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全面的测井知识介绍PPT课件

比较全面的测井知识介绍PPT课件


测井方法简介
•电法测井 •声波测井 •放射性测井 •测井系列选择
§1 电法测井
分类:天然电场和人工电场 供电方式:直流电(低频)和交变电流 (高频)
•自然电位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
•侧向(聚焦)测井
新方法
•感应侧井
•介电(电磁波传播)测井
阵列侧向
过套管电阻率 阵列感应
§1.1 自然电位测井
•原理:测量井中自然电场 Nv
2、数控测井阶段
70年代3600数字测井仪 (第三代)
80年代CLS-3700、CSU、DDL-III数控测井仪
3、数控与成像测井并存阶段 (第四代)
90年代ECLIP-5700、MAXIS-500成像测井仪 (第五代)
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二、三个层次的测井解释技术形成 1、单井完井解释 2、单井精细测井评价 3、多井测井评价
井中电极M与地面电极N 之间的电位差
M
§1.1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成因 一般由地层和泥浆之间电化学作用和动电学作用产生的。
1、扩散—吸附电位:
纯砂岩 -11.6 mV/18 C 纯泥岩 59.1 mV /18 C
2、过滤电位(一般可忽略):
泥浆柱与地层之间存在压差时,液体发 生过滤作用产生的。
§1.1 自然电位测井
•其他影响因素:
淡水层幅度变小; 水淹层的幅度和基线发生变化; 泥浆含有某些化学或导电物质; 地面电场的干扰 。
•曲线质量要求
1、泥岩基线稳定,100m井段基线偏移不超过10mV。 2、自然电位正负异常符合钻井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负 异常幅度与地层水矿化度成正比。 3、与岩性剖面有对应性。 4、曲线平滑,干扰幅度小于1.5mV。
与压差、滤液电阻率成正比 。 渗透层 平均值约为 0.77 mV
吸附电位
泥岩 - +
砂岩
+-
扩散电位
泥岩
+
+ Na+
+
— +——
— + Cl — + Na+
—+ — + ——
+
+ Na+
+
砂岩与泥岩的自然电位分布
§1.1 自然电位测井
•曲线特点
砂泥岩剖面: 泥岩处 SP曲线平直(基线) 砂岩处 负异常(Rmf > Rw )
5、距井口 200m井段的自然电位不作严格要求,但必须能清楚地划分砂岩。
§1.1 自然电位测井
应用: 1、判断岩性,划分渗透层; 2、用于地层对比; 3、求地层水电阻率; 4、估算地层泥质含量; 5、判断水淹层; 6、研究沉积相。
§1.2
普通电阻率测井 ——早期的测井方法
•测量原理
电极系 供电 测量某两点间的电位差 刻度 视电阻率
两种电极系: 电位电极系 梯度电极系
电极距
电极距越长,探测范围越大。
2.5电极距
N M
A
2.5米梯度
2.25
0.5
0.5
2.25
B
A M
0.5米 电位
测量电极 供电电极
供电电极 测量电极
§1.2 普通电阻率测井
•曲线特点
常用系列:2.5米和4米底部 梯度电极,0.4米电位电极。
1、高阻层梯度曲线
高阻层处:视电阻率增大, 曲线不对称。
信息是建立找油找气的物理基础 5、五代测井仪器的更新换代反映测井
技术的进步
世界测井技术的发展的现状
二、三大测井公司 1、斯仑贝谢公司 2、阿特拉斯公司 3、哈里伯顿公司
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一、测井设备的发展
1、模拟记录阶段
半自动测井仪
(第一代)
50年代引进51型电测仪
JD—581多线电测仪
(第二代)
• 各种测井方法基本上是间接地、有条件地反映岩层地质特 性的某一侧面。要全面认识地下地质面貌,发现和评价油 气层,需要综合使用多种测井方法,并重视钻井、录井第 一性资料。
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世界测井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世界测井技术的发展的现状
一、测井技术发展回顾 1、斯仑贝谢兄弟发现电测井 (1927年) 2、阿尔奇建立了阿尔奇公式,1941年 3、勘探技术和开发技术 4、岩石中电、声、核、力、机械、磁
本讲主要内容:
测井一般概念 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 测井解释面临的难题 基本测井方法简介 测井资料解释流程
什么是测井
• 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包括重、磁、电、震、测井)之 一。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 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
•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特殊方 法(如电缆地层测试、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核磁共 振测井),其他形式如随钻测井。
中国测井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三、测井理论的发展 1、储层评价 2、测井资料的地质应用 3、非线性、非均质理论
测井面临的难题
一、地质方面 1、超低电阻率油气 2、多变的地层水砂岩油气层 3、砾岩、火成岩油气层评价 4、裂缝性油气层藏 5、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层 6、孔隙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层。 7、稠油层 8、中高含水期的水淹层
底界面附近:底部梯度曲线 出现极大值。
2、高阻层电位曲线
高阻层处:视电阻率增大,曲 线对称于层的中部。
层界面附近:曲线有拐点。
梯度曲线
电位曲线
§1.2 普通电阻率测井
•影响因素
测量的视电阻率是电极系附近各种介质导电性的综合反映:
1、电极系附近的地层电阻率和层厚 是主要影响因素; 2、不同的电极系,测量的曲线数值 和形状不同; 3、泥浆电阻率、井径、围岩电阻率 及其厚度影响数值, 4、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
负异常幅度 与粘土含量 成反比,Rmf / Rw阻致密层处 曲线倾斜
高阻致密层自然电位曲线形状示意图
碳酸盐岩地层
孔隙和裂缝发育段、致密段与邻近 泥岩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小幅度负异常。
碳酸盐岩剖面
§1.1
•影响因素
自然电位测井
泥 浆 矿 化 度 的 影 响
高低矿化度泥浆的自然电位曲线
3、砾岩、火成岩油气层评价 非均质性特别严重,物性差。
4、复杂岩性裂缝性油气层 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别严重
一、测井解释面临的难题
5、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层 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别严重
6、低孔隙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层。
测井面临的难题
二、工程方面 1、超饱和盐水泥浆测井 2、恶劣井眼环境测井 3、水平井测井
一、测井解释面临的难题
1、 低电阻砂岩油气层 难点: 电阻率曲线不能 或很难区分油(气)水层 形成原因: a.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 b.矿化度很高的泥质砂岩 c.伊泥石、蒙脱石、伊/蒙混层含量高 的泥质砂岩 d.菱铁矿
一、测井解释面临的难题
2、地层水矿化度低且多变的油气层 油气层与水层的电阻率都高,难区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