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缝合术的护理配合
1、【适应征】
开放性损伤:伤后6-8h以内的;伤口污染较轻,不超过伤后12h的;头面部伤后24h内可行清创术。
2、【禁忌证】
污染严重或化脓感染伤口不宜缝合。
3、【术前准备】*
1、清创前须对患者全面评估,有无基础病,出血量,是否处于饥饿或疲惫状态。
如有休克,应先抢救,待休克好转后争取时间进行清创。
2、如颅脑、胸、腹部有严重损伤,应先予处理。
如四肢有开放性损伤,应注意是否同时合并骨折,摄X线片协助诊断。
3、应用止痛和术前镇痛药物。
4、如伤口较大,污染严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术前1小时,如手术时间大于4h术中追加,术毕分别用一定量的抗生素。
5、与家人患者沟通取得配合,并签署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器械准备:1、无菌缝合包、缝合线、引流条或橡皮膜、外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碘伏、75%乙醇、无菌手套、纱布、棉垫、绷带、胶布、2%利多卡因,无菌注射器、洞巾、无菌治疗单等。
2.手术者洗手,戴手套。
患者心理准备:除常规护理操作及术前准备外,还应考虑到急诊患者强烈的情绪反应对手术的直接影响,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急诊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做好术前宣教,根据病人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恰当的向病人解释病情,讲述手术的必要性、手术大致过程及预期效果,增加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护士要沉着、熟练的进行术前的各项准备及操作,从言谈举止上给患者以适当的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减轻他们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
4、【操作方法】
1.清洗去污:
①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②剪去毛发,除去伤口周围的污垢油腻(用肥皂水、松节油),用外用生理盐水清洗创口周围皮肤。
2.伤口的处理:
①常规麻醉后,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取掉覆盖伤口的纱布,铺无菌巾。
换手套,穿无菌手术衣;②检查伤口,清除血凝块和异物;③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④必要时可扩大伤口,以便处理深部创伤组织;⑤伤口内彻底止血;⑥最后再次用无菌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
3.缝合伤口:
①更换手术单、器械和手术者手套;②按组织层次缝合创缘;注意进针、出针、缝线走形、缝合深度、缝合张力适当、针距边距适当等。
(根据不同的组织情况决定针距1cm、边距0.5cm的大小,并做到均匀一致)③污染严重或留有死腔时应置引流物或延期缝合皮肤。
伤口覆盖无菌纱布或棉垫,以胶布固定
【观察护理】
术前、中、后均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例如有无头晕、胸闷等不适,及时了解病情的细微变化。
注意口唇、面色及皮肤色泽、温度的变化,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时发现休克及其他病情变化的先兆并及时处理。
心理护理:根据急诊清创缝合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稳定患者情绪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做好急救准备,急救仪器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5、【术后处理】*
1、及时清点并处理沾满血污的手术器械、敷料,清除手术台上的血迹。
环境消毒。
2、注意伤肢血运,合理应用抗生素,注射TAT;在术后24~48小时拔除伤口引流条或引流管;伤口出血或感染时,拆除缝线,检查原因,进行处理
3、健康宣教:a禁食辛辣刺激,海鲜牛羊肉等发性食物。
b伤口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渗液渗血污染严重及时更换。
c避免伤口牵拉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