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物理题库

原子物理题库

原子物理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考虑精细结构,形成锂原子第二辅线系谱线的跃迁过程用原子态符号表示应为 。

2.某原子基态时其电子填满了K ,L 壳层和3s 支壳层,并在3p 支壳层上填了3个电子, 则其原子序数Z= ,基态的原子态为 。

这种原子束在斯特恩-盖拉赫实 验中将分裂成 束,在均匀磁场B 中将分裂成 个子能级。

3.在X 射线吸收多重光谱中K 系带是____重的,L 系带是____重的,而M 系带则是____重的。

氦原子的第一激发态是 (写出谱项符号)。

由于选择定则 的限制,它不能通过自发辐射跃迁到基态,因此可在该态停留较长时间,这种状态称 态。

4.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__________ ;β射线是____________ ;γ射线是 。

5.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2s2p 组态,按LS 耦合可构成的原子态个数为 个,总角动量量子数 J 的值分别为 ;按jj 耦合可形成的原子态个数为 个,J 的值分别为6.按光谱的形状可以把光谱分为分为 光谱、 光谱和 光谱三类。

阴极射线包括 谱和 谱两种。

7.某种原子1n =壳层、2n =壳层、3n =壳层及4s 、4p 、4d 次壳层都填满,该原子的原子序数是 。

8.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原子核的线度在 数量级;原子的线度在 数量级。

9.玻尔原子理论的三条基本假设是 , , 。

10.某碱金属原子,其核外电子位于3d 轨道上,考虑自旋效应,则可能的原子态是:和 。

11.有一种原子基态时,其电子壳层是n=1,2壳层和3s 次壳层都填满,3p 次壳层填了一半,该原子是 原子12.-β衰变的一般方程式为:-→βX A Z 。

13.在认识原子结构,建立原子的核式模型的进程中, 实验起了重大作用。

14.线状光谱是 所发的,带状光谱是 所发的。

15.α衰变的一般方程式为:α→X A Z 。

16.原子中量子数l m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17.X 射线管发射的谱线由 和 两部分构成,它们产生的机制分别是:和 。

18.处于2/52D 原子态的氢原子的轨道角动量的值是 ,轨道角动量z L 可取的值是 。

19.碱金属原子光谱公式中的有效量子数*n 不是整数的主要原因是:。

20.原子的d 3次壳层按泡利原理一共可以填 个电子。

21.泡利不相容原理可以表示为 。

据此,n 壳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 ,l 支壳层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 。

22.Th 23290经过 次α衰变, 次β衰变才变成Pb 20882;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共损失了 个中子。

23.广义巴尔末公式)11(1~22nm R -==λν,式中:ν~是 ,当1=m 时,公式描述的是氢原子的 ,对于该线系,n 的取值范围是=n 。

24.放射性核素的三种衰变类型是 , 和 。

25.按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 的稳定状态,其中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 ,高于 的态称为 。

26.完成下列核反应:()+→+Be p Li 7473 ()+→+P He Al 3015422713 ()n H Cl 102137172+→+ ()+→+He p Li 4263 ()++→+Kr Ba n U 9236141561023592 ()ν+→+-e Fe 015526 28.泡利不相容原理可表述为: ,它只对________子适用,而对____________子不适用。

二、选择题1.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表明:A. 电子自旋的存在B. 原子能量量子化C. 原子具有磁性D. 原子角动量量子化2.泡利不相容原理说明:A. 自旋为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B. 自旋为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C. 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D. 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不能处于同一量子态中3.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沿磁场方向观察时将看到几条谱线:A. 0B. 1C. 2D. 34.原子发射伦琴射线标识谱的条件是:A. 原子外层电子被激发B. 原子外层电子被电离C. 原子内层电子被移走D. 原子中电子自旋―轨道作用很强5.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面的原因产生:A. 相对论效应;B. 原子实极化;C. 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 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相互作用。

6.用电压V加速的高速电子与金属靶碰撞而产生X射线,若电子的电量为 - e,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所产生的X射线的短波限为:A. hc2/eV;B. eV/2hc;C. hc/eV;D. 2hc/eV。

7.判断处在弱磁场中的下列原子态分裂的子能级数哪个是正确的?A. 4D3/2分裂为2个;B. 1P1分裂为3个;C. 2F5/2分裂为7个;D. 1D2分裂为4个。

8.处于L=3, S=2原子态的原子,其总角动量量子数J的可能取值为:A. 3, 2, 1;B. 5, 4, 3, 2, 1;C. 6, 5, 4, 3;D. 5/2, 4/2, 3/2, 2/2, 1/2。

9.若原子处于1D2和2S1/2状态, 它们的朗德因子g的值分别为:A. 1和2/3 ;B. 2和2/3 ;C. 1和4/3 ;D. 1和2 。

10.镁原子(Z=12)处于基态时价电子的电子组态及基态原子态应是:A. 2s2s 1S0;B. 2s2p 3P0;C. 3s3s 1S0;D. 3s3p 3P0。

11.X射线的特征谱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A. 原子中价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产生的;B. 高速电子在靶上减速产生的;C. 原子中内层电子的跃迁产生的;D. 原子核在不同能级间跃迁产生的。

12.不能说明电子具有自旋的实验是哪个?A. 碱金属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B. 夫兰克-赫兹实验;C.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D. 塞曼效应。

13.氢原子由n=1的基态被激发到n=4的状态后,由于不稳定又向低能级跃迁,则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A. 可能辐射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3.6eV ;B. 可能辐射出六种不同能量的光子;C. 可能辐射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D. 这种情况下,能级间跃迁的1n ∆=。

14.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A. 能级的存在;B. 原子核的存在;C. 核自旋的存在;D. 电子的存在。

15.在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中,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量子数是:(,,,)l s n l m m ,由此判定下列状态中哪个状态是存在的?A. (1,0,0,-1/2)B. (3,1,2,1/2)C. (1,1,0,1/2)D. (3,4,1,-1/2)16.基态原子态为32D 的中性原子束,按史特恩-盖拉赫方法,通过不均匀横向磁场后分裂成多少束?A. 2;B. 3;C. 5;D. 7。

17.设λ代表衰变常数,T 为半衰期,τ为平均寿命,则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λ越大,则衰变越快;B. T 越大,则衰变越快;C. λ越小,则衰变越快;D. τ越大,则衰变越快 。

18.我们说可以用描写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的量子数 来描写伦琴线光谱对应的状态,确切地说应该是描写:A. 内壳层具有空位的状态;B. 内壳层某个电子的状态;C. 最外壳层价电子的状态;D. 壳层电子的状态。

19.使氢原子从基态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约为多少?A. 1.36eVB. 0.136eVC. 13.6eVD. -13.6eV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核力是长程力;B. 核力与电荷有关;C. 核力是弱作用力;D. 核力具有饱和性21.核反应过程遵循:A. 静质量守恒;B. 静能守恒;C. 动能守恒;D. 动量守恒。

22.今有若干个电子和核组成的原子,其中一个态是13F 态,则该原子的电子数可能是多少?A. 4个B. 1个C. 3个D. 5个23.若原子处于25/2D 状态,其朗德因子g 的值为A. 1/6B. 2/3C. 6/5D. 7/624.下列原子态中,可能存在的原子态是哪个?A. 11/2PB. 33PC. 31FD. 32D25.假设钠原子(Z=11)的10个电子已经被电离,则至少要多大的能量才能剥去它的最后一个电子?A. 13.6eVB. 136eVC. 13600eVD. 1.64keV26.静止的22688Rb 发生α衰变后,α粒子和子核动能大小之比为多少?A. 111:2B. 3:111C. 2:111D. 1: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核衰变过程一定是放能的;B. 原子核衰变过程一定是吸能的;C. 原子核衰变过程既不放能也不吸能;D. 原子核衰变过程既可放能也可吸能。

28.若原子处于1D2和2S1/2状态, 它们的朗德因子g 的值分别为:A. 1和2/3 ;B. 2和2/3 ;C. 1和4/3 ;D. 1和2 。

29.伦琴线光谱的,,K L M 吸收限的能量数值分别对应各壳层电子的A. 激发态;B. 俄歇电子能量;C. 电离能;D. 电子跃迁形成各线系第一条线的能量。

30.由壳层结构理论和洪德定则可知,氯原子(Z=17)基态时的原子态应是:A. 2P 1/2;B. 2P 3/2;C. 4P 1/2;D. 4P 3/2。

31.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A. T = R /n 2 ;B. T = Z 2R /n 2 ;C. T = R /n * ;D. T = Z *2R /n 2 。

32.由状态2p3p 3P 到2s2p 3P 的辐射跃迁:A. 可产生9条谱线;B. 可产生7条谱线;C. 可产生6条谱线;D. 不能发生。

33.碱金属原子的能级与氢原子的相比较:A. 相同n ,碱金属的能级略高,随着n 和l 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减少;B. 相同n ,碱金属的能级略低,随着n 和l 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增加;C. 相同n ,碱金属的能级略低,随着n 和l 值的增加,两者差别减少;D. 在不考虑精细结构时,两者能级基本上重叠。

34.原子中轨道磁矩L μ和轨道角动量L P 的关系应为 :A. ;L L e e m =μPB. ;2L L e e m =μPC. ;2L L e e m =-μPD. .L L ee m =-μP 三、计算题1.给出电子态1s22s22p53p1在L-S 耦合下形成的所有的原子态,并用相应的原子态符号表示之。

2.钇原子基态为2D ,用这种原子进行史特恩—盖拉赫实验时,原子束分裂为4束,求原子基态总磁矩及其在外磁场方向上的投影(结果用玻尔磁子表示)3.镉原子在1D2→1P1的跃迁中产生的谱线波长为6438埃。

当镉原子置于强度为2T 的均匀磁场中时发生塞曼效应,试计算谱线塞曼分裂中各分量的波长和它们之间的波长差,并画出相应的光谱跃迁图。

4.钙原子(Z=20)基态的电子组态是4s4s ,若其中一个电子被激发到5s 态(中间有3d 和4p 态),当它由4s5s 组态向低能态直至基态跃迁时,可产生哪些光谱跃迁?画出能级跃迁图(钙原子能级属LS 耦合,三重态为正常次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