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防治指南与GINA方案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重症持续
接上表
中度持续(第3级) 每日有症状 发作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 FEV160%~69%预计值 PEF60%~69%个人最佳值 重度持续(第4级) 每日有症状 频繁发作 经常出现夜间哮喘 FEV1<60%预计值,PEF<60% 人个最佳值
中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β2受体激动剂
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β2受体兴
奋,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细胞脱颗粒和介质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
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
表5 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起效时间
速效 (数分钟)
短效(4-6小时)
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长效(12小时)
福莫特罗
慢效 (30分钟)
沙美特罗
茶碱
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有强心、利尿、扩张冠 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作用,低浓度茶碱具有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口服:6-10mg/kg/d 加激素 和抗胆碱药物有协同作用:
与β2受体兴奋药合用易诱发心律失常,应慎用,减量。
静脉:速度0.2mg/kg.min
负荷剂量4-6mg/kg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根据GINA方案和我国实际情况,由中华
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组织全国专家制订,
第一版1997年,第二版2002.11。
定义(指南)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细胞、肥
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 皮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 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并引起反复 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
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
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第一秒钟用力呼气 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 对值>200ml)。 3)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
波动率≥20%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
表4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剂量高、低与互换关系
药物(µg)
布地奈德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1000 >800 >500
丙酸倍氯米松 200-500 500-1000 200-400 400-800 丙酸氟替卡松 100-250 250-500
2)口服给药:强的松 3)静脉用药:琥珀氢考(400-1500mg/d) 甲基强的松龙(80-500mg/d)
PaO2
SaO2(吸空气) PH值
<45mmHg
>95%
≤45mmHg
91素
激素是最有效的抗变态反应炎症的药物,能干 扰花生四稀酸代谢,减少白三烯和前列腺素合 成,抵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活性,抑制细 胞因子的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增加细胞膜
上β2受体合成。
1)吸入给药
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拮抗剂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是一类新
的治疗哮喘药物。目前国内主要用的是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10mg,每天一次 扎鲁司特20mg,每天二次
其它药物
色甘酸钠、奈多罗米纳 抗组胺药物
其它抗变态反应药物
表6 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
严重度 第1级 间歇发作 每天控制治疗药物 不必 其它治疗选择
表2治疗期间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目前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 间歇发作(第1级) 症状<每周1次 短暂发作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发作期间肺功能正常 轻度持续(第2级) 症状≥每周1次,但<每周1次 夜间哮喘症状>第月2次,但<每 周1次 发作期间肺功能正常 严重程度分级 间歇发作 轻度持续 中度持续
哮喘防治指南与GINA方 案
GINA方案由来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
究所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共 17个国家的30多位专家组成小组,制定 了关于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并 出版了一套名为《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ol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 -2002.3.再版
第2级 轻度持续
第3级 中度持续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ug )
吸入糖皮质激素(200-1500ug), 联合吸入长效β2激动剂
缓释茶碱或色甘酸钠或白 三烯调节剂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合用缓释茶碱, 或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合用长效口服 β2激动剂 或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1000ug),或 吸入糖皮质激素(5001000ug),合用白三烯调节 剂
当使用峰流速测定时,如果存在以下任何一种 情况则考虑哮喘: 1)吸入速效B2激动剂后15-20分钟,PEF增 加超过15%。
2)清晨起床时测量的PEF值与12小时后测量 PEF值,或在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病人其差值 超过20%。
3)连续跑步或运动6分钟后,PEF下降超过 15%。
分期
急性发作期(exacerbation) 慢性持续期(persistent)
嗽。
诊断标准(GINA)
喘息—呼气时高音调的哨笛声—尤其是儿童 (胸部检查正常不能除外哮喘)。 以下任何病史:
1)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加重。
2)反复喘息。 3)反复呼吸困难。 4)反复胸闷 (注:湿疹、枯草热、哮喘家族史和特应性病史 经常与哮喘有关)。
症状在夜间发生或加重,扰醒病人。 症状在接触以下物品或下列情况下出现或加重: 动物皮毛、化学气雾剂、温度改变、 室尘螨、药物(阿司匹林与受体阻断剂)、 运动、花粉、呼吸道感染、烟雾、 剧烈情绪波动。 可逆性和多变的气流受阻—使用肺量仪 (FEV1和FVC)或峰流速(PEF)仪测定。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但<每周1次, FEV1 ≥80%预计值或PEF ≥80%个人 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20%~30%。 中度持续 每日有症状 (第3级) 发作影响活动和睡眠 夜间哮喘症状≥每周1次, FEV160%~79%预计值或 PEF60%~79%个人最佳值,PEF或 FEV1变异率>30%。 重度持续 每日有症状 (第4级) 频繁发作,经常出现夜间哮喘症状,体 力活动受限 FEV1<60%预计值或PEF<60%个人最 佳值 PEF或FEV1变 异率>30%
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 或经治疗缓解。
诊断标准(指南)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
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 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 为主的哮呜音,呼气相延长。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第4级 重度持续
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1000ug), 联合吸入长期β2激动剂,需要时可再 增加1种或1种以上下列药物: 缓释茶碱 白三烯调节剂 长效口服β2激动剂 口服糖皮质激素
辅助机械通气治疗
重度或危重的哮喘发作,经氧疗,激素,β 2
激动剂等药物治疗后,病情恶化者,可予 机械通气治疗. 可先给予鼻(面罩)等非创伤性通气方式, 若无效,则应及早插管机械通气.
缓解期(症状、体征消失、肺动能恢复
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表1—治疗前:
分级
临床特点
间歇发作 症状<每周1次 (第1级) 短暂发作 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 FEV1≥80%预计值或PEF≥80% 个人最佳值,PEF或FEV1变异率 <20%。
接后页
轻度持续 症状≥每周1次,但<每天1次,发作可能 (第2级) 影响活动和睡眠。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重度持续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程度的分级
临床特点 气短 体位 讲活方式 精神状态 出汗 呼吸频率 辅助呼吸肌活 动及三凹征 哮鸣音 脉率 奇脉 使用β 2激动剂 后,PEF预计值或个 人最佳值% PaO2(吸空气) 正常 ≥60mmHg 无 散在,呼气未期 <100次/分 无,<10mHg >80% 可有 响亮,弥漫 100~120次/分 可有10-25mmHg 60%~80% 常有 响亮、弥漫 >120次/分 常有>25mmHg <60%或 <100L/min或作用 时间<2h. <60mmHg >45mmHg ≤90% 降低 胸腹矛盾运动 减弱,乃至无 变慢或不规则 无,提示呼吸肌 疲劳 轻度 步行、上楼时 可平卧 连续成句 可有焦虚,尚安静 无 轻度增加 中度 稍事活动 喜坐位 单词 时有焦虑和烦燥 有 增加 重度 休息时 端坐呼吸 单字 常有焦虑、烦燥 大汗淋漓 常>30次/分 不能讲话 嗜睡或意识模糊 危重
维持剂量0.6-0.8mg/kg.h 血药浓度6-15mg/l
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溴化异丙托品,溴化氧托品
等,能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 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 溴化异丙托品分为: 气雾剂 40-80ug/次 tid-qid 雾化剂 50-125ug/次 tid-qid
白三烯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