔中。

粉土②1Q4ai :褐色,湿~饱和,松散,层位不稳定,其厚度为~米。

见在DL4、6、7、22、32、33、39、QL4号孔中。

中砂②2Q4ai:黄褐色,湿~饱和,稍密,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38、QL1、4号孔中。

第三层淤泥质粉土③Q4al:灰绿色,饱和状态,软塑~流塑状态。

含水量很大。

具有淤泥,味臭。

摇振反应快。

高压缩性。

部分具有粉质粘土特征。

其控制厚度为~米。

仅见在DL1、2、3、4、38、QL1、4号孔中。

第四层圆砾④Q4al:黄褐色、湿~饱和,中密。

卵石含量~%,砾石含量~%,级配一般。

骨架颗粒成分为花岗岩,安山岩、板岩、变质岩等,呈亚圆形。

场地内分布广,厚度大,且稳定。

其层厚度为~米。

每个孔均见此层。

粉砂④1Q4al:黄褐粉砂色,饱和,松散,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5、7号孔中。

中砂④2Q4ai:黄褐色,饱和,稍密,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含少量砾石。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6、19、40、QL8号孔中。

粗砂④3Q4ai:黄褐色,饱和,稍密,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及砾石。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22、24、34、QL4号孔中。

砾砂④4Q4ai:黄褐色,饱和,中密,砾成分为花岗岩、安山岩、板岩、变质岩。

砂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片状矿物,砾含量不足50%。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5、24、32、34、QL8号孔中。

(见颗粒分析报告)第五层砂岩⑤E:灰色,强风化,岩石成分为长石、石英。

胶结物为全风化,长石具有高岭土化。

第三系基岩之一,岩石结构、构造全破坏。

干钻易进。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1、2、6、7、QL5号孔中。

煤岩⑤1E:黑色,强风化,成分为碳、少量泥质。

结构、构造全破坏。

干钻易进。

厚度为~米。

见在DL2、QL8号孔中。

第六层泥质粉砂岩⑥E:灰色、强风化,遇水易软化,第三系基岩之一,岩石结构、构造全破坏。

干钻易进。

其厚度为~米。

见在DL38、39、40、41、QL1、4、5、8、9号孔中。

煤岩⑥1E:黑色,强风化,成分为碳、少量泥质。

可见较好的煤块,结构、构造基本破坏。

干钻易进。

厚度为米。

见在QL9号孔中。

第七层砂岩⑦E:灰色,中等风化,岩石成分为长石、石英。

胶结物为强风化。

第三系基岩之一,岩石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干钻不易进。

其厚度为~米。

见在QL1、4、5、8号孔中。

第八层泥质粉砂岩⑧E:灰色、中等风化,第三系基岩之一,岩石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干钻不易进。

其厚度为~米。

见在QL1、4、5、8、9号孔中。

煤岩⑧1E:煤岩⑥E:黑色,中等风化,成分为碳、少量泥质。

结构、构造破坏较强。

煤质量较好。

干钻易进。

厚度为米。

见在QL9号孔中。

第九层砂岩⑨E: 灰色,中等风化,岩石成分为长石、石英。

胶结物为强风化。

第三系基岩之一,岩石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干钻难易进。

其厚度为米。

见在QL1、4号孔中。

第十层泥质粉砂岩⑩E:灰色、中等风化,第三系基岩之一,岩石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干钻难易进。

其厚度为~米。

见在QL1、4号孔中。

四、施工部署根据总工期要求,计划2012年9月15日机械设备进场,2012年10月15日完成污水工程,2012年10月20日完成雨水工程。

五、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沟槽开挖及施工降水→管道基础→管道安装→管道接口→检查井→闭水试验→检查井周边及管沟回填准备工作技术准备1、测量工作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控制点由业主提供,对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建立工程需要的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

然后进行恢复中线和高程的测量,以及水准点的复核与增设,横断面复测,并提供一套完整的施工复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审批。

每隔200m左右增设一个临时水准点,并按图纸断面放出路基横断面坡脚线边桩。

每座桥两侧各增设一个水准点,以方便施工。

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直线段每隔20m设一个测点或控制断面,曲线部分每隔10m或5m设一个测点或控制断面,保证线形平滑、顺适,满足控制需要。

2、试验工作新组建的工地试验室,按需配备本工程需要的各种试验检测设备,提前调试并请计量监督部门进行标定。

安排资质、资历满足要求的试验检测人员进驻现场试验室,做好试验计划,将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提前取样试验,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检验频率和取样规定进行试验、检验,以满足施工生产需要,保证工程质量。

机具设备1、机械2、机具:铁锹(尖、平头)、大锤、铁镐、撬棍、钢卷尺、坡度尺、小线等。

3、人员配置详见下表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完毕。

2、各种现状管线已改移或加固,对暂未处理的地下管线及危险地段,做好明显标志。

3、沟槽开挖段地下水位较高时,已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水位降至坑(槽)底以下。

4、施工区域内供水、供电、临时设施满足土方开挖要求,道路平整畅通。

5、做好土方开挖机械、运输车辆及各种辅助设备的维修检查和进场工作。

沟槽开挖及施工降水测量放样定出中心桩、槽边线及堆土堆料界线,界线至开挖线的距离应根据开挖深度确定,并不小于,且高度不应超过。

根据现状地面线与管道高程的关系,按照设计要求雨水全部管道和污水的部分管道采用反开槽施工。

开挖前,先查明段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做出妥善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考虑到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经过管道槽底高程和地下水位的比较,对于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3m的段落进行井点降水,其余段落进行集水坑抽水。

井点降水在沟槽开挖之前开始抽水1-2周,将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底以下时才进行土方开挖。

井点布置方式为:沿排水管线方向每隔15m设一井点,左右交替布置,井深8m,井径25cm,潜水泵口径为150。

而集水坑抽水采用口径150的污水泵,现场电源由50kw发电机组提供。

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为主,人工开挖方式为辅的挖土方式。

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根据地质报告显示,底层以砂土为主,开挖坡度采用1:,部分开挖深度超过3m的沟槽如果出现裂缝无法施工时采用钢板桩支护。

开挖时不允许破坏沟底原状土,若不可避免沟底原状土被破坏时,可换填10~15mm天然级配砂石并整平夯实。

基底设计标高以上~的原状土,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并夯实,同时槽底承载力需满足设计要求。

沟槽如有尖硬物体务必清除干净,用砂石回填处理。

基底宽度为管基宽度加上两侧工作宽度和临时排水沟的宽度。

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沿着临时排水沟每隔30m设置600mm×600mm×800mm的集水井,采用污水泵把集水井的水抽出沟槽外。

开挖时应保护坡脚,边坡应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允许欠挖和超挖,边坡应用人工修整。

沟槽弃土随出随清理,均匀堆放在距沟槽上口边线5m以外,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成槽后,槽顶应避免出现震动荷载,成槽后尽快完成铺设基础和管道等工作,避免长时间晾槽。

管道基础测量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

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

人工摊铺砂石基础材料,采用振动夯夯实。

砂石基础采用天然级配砂石,但其最大粒径应小于25mm。

砂石基础顶标高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特别注意承插口管承口处下铺设与C1层等厚的砂石基础层。

管道安装下管前,要清理管坑内杂物,在基础上放出管道中必线,复核基础平面标高,同时对基础的平整度、厚度及密实度进行检测。

管材下管前,必须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检验,不符合产品标准者,严禁下管敷设。

下管时要将管道一字排开,机械吊装,人工配合,尽量做到一次就位,以减少槽下滑动。

每节管道安装就位后,立即测定高程和中心线等质量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