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说课稿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教学中不仅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惯和科学健身的能力;授课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练为主线,以领悟为目的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我运动,我健康,我成长,我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正是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面对水平三的学生,掌握和运用本教材的思想和方法,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使我们的体育运动更有声有色。
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难点: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三、学情分析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于模仿,乐于冒险,对体育活动兴趣浓厚,然而对安全运动的常识了解有限,而且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期,弹性较差,易于损伤。
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学生来说可谓终身受益。
四。
教法与学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五、讲授目标:
1、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只有掌握安全的锻炼方法才能预防运动损伤。
2、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六、本课的设计思路及主要特点:
根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研究的动力”及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让学生在积极介入和反复练的过程中将运动技能的研究与健康教育专题的研究结合起来。
七、讲授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一定喜欢上体育课而且经常参加体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是否受过伤?受伤之后你们是怎样护理及处置惩罚的?想一想运动中你们为什么会受伤?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如何处置惩罚运动损伤。
)
二)设疑引思,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提出“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处理运动损伤的措施有哪些?”这两个问题。
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答案,教师进行提问指导。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2、不良的心理状态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方法把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变乱。
4、不良的天气变革。
5、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变乱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研究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筹办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置惩罚
1、擦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如果伤口比较大,为防止感染,可用干净纱布包扎.如果出血严重,需先止血用绷带加压包扎或手指直接点压止血。
2、扭伤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运动,用冰袋冷敷,加压包扎,平躺下,把受伤部位抬高.
总结:运动损伤(挫伤、扭伤)应急处置惩罚的原则有:1、制动2、冷敷3、加压4、抬高
注意点:受伤后,当时不能用手去搓受伤部位,当天睡觉前只能用冷敷,但是隔1天后,可以适当贴膏药或用热毛巾敷
3、韧带拉伤
处理:首先要休息,休息可避免更严重的伤痛。
其次是冷敷,冷敷受伤的区域,每两小时至少冷敷10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紧接着用弹性绷带包扎、压紧受伤部、减轻肿胀。
最后抬高受伤肢体的,促使淤血从受伤处流出。
4、休克处理:(1)平卧位,下肢应略抬高,以利于静脉血回流。
如有呼吸困难可将头部和躯干抬高一点,以利于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
3、及时送往医院。
四、小结本课内容同学们通过本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在今后的体育运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课后作业(课件出示)
8、说讲授深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说出了很多的运动损伤的事例以及想掌握的处理与预防知识等,以情境的形式很自然地来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研究中去。
二、合作研究,掌握知识
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组汇报、集体质疑,共同解决擦伤、鼻出血、扭伤、肌肉痉挛处理方法中的疑问与困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达到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动手操作、把握技能
不足之处:动手的过程就是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
讲授中使用纱布、毛巾、自制冰袋、常用碘伏、棉棒等对虚拟损伤部位进行处置惩罚,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实践操作的技能,造就优秀的心理素质。
学生之间的相互操作与演示,给学生提供了积累实践操作经验的工夫与空间机遇,不觉间也就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超越曩昔那种“授之以鱼”的被动讲授模式,更好地贯彻“授之以渔”的头脑,还使学生在研究中做到会学、会用,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