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内部审计工作体系
一、概述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专门从事审计工作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进行评估和监督,提供独立的、客观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包括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内部审计方法论、内部审计流程等方面。

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1. 内部审计职能
(1)评估风险管理: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发现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
(2)控制监督:对企业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发现并分析可能存在的控制缺陷;
(3)治理监督: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监督,发现并分析可能存在的治理问题;
(4)提供意见和建议:向企业高管层提供独立、客观、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 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1)首席审核官(CAE):负责整个内部审计工作,并向董事会或高管层汇报工作成果;
(2)内部审核员:负责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包括风险评估、控制监督、治理监督等;
(3)内部审计经理:负责协调内部审计工作,分配审核任务,管理审核团队;
(4)内部审计专家:负责特定领域的内部审计工作,如IT审计、财务审计等。

三、内部审计方法论
1.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工作之一。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1)风险矩阵法:将风险按照概率和影响程度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识别和管理;
(2)事件树法:将事件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分类,以便于分析和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3)场景分析法:通过构建不同场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2. 控制监督方法
控制监督是指对企业控制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

常用的控制监督方法包括:
(1)流程图法:通过绘制流程图,识别可能存在的控制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2)数据采集法:通过采集数据,对控制体系进行评估和监督;
(3)样本检查法:通过抽样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控制缺陷。

3. 治理监督方法
治理监督是指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监督和评估。

常用的治理监督方法包括: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企业治理结构的看法和建议;
(2)访谈法:通过访谈企业高管层和董事会成员,了解他们对企业治理结构的看法和建议;
(3)文件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决策文件、报告等文档,评估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四、内部审计流程
内部审计流程包括工作计划、审核准备、审核实施、问题跟踪和报告撰写等环节。

1. 工作计划
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并与企业高管层或董事会成员进行沟通。

工作计划应当明确审核目标、范围、时间表等信息。

2. 审核准备
审核准备包括审核程序设计、资料收集和人员安排等。

在审核准备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审核对象进行了解,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和协调。

3. 审核实施
审核实施是内部审计的核心环节,包括采集证据、分析数据、识别问
题等。

在审核实施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程序,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

4. 问题跟踪
问题跟踪是指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追踪和监督。

内部审计人员应
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优先级排序,并制定改进措施。

5. 报告撰写
报告撰写是指将审核结果整理成报告,并向企业高管层或董事会成员
提出建议。

报告应当包括审核目标、范围、过程、结论和建议等信息。

五、总结
内部审计工作体系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方法论和流程,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监督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