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编号:LX-FS-A19447预制箱梁湿接缝施工技术方案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预制箱梁湿接缝施工技术方案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xx标黄沙港特大桥,引桥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
即先预制箱梁,待简支安装后通过现浇连续接头砼,解除临时支座,将预制箱梁转换为连续结构。
全桥引桥总计29跨,25m预制箱梁计290片,连续接头现浇砼共计1567.8m3。
同一联预制箱梁架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桥面板湿接缝和横隔梁现浇接头砼工程的施工,其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如下:一、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1、安装永久支座橡胶支座进场后,需经专业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装橡胶支座的关键在于尽可能的保证橡胶支座与支垫石顶面的平整、密贴,避免体系转换后支座发生偏压、不均匀受力现象。
支座安装步骤如下:⑴、先将垫石顶面去除浮砂,确保垫石表面清洁、平整、无油污。
⑵、在支承垫石上按图纸设计位置标出支座的位置中心线,同时在橡胶支座上也标出十字交叉中心线,将橡胶支座安放在垫石上,使支座的中心线与支承垫石上的设计位置中心线相重合,支座就位准确,并采取措施进行固定。
⑶、橡胶支座的调整橡胶支座安装完成后,若发现支座与支承垫石之间不密贴、表面不平等,应及时对支座进行调整。
调整方法是在支承垫石上表面铺涂一层高标号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砂浆),使支座表面与支承垫石顶面全部密贴、表面水平。
⑷、支座安装完成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预埋钢板,支座预埋钢板应予以固定定位,防止绑扎钢筋及浇注砼时预埋板移位。
2、模板安装⑴、现浇桥面板湿接缝模板采用优质竹胶板,端横梁及中横梁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表面采用优质机油做脱模剂。
⑵、模板进场后进行检查,保证接头无缝隙、错台、弯折,面板无毛剌、凹陷、变形扭曲等不良现象,表面不得有砼残渣等污染物。
⑶、模板施工首先安装底模,待钢筋安装完成检查合格后再安装侧模,底模采用悬吊法施工,横隔梁侧模外表面加横肋加强面板,确保面板强度满足要求,侧模上下端均采用拉杆螺栓进行加固。
⑷、现浇接头、接缝模板必须加固好,并堵好缝隙,可在原现浇砼周围轮廓处贴一层双面胶,保证模板安装后与原现浇部分砼轮廓密贴,防止砼浇注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
3、钢筋安装⑴、进场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并按规范要求的批次和数量由试验室进行抽样检验,原材及半成品在指定的材料堆放场分类挂牌存放,下面垫以枕木,上面加盖防雨防潮。
⑵、钢筋加工,要求在加工棚内进行,加工前要调直除锈,其规格、品种、下料加工、弯制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关于钢筋加工制作的规定进行控制和验收。
⑶、桥面板湿接缝横向钢筋与预制箱梁预埋筋每2根绑扎1根焊接1根,焊接采用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下同);端横梁横向钢筋与预制箱梁预埋钢筋采用单面焊连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d;中横梁下层两根横向筋焊接为一组,并与顶层对应横向筋焊接成骨架,骨架接头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预制箱梁伸出的顶板上层和下层钢筋,采用单面焊连接,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⑷、钢筋绑扎完毕,全面检查钢筋位置、间距、骨架尺寸、预埋件位置尺寸及数量等项目,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补充、调整、复位,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砼浇筑⑴、钢筋安装完成,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砼。
砼浇筑前应冲洗模板及已经凿毛处理的砼表面,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在浇筑砼前对施工缝刷一层水泥净浆。
⑵、现浇桥面板湿接缝及横隔梁湿接头砼设计标号C50,从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振捣工艺等各个环节保证砼质量。
各原材料质量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同时选用质量较好的料源地,碎石采用镇江采石场5-25mm石子,黄沙采用宿迁骆马湖中粗砂,水泥采用徐州巨龙水泥厂P.Ⅱ52.5R水泥。
⑶、为保证现浇接头段砼施工质量,可在砼中掺加一定量的微膨胀剂,具体掺加数量、品种、规格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操作。
⑷、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砼罐车运至现场,运输过程中要慢速转动罐体进行搅拌,确保砼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现场采用吊车配合料斗进行浇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施工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对集料进行校定,对搅拌机及配料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保证配料准确、拌和物性能优良稳定且连续供料,保证规定的坍落度,现场派专人负责定期测定拌和物各项性能指标,不满足要求的及时处理并不得入模浇注。
⑸、砼浇注顺序以尽可能缩小温度变化对砼凝结的影响为原则,砼的浇注选在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间进行。
具体浇注顺序参见公路桥涵通用图(JT/GSYQS042(2-1/3-2003))--SⅡA-1(3/3),对4跨一联的,首先对称浇注两边的湿接头,再浇注中间的一道湿接头;对5跨一联的,首先对称浇注两边的湿接头,再顺序浇注中间两道湿接头;桥面板湿接缝先对称向顺桥方向浇注与负弯矩等长范围内桥面板湿接缝,待砼强度达95%时,张拉该段负弯矩预应力束,再依序施工下一湿接头、湿接缝。
全联施工完毕后,再补浇桥面板负弯矩束锚外到锚外部分湿接缝,该部分浇注时由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
全联湿接头、湿接缝施工完毕后解除临时支座,完成支承体系转换。
临时支座解除应由一联的两端向中部对称进行。
⑹、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上层振捣时插入下层10cm,保证层间连接一体。
砼振捣要密实,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顶板表面呈现平坦、均匀泛浆。
不得出现漏振、过振现象,插入式振捣棒不得触碰模板和预应力波纹管。
桥面板湿接缝砼表面要进行二次收浆抹平以消除裂纹,并于最后进行表面拉毛处理以利与未来桥面铺装砼的连接。
5、砼养护砼浇筑完成初凝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派专人进行,并采用土工布覆盖进行养护,使砼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不得出现干湿交替,防止裂纹产生,确保养生质量。
6、顶板负弯矩预应力施工⑴、在浇筑横隔梁连续接头前将两片预制箱梁相对应的扁波纹管相连接,连接时波纹管应顺直,并用胶带纸缠好接头,防止砼浇筑时进入水泥浆。
⑵、设备检验:预应力施工前,要对钢绞线及张拉设备进行校验:对钢绞线进行强度、外形尺寸、物理及力学性能试验,锚头进行裂缝探伤检验,夹片进行硬度试验。
钢绞线性能及各张拉设备性能满足要求后,才允许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
同时,应对张拉设备进行对应式标定,以确定张拉时张拉力与油表读数的对应关系。
⑶、张拉设备:张拉采用YCD-270千斤顶,限位锚固。
⑷、张拉时间: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以上进行负弯矩束的张拉, 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为1395MPa。
⑸、张拉顺序:顶板负弯矩钢束采用两端张拉,并采取逐根对称张拉,张拉顺序为T3、T2、T1。
⑹、张拉程序:0→0.1σ(初应力)[划记号]→0.2σ[量伸长]→σ(量伸长,持荷5分钟施锚)→回油→退顶。
⑺、操作方法:张拉人员持证上岗,技术人员旁站,做好记录。
装顶时,千斤顶、限位器、工作锚、工具锚和钢绞线在一条轴心线上,各部件结合部密贴,夹片安装整齐并用钢管套入钢绞线将夹片打紧。
电动油泵、压力表、千斤顶和高压油管连接密封好,不得漏油,油泵操作时,缓慢均匀加油,持荷时关紧油阀,若油压下降及时补油。
⑻、应力控制:采用张拉力和引伸值双控。
张拉力的计算: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锚下控制应力、钢绞线面积、钢绞线根数计算出理论张拉力,再根据顶表校验结果(回归方程)推算出油表读数,张拉时油表读数误差控制在0.05Mpa以内。
引伸值的控制:在张拉至初应力时丈量千斤顶的活塞行程,在张拉至终应力时再丈量千斤顶的活塞行程,两者的差值再根据正比例关系换算出实际引伸值。
实际引伸值与设计图纸提供的理论引伸值误差不大于6%,否则,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再进行张拉。
⑼、孔道压浆:钢绞线张拉完毕后尽早进行压浆。
先用高标号砂浆作“窝窝头”封堵锚具夹片缝隙,安装压浆咀。
采用UB3型压浆泵,水灰比0.45,掺加复合型膨胀剂,严禁使用铝粉,搅拌3小时后的秘水率不超过2%。
压浆时待排气孔喷出稠浆后用木楔封孔,控制压力0.6Mpa,然后关闭压浆咀阀门,持压至水泥浆初凝。
一个孔道一次性压满浆,拌浆时随机作好试块以供检验水泥浆强度,压浆过程中作好压浆记录。
⑽、封锚:钢绞线张拉后静置12小时方可割除,在“窝窝头”外用砂轮切割机割断钢绞线。
封锚在桥面铺装时进行。
7、总体施工安排全桥先施工右幅桥面板湿接缝及横隔梁湿接头,左幅施工时要根据架梁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由于左幅箱梁上布置有运梁轨道,为避免运梁时震动对浇注砼的影响,左幅施工安排在架梁间隙进行,且确保在桥面板湿接缝及横隔梁湿接头砼未达到规定强度时,不得在运梁轨道上进行运梁施工,以确保桥面板湿接缝及横隔梁湿接头的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二、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加强质量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认真执行质量检验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控制。
(3)、把好材料的进场关: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材质和物理、化学性能进行采购,具有产品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报告书,进场后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混凝土所用石料、砂料、水泥、外加剂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和业主、监理的要求进行选购,加强进场质量检验和控制。
(4)、建立内部三级检查制度:首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对照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逐项检查,合格后交由下道工序的作业互检。
下道工序作业班组在接受上道工序时认真检查,对上道工序不合格的项目和对本道工序作业有影响的地方要求对方进行整改,或请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