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一)、采区设计说明书及批准时间1、《采区设计》,批准时间2006年05月,《采区变更设计》,批准时间2008年12月。
2、掘进目的是为回采工作面形成生产系统,满足其回采时的煤炭运输的需要。
、皮带顺槽及切眼总工程量为1890m(平距)。
巷道坡度为1°~9°,平均5°。
(二)、水文地质条件:1、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该面位于工业广场以北,矿铁路专用线以东。
工作面中部有孙刘庄村、西南有曹铺村;东北有北张村和梁宝寺二中、胶带厂;东南有邴庄村;以东有高庄村。
另有2条高压线、一条通信线在该面上方穿过。
该工作面井下位于采区西翼轨道大巷北翼。
以南为西翼集中轨道、西翼集中皮带、西翼集中回风大巷;北至F7断层上盘防水煤柱线;以西250m为正在掘进的16工作面皮带顺槽;以东为正在掘进的北翼集中轨道巷。
该面大部分位于孙刘庄村和高庄村保护煤柱内,小部分位于曹铺村、邴庄村、北张村、梁宝寺二中和胶带厂以及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内。
2、煤(岩)层赋存特征该面煤层为气煤,在距设计切眼以南约570m位置处煤层出现分岔;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倾角1~9°,平均5°。
据附近L4-6、L4-2、98-B2等钻孔资料,煤层总厚2.77~5.78m,平均4.2m。
煤层普氏硬度系数f=1.8。
、地质构造据物探资料,该工作面位于南宋庄背斜西部,煤岩层主要为向东北倾伏的褶曲构造,煤层走向变化较大。
该面煤岩层倾角1~9°,平均5°。
依据三维物探资料,该面无陷落柱、古河流冲刷等地质现象。
断层情况详见下表:断层情况表4、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情况影响该面掘进的含水层主要有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3上煤层底板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①、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根据附近L4-2、L4-6等钻孔资料,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厚度为2.1m;由细砂岩和中砂岩组成;煤层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厚度为17.9m,由中砂岩组成。
据地质报告资料,单位涌水量0.0227~0.048 L/s.m,富水性弱易疏干。
由于该面走向长度较大,预计在掘进中顶板淋水会较大。
运输顺槽掘进时,顶板淋水最大为0m/h ,现已疏干。
②、三灰根据L4-2、L4-6等钻孔资料,三灰含水层厚度平均4.8m,上距煤层平均62.06m,属岩溶裂隙含水层,据地质报告,单位涌水量q=0.0121~0.18 L/s.m,富水性不均一,为弱至中等。
据-708m水平三灰补勘资料,三灰单孔水量一般为1~0 m/h 。
据目前采区施工的三灰观测孔来看,三灰水具有水压高、水量小、富水性不均一的特点。
现运输顺槽三灰观49钻孔水压1.22MPa,水位-742. m,计算该面三灰“安全隔水层厚度”为:t=L(√r2L2+8KpH-rL)/ 4Kp=7.7mt——安全隔水层厚度(m);L——采掘工作面底板最大宽度(m);r——隔水层岩石的容重(t/m);Kp——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t/m2);H——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m2)上式中各参数取值如下:L=5m;r=2.5t/m;Kp=40t/m2;H=206.7t/m2。
经计算,实际隔水层厚度(62.06m)远大于安全隔水层厚度(7.7m)除遇较大隐伏断层构造外,能满足掘进安全要求。
F7断层防水煤柱的留设:F7断层落差0~0m,计算F7断层防水煤柱宽度(据轨顺观49水压1.22Mpa,水位-742.m):式中:L------煤柱留设的宽度mK------安全系数取5M------煤层厚度或采高m 取2.77KP------隔水岩层的抗张强度t/m2取40P------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头压力t/m2取210(148+62)计算得L=28m 。
依据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断层两盘各留100m的防水煤柱;落差50~100m的断层,断层两盘各留50m的防水煤柱;落差0~50m的断层,断层两盘各留0m的防水煤柱;落差小于0m的断层可不留煤柱。
对工作面北部边界F7断层上盘留设0m防水煤柱。
巷道掘进至F7断层附近时,应超前探测断层位置,保证防水煤柱的留设。
(2)、涌水量预计参照、工作面巷道掘进涌水量情况,预计该面巷道掘进正常涌水量50m/h,最大涌水量60 m/h。
()、防治水措施①、掘进期间加强顶底板的水情观测,特别是掘进至背斜轴部和遇构造、裂隙发育地段。
②、施工过程中按设计及时施工钻机房,对顶板砂岩含水层、底板三灰含水层及时施工钻孔疏放和观测。
③、巷道掘进期间特别是探放水时,巷道内要求安设排水能力不小于120m/h的排水设施。
④、对观49孔每10天观测一次,及时分析三灰水位变化情况。
⑤、及时清挖水沟保证水流畅通。
三、巷道布置皮带顺槽在煤中开门,自西翼集中回风巷S1导线点前10.8米(平距)位置处右帮开门掘进,方位角0°,巷道开门沿顶板掘进40m贯通西翼集中皮带巷后继续向前施工,直至揭露F28断层,然后按照12°起坡施工过断层后找到煤层底板沿煤层底板掘进,施工约1790m后向右调向施工切眼100m。
总工程量1890m(平距)。
四、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皮带顺槽在煤中开门,自西翼集中回风巷S1导线点前10.8米(平距)位置处右帮开门掘进,方位角0°,巷道开门沿顶板掘进40m贯通西翼集中皮带巷后继续向前施工,直至揭露F28断层,然后按照12°起坡施工过断层后找到煤层底板沿煤层底板掘进,施工约1790m后向右调向施工切眼100m。
总工程量1890m(平距)。
(1)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4.4,荒宽4.6,净高.2m,荒高.m,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
(2)该巷道采用EBZ-150S型综掘机沿三层煤层顶(底)板施工,掘进破落的煤(岩)经掘进机刮板运输机配合掘进机转载机运出,经中间运输机运至三采区煤仓。
2、凿岩方式(1)巷道采用EBZ-150S型掘进机割煤(岩)施工。
(2)打眼机具:采用MQB—50型风煤钻或YT-28型风动锚杆机打眼,锚杆打眼机钻头直径28mm,安注锚杆时使用MQB—50型风煤钻或MQT10J型风动锚杆机安装锚杆,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
、降尘方法采用湿式打眼、水炮泥定炮、装岩(煤)洒水、冲刷岩帮、净化风流,各运输转载点安装使用喷雾,施工人员佩带好防尘口罩,搞好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4、爆破作业掘进过程中,若围岩硬度较大,掘进机破岩困难时,可采用放震动炮的方法松动围岩。
(1)炸药、雷管:使用煤矿许用二级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
(2)装药结构:正向装药结构。
()起爆方式:使用MFD-100/200型发爆器全断面一次起爆,连线方式:串连,脚线长度不得小于2m。
(二)辅助生产系统1、通风系统施工前应先在按规定安装好局部通风机,检查好运输设备是否合格、敷设好各种管道,各方面都准备完毕后,方可正式施工。
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00西翼2#联络巷回风侧不小于0m全风压新鲜风流中,最长供风距离2000m。
2、压风系统风源来自地面压风机房,该机房安装SA-250A型压风机台,经副井中敷设的压风管路至井底车场绕道、东大巷、轨道下山、北翼轨道下山、北翼2#联络巷、北翼轨道、西翼1#联络巷、西翼集中轨道巷、西翼2#联络巷、16皮带顺槽、西翼集中皮带巷分别用4寸钢管和1寸胶管接至各迎头。
地面风压为0.6MPa,迎头风压最小为0.5MPa。
、防尘系统1、巷道内防尘管路每50m设三通一个,并配备长度不少于20米的洒水软管,巷道每50米设一道净化喷雾,要求喷雾效果能封闭全断面。
2、转载点喷雾:(1)各运输转载点必须安装自动喷雾设施进行消尘,并保证正常使用,连接喷嘴设施时,必须连接阀门、过滤器、喷雾设施、管路接头,三通不得有流线性漏水。
(2)所有喷雾必须位置得当并呈雾状。
、施工人员佩戴好防尘口罩,搞好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4、综掘机内外喷雾:综掘机必须安装水、电联动喷雾装置,并正常使用内外喷雾,喷雾能覆盖滚筒。
内喷雾水压不得少于Mpa,外喷雾水压不得少于1.5 MPa。
如果内喷雾的水压小于MPa或无内喷雾,则必须增加外喷雾设施数量并保证正常使用,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或雾化不好必须停机。
5、巷道冲尘:对工作面及100米以内巷道(两帮、顶板、风筒)每班至少冲尘一次,对迎头100米以外巷道(两帮、顶板、风筒)每天至少冲尘一次,巷道要保持湿润,确保不出现积尘(巷道中煤尘堆积厚度不得超过2mm,长度连续不得超过5m)。
6、距工作面0~50米范围内必须安设一道能封锁全断面的净化水幕及捕尘帘,每天检查维修一次,保证正常使用。
7、距工作面0~50米范围内必须安设除尘风机,采用吊挂或垫高方式固定,高度不低于0.5米。
8、其他:⑴带式输送机机头处必须设置专用的灭火水门、变头及洒水胶管。
⑵煤巷、半煤岩掘进巷道距迎头60~200m必须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棚:①隔爆水棚总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每平方米不小于200升;②隔爆水棚的排间距为1.2~.0米,间距必须布置均匀;棚区长度不得小于20米;③隔爆水袋应横向嵌入式安装,各排的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隔爆水袋距离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两帮(支柱)的间隙不得小于100毫米,距巷道轨面不小于1.8米;④水棚应尽可能安装在巷道直线段内,与巷道的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⑤水袋采用易脱钩布置方式,挂钩位置要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勾肩与勾尖相对),挂钩使用4~8毫米的圆钢,挂钩角度为60度,弯勾25毫米。
⑥隔爆水袋实行挂牌管理,每旬检查一次,确保水袋的完好和规定的水量。
⑶综掘工作面因特殊原因进行爆破施工时:①距工作面10米范围内设置能覆盖全断面的放炮远程喷雾,并在放炮时正常使用;②爆破前后,对工作地点0米附近巷道进行洒水降尘;③煤与半煤岩炮掘工作面应实施短壁注水。
4、供电系统根据皮带顺槽机电设备的使用和负荷分配情况,决定采用660V和1140V两种电压供电。
具体的设备布置和电缆接线详见供电系统图。
负荷分配情况:第一路:设备有掘进机、一部皮带机。
采用1140V电压供电,电源来自北翼变电所60KVA 移动变电站。
第二路:设备有25KW绞车、一部FBD5.6/2×0型局部通风机、18.5KW水泵、一部皮带涨紧绞车、信号照明综保。
采用660V电压供电,电源来自北翼变电所60KVA移动变电站。
第三路:设备为备用FBD5.6/2×0型局部通风机、备用18.5KW水泵。
5、排水系统根据地质资料:涌水量主要为顶板淋水及探放钻孔水,另外还有少量生产用水,预计正常涌水量50m/h,最大涌水量60m/h。
施工中,在巷道低洼处及时施工水仓,并配备不小于60m排水量的排水设备和管路,及时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