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枢纽复习题

交通枢纽复习题

《交通港站与枢纽》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这些题目的答案,我都是从PDF中弄下来的,上面没有的就都在书上,我也都标注了在哪一页,希望可以对同学们复习有用,还有希望同学们期末取得好成绩哈!呵呵)1)港站枢纽的概念交通枢纽: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及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2)港站枢纽的功能;P23)交通港站与枢纽的各种分类方法P3 1.2.3、1.2.5、1.2.6按交通枢纽的运输方式分:单一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按承担客货运输业务的状况分:中转港站与枢纽、地方性港站与枢纽和混合性港站与枢纽按交通运输干线与场站空间分布形态划分:终端式港站与枢纽、伸长式港站与枢纽、辐射式港站与枢纽、辐射环形港站与枢纽和辐射半环形港站与枢纽。

第二章概念:辐射范围、重心法1.交通枢纽布局规划的内容与原则交通枢纽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上级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专门规划。

主要内容:1)总体布局规划& 2)枢纽的规划设计要求——长期发展规划,对建设、运营和管理起宏观指导——与交通运输网络的协调——与城市布局的协调——枢纽规划布局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紧凑、各站点布局分工协作恰当——旅客转乘、货物中转便利内容: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的调查分析、发展预测、交通枢纽场站布局优化、枢纽系统设计、社会经济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和资金筹措等工作三个层次:——分析规划区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确定交通枢纽的主要功能、性质、与其它交通方式枢纽的相互关系。

——运作系统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对交通枢纽的场站总体布局(数量、位置、规模)进行优化;对交通枢纽中不同子系统的构成、营运管理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

——确定布局方案后,对其建设实施步骤进行规划,以适当超前又避免闲置或过于缓慢带来的经济损失。

交通枢纽规划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城市)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引导需求——适度超前——强调多交通方式的综合协调——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满足规划区域(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2.交通港站与枢纽规划布局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P17—24(看书为主)各运输方式的运输活动都是在扩大的地域空间中进行的,自然条件是影响交通枢纽规划与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影响交通枢纽场站的选址﹑建设投资﹑运输能力以及建成后的运输成本和运营费用支出。

交通枢纽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因此交通枢纽的总体规划必须从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具体的规划方案,工程地址条件,水文地址条件,工程取土问题。

3.铁路枢纽的布置形式有哪些?一站式枢纽与城市的关系比较简单,城市应沿主要干线一侧发展由于铁路干线分割城市主要地区,对城市干扰较大尽端式枢纽的布局要服从枢纽终端的港湾、矿区或工业区的布局。

滨海地区尽端枢纽的引入应尽量沿城市内陆的边缘,避免分割城市与海湾的联系并列式枢纽应将客运站布置在市区一侧,而将编组站布置在市区边缘,两端复杂的进站线路疏解区也应尽量避免设在市区内,市区应尽量在靠近客运站一侧发展。

顺列延伸式在受地形限制,城市用地呈狭长形带状发展时,枢纽往往沿城市纵向延伸,与城市有较长的接触范围,有利于布置各专业站,干线应尽量沿城市边缘布置,以防止城市被分割。

三角形和十字形枢纽:P214.一元重心法和微分法的原理及优缺点?重心法是一种模拟方法——将运输系统中的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的范围内的物体系统,各点的交通发生﹑吸引分别看成该点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就是枢纽场站设置的最佳点——用求几何重心的方法来确定交通枢纽场站的最佳位置根据物理学知识得:n个点(xi,yi)每个重量是mi,则重心是X = (x1*M1+x2*M2+...+xn*Mn) / (M1+M2+....+Mn)Y = (y1*M1+y2*M2+...+yn*Mn) / (M1+M2+....+Mn)设规划区域内有N个交通发生点和吸引点,各点的发生量和吸引量为Wj,坐标为(Xj,Yj)(j=1,2……,n)。

需设置枢纽场站坐标为(x,y),枢纽系统的运输费用为Cj.根据平面物体求重心的方法,枢纽场站最佳位置的计算公式如下:缺点:——将纵向和横向坐标视为独立的变量,与实际交通系统的情况相去甚远——求出的解往往不精确,只能作为初步参考微分法是为了克服重心法的缺点而提出的,它的前提条件与重心法相同,但系统的总费用F为:对总费用F取极小值,即分别令F对x和y的偏微分为0,得到新的极值点,求解公式为:第三章概念:交通流线、流线设计、流线组织1.交通流线描述的两种方法?流线种类有哪些?描述方法:1)流程图表示法2)组织图表示法流线种类:1)行人(旅客)交通流线2)车船交通流线3)货物交通流线2.流线分析的思路,举例说明流线分析的基本步骤P41--443. 交通流线的各种疏解方式及合理应用流线交叉的疏解:为了改进流线交叉的性质,减轻流线交叉的负荷及消除流线交叉所采取的措施。

时间疏解:对交通对象占用道路的时间加以综合控制和计划,避免对同一路点使用发生时间冲突,合理分配通过时段的各项措施。

平面交叉疏解——平面交通信号机控制,平面交叉点分散布置,平面交叉点增设通道立体交叉疏解:在复杂交通状况下,当平面交叉疏解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时,采用立体交叉,使各车流在不同平面上运行。

4.交通流线标识的作用交通枢纽的标识,最主要的功能是引导旅客或货主等参与者。

5. 流线标识的类型及设置原则是什么?标识设置应该满足以下原则:1)位置适当2)连续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标识的类型:1)识别性标识2)引导性标识3)方位性标识4)说明性标识5)管制性标识6)装饰性标识第四章概念: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位数1.汽车客运站的组成和基本功能基本组成:1)站前广场——组织旅客流线、避免交叉、拥挤和干扰,保证安全,适应旅客集散和乘车。

2)站房——客运站的主体,由售票处、候车厅、行包房、站台与发车位、服务设施、行政办公用房、司住人员食宿用房等组成。

3)站内停车场——停放客运车辆,设有维修车间,确保车辆技术状态良好。

基本功能:1)组织生产:办理预售车票、联运车票业务,做好检票、验票、退票和补票等工作;办理行包托运业务;根据既定班次和售票情况,组织安排车辆营运;调查客流和客运市场规律,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2)运输服务:为旅客提供集散场所,组织乘客有序上下车辆;安排营运班次、制定发车时刻、提供维修服务,为司乘人员提供食宿服务等。

3)参与管理运输市场:宣传、贯彻主管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为上级管理部门提供营运情况,参与决策制定。

2.简要说明汽车客运站流线的设计原则1)把旅客进站与出站两股客流分开2)将客流与车流分开3)将客流与行包流分开(空间/时间错开)4)将行包流线中的发送与到达两部分分开5)将进站车流与出站车流分开6)客运站各组成部分设置应紧凑7)站前广场内各种流线应适当的分流,可前后分流或左右分流8)旅客流线的组织既要考虑正常情况又要考虑节假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9)车辆进出站口应沿站外主干线顺行方向,入口位于出口之前3.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日均发车班次、发车位数的计算方法旅客最高聚集人数p115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1)计算方法一:根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计算计算方法二:根据同期发车数量计算:D= k ·p ·MD: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M:设计年度车站一次最大发车数量(即发车位数),辆p:客车平均定员人数,人/辆k : 综合系数,一般取1.5 ~2.5日均发车班次:N:日均发车班次,班次β: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15ζ:过站车载乘率,指过站客车载客量与车站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比P: 客车平均定员,人μ:始发车合理乘载率发车位数(同期发车数)M:发车位数,个k:考虑到达客车和进站客车停靠需增加车位的系数,即增设系数,一般取1.2n: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发车次数,一般为3次4. 说明汽车客运站设备类别及其主要设备P65客运站级别的划分车站规模指标1)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组织量、适站量;确定车站级别和规模划分的重要依据2)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确定站房面积布局重要依据3)其他参考指标:发车班次发车位数客运站等级划分:按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确定等级概念:换算货物吞吐量、仓储有效面积1.汽车货运站的设施构成汽车货运站是专门为货物的集散、中转、仓储、配送等提供作业以及相关服务的场所。

货运站场设备:1)资讯系统通用设备: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管理平台2)仓储设备:货架3)装卸搬运设备:叉车、吊车4)集装设备:集装箱、托盘2. 说明汽车货运站站址选择的原则P763.说明汽车货运站站房面积包括哪些,其计算方法4. 理解汽车货运站规模确定的思路P77第五章1.客运站的作业内容?主要构成设备有哪些?客运服务作业:旅客上下车、候车、问询、寄存及文化、饮食、住宿、购物和卫生方面的服务。

客运业务:客票发售、行包承运、装卸、保管和交付,邮件装卸和搬运技术作业:始发终到列车:旅客列车接发、机车摘挂、列车技术检查、车底取送、个别客车甩挂以及餐车整备等。

(通过列车;市郊列车;货物列车的到发和通过。

)2.客运站按其线路布置图类型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1)通过式客运站的优缺点优点:车站有两个咽喉区,能分别办理接发车作业,减少旅客列车到发与车底取送和机车出入段之间的交叉干扰,通过能力较大,运营条件较好;通过旅客列车除折角列车外,不必变更列车运行方向,到发线使用机动灵活,互换性大。

缺点:与城市干扰较大,由于有两个咽喉区,站坪较尽头式长,占用城市用地较多。

2)尽头式客运站优缺点优点:车站容易深入市区中心,旅客出行乘车方便,可缩短出行时间;与城市道路交叉干扰较少;站坪较短,占地少;旅客出入站可不必跨越线路。

缺点:车站作业集中在一端咽喉区进行,进路交叉干扰大,车站通过能力小;对通过列车的换挂机车和变更运行方向等作业均不便;列车进站速度低,占用咽喉时间长;旅客进、出站和行包搬运到经过靠近站房一端的分配站台,人流与行包流互相交叉;旅客进、出站走行距离长。

图4-273)混合式客运站优缺点优点:当车站衔接的某一方向市郊列车较多时,设置部分有效长较短的尽头式线路,可节省投资和用地;市郊旅客与长途旅客进、出站流线互不干扰。

缺点:到发线互换性差,使用不灵活;在市郊旅客列车进、出站咽喉区时,市郊与长途旅客列车产生到、发交叉;当二者共用整备所时,又产生市郊车底取送与长途旅客列车的到达交叉。

3.客车整备所的作业方式和主要设备?作业方式:1)定位作业:客车车底送到后,除改编作业外,技术整备、客运整备及等待送往客运站等作业都在一条整备线上进行,并尽可能平行作业(整备所工作量较小时采用)2)移位作业:客车车底送到后,按照作业顺序,分别在到发场进行客运整备,在整备场(库)进行技术整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