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 1~2 题。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地理课时作业 63 (流域开发治理)
1.如果该图表示我国某流域经济活动模式,则( )
A.河流上游城市交通通达度好,获得投资多
B.河流中游城市资源较充足,城市潜能最大
C.河流上中游城市以输出高新技术产品为主
D.河流下游城市间联系紧密,市场更加广阔
2.从流域发展角度分析( )
A.上游城市重点治理的是洪涝灾害
B.下游城市重点进行河流的梯级开发
C.中游城市应积极承接下游城市产业转移
D.上游城市应利用城市化尽快推动工业化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
自 20 世 纪 80 年代中期,国家批准红水河梯级开发方案,在红水河全河段建设 10 个梯级电站,读图完成 3~ 4 题。
3.与龙滩水电站比较,大藤峡水电站( )
A .与上一级水电站的距离更远
B .海拔更高
C .与上一级水电站的落差更大
D .距离主要市场更近
4.红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 )
A .形成了不同的库区,库区两岸冲刷力量会明显增强
B .将成为沟通川、桂、粤三省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C .对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灾害具有明显作用
D .对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N 河是湄公河左岸老挝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天然落差约
430 m,是老挝政府极力推进开发的水能基地之一。
该项目分
7 个梯级电站进行开发,总装机容量达 127.2 万千瓦,多年平
均发电量 50 亿千瓦时,总投资约 28 亿美元。
2016 年,一期电
站全部建成投产。
读 N 河流域示意图,完成 5~6 题。
5.N 河适宜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条件是( )
A.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B.流程较长,落差大
C.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D.河道宽阔、平直
6.N 河梯级开发对湄公河产生的影响是( )
A.年径流量明显减少
B.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
C.下游河段流速变慢
D.汛期水位有所降低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
每年5 月到8 月,湟鱼都要沿周边河流洄游以繁殖后代。
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湟鱼洄游距离越远,幼苗在淡水中生存时间越长,其
成活率就越高。
阻碍湟鱼洄游的主要因素是()
A.鸟类捕食B.河床险滩
C.水坝拦截D.河水流速
8.当前,为了保障湟鱼顺利洄游,应采取的措施主要
是()
A.拆除水坝B.修建过鱼通道
C.阻止鸟类捕食D.炸掉险滩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9~11题。
9.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10.“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11.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下图为田纳西河流域简图。
(1)分析阿巴拉契亚山脉对田纳西河流域降水的影响。
(2)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水能梯级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据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炼铝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怒江源自唐古拉山南麓,流经云南后,在缅甸境内被称为萨尔温江,全长约3 240 千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中游流经横断山区,两岸支流多垂直入江,水力资源丰富。
图示为怒江—萨尔温江流域示意图。
(1)怒江支流较多,水能资源丰富,但干流仅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请说明理由。
(2)怒江水电开发一直存在争议。
请简要说明怒江水电开发的利弊。
(3)怒江流域少洪水,请解释其原因。
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全长712km,发源地是四川盆地
西北边缘的九顶山。
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
冲击、磨刷,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
流域内人
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下图为沱江
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述沱江流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
的原因。
(2)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沱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
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地理课时作业63
流域开发治理参考答案
1.D 据图可知,河流上游城市间联系强度弱,即城市间的交通通达度较差,A项错误;河流下游
城市的城市潜能最大,B 项错误;河流上中游城市的城市潜能较小,城市间联系强度较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C 项错误;河流下游城市间联系密切,且城市潜能大,市场更加广阔,D 项正确。
2.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流域的综合开发,上游城市开发方向为生态保护,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并非重点治理洪涝灾害,A项错误;梯级开发为整个流域的核心,并非某河段的重点,B项错误; 中游城市的城市潜能、城市间联系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即可以承接下游城市的产业转移,C 项正确; 上游城市的城市潜能小且城市间联系强度弱,可推断出城市化水平较低,应发展工业,工业化推动城市化,D 项错误。
3.D 与龙滩水电站相比,大藤峡水电站距离上一级水电站的距离更近,海拔更低,落差更小,但距离珠江三角洲等市场更近。
4.D水库形成的库区,河流流速降低,对两岸的冲刷力量降低;红水河未流经四川;红水河属于珠江上游,梯级开发能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灾害;红水河梯级开发,其水电主要送往华南地区,能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
5.B N 河是湄公河在老挝境内最大支流,天然落差约430 m,故适宜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条件是流程较长,落差大,B对。
该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量季节变化大,A错。
受山地地形影响,流域面积小,C 错。
河道宽阔不适宜进行水能开发,D 错。
6.D N 河进行梯级开发,所建设的水库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对湄公河产生的影响是汛期水位有所降低,D 对。
N河进行梯级开发,不会使河流年径流量减少,也不影响下游河段流速,但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故A、B、C错。
7.C 青海湖是咸水湖,湟鱼的幼苗却需要在淡水中生存,而湖周边河流上修建的水坝,阻隔了湟鱼的洄游。
8.B 拆除水坝、炸掉险滩、阻止鸟类捕食均与现实不符,只有修建过鱼通道最适合。
9.A 南五洲位于荆江中心,属江心洲,由泥沙淤积而成。
10.C 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而且上游有川江(宜宾至宜昌)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11.B 分、蓄洪区土地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应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A 项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项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D项工程量过大,不易实施;B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
12.(1)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越过五大湖,带来充足的水汽,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形成较多的降水;夏季,来自墨西哥湾及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北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地处暖湿气流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因此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多雨,夏秋少雨。
(2)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坏(水污染);对地质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诱发
地震、滑坡等)。
(3)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接近底特律等消费市场(市场
需求量大)。
13.(1)汇入怒江的小支流比较多,由于这些小支流比较短小,怒江流域面积小;有雨水和融雪补给,干流水量比较稳定,适宜兴修中小型水电站。
(2)怒江水电开发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对环境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破坏生物多样性,使鱼类资源减少;怒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修复;流域内地质条件恶劣,可能诱发水库地震等地质灾害。
(3)上游地区远离印度洋,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弱,夏季暴雨极少,地面上形不成强大洪水径流;中游河道深切,两岸无大支流汇入。
14.(1)地形以盆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
沱江的汛期在夏季,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刷,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河流径流量减小,河床砂石逐渐露出,便于开采。
(2)①水污染严重,造成水质性缺水;②用水量大,造成需求性缺水;③流量季节变化大,造成季节性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