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临床研究及治疗进展概况标签: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药研究;综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现也称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由有生育能力过渡到无生育能力的阶段。
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阵发性潮热、出汗、心悸等植物神经紊乱,并伴有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的一系列症候群。
正是这种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给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化社会的到来,寿命逐渐延长,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女性更年期的症状,提高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使更年期妇女进入幸福的晚年,已成为目前众多医家研究的热点,由于当前西药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存在着诱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方面的诸多副作用,使得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这就需要寻求有效而且风险较低的治疗方法。
而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立足于整体的辨证论治,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不良反应小,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更年期综合征是一个复杂的症候群,涉及多个脏腑,虽在古代医籍中对本病并无专篇记载,但多散见于”脏躁”、“百合病”、“不寐”、“年老血崩”等病证中。
近代中医学称“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日:“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认为肾虚是本病的根本,本虚标实是本病的总病机。
近年来学者更是利用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透过基因表达、性腺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由基、脂质代谢、骨代谢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进行研究从而也进一步阐述了本病的发病机理。
1.1 基因表达王剑[1]通过对造模肾阴虚病变的雌性去卵巢大鼠,提取下丘脑总RNA,以差异表达2倍作为显著性意义标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结果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去卵巢组大鼠下丘脑基因上调1261个,下调126个;与单纯去卵巢组大鼠相比,阴虚大鼠基因上调1081个,下调57个;阴虚大鼠与正常大鼠相比,基因上调1688个,下调115。
从而为更年期综合征肾虚为本的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1.2 性腺功能刘方洲[2]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方能明显升高更年期大鼠血清雌二醇(E2 )水平,降低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提高更年期动物子宫、肾上腺的脏器系数;诱导颗粒细胞增生,抑制颗粒细胞的调亡;提高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降低5-羟色胺水平。
由此证实补肾健脾法可能直接或间接调节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
1.3 自由基杨丽珍[3]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的稳定终产物丙二醛(MDA)浓度较青年鼠组显著上升(P<0.01),血清SOD 活性显著下降(P<0.01),说明模型组大鼠因内分泌改变有关器官逐渐衰老,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并进而出现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加,自由基清除酶类活性下降等变化。
而经红车轴草异黄酮高、低剂量及大豆异黄酮、倍美力组治疗 6 周后,MDA 浓度降低(P<0.01),SOD 活性显著升高(P <0.05),且红车轴草异黄酮抗氧化作用优于倍美力,说明红车轴草异黄酮通过提高SOD 活性,降低MDA 浓度,达到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能力,从而有效延缓衰老。
1.4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肖炜[4]从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RNEI - N)角度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补肾活血中药复方益妇宁软囊,能升高去势大鼠血清E2 、IL22 水平,提高子宫、脾脏和主动脉ER 水平,升高下丘脑、垂体和血浆β2E P 水平,降低下丘脑52HT 和52HIAA 水平,升高NE 和DA 的含量,降低52HT/NE、52HT/DA的比值。
因而认为复方益妇宁软囊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提高机体ER水平和免疫功能,能从多层次、多途径、多环节作用于更年期衰退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从而达到稳定机体内环境,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作用。
高鲁霞[5]通过观察发现具有滋补肝肾、养血安神之功能的千金妇康片能显著增加对模型大鼠血清E2水平(P<0.01),降低血清FSH、LH 水平(P<0.01),增加NE含量(P<0.01),增加肾上腺系数(P<0.05),对模型大鼠下丘脑5-HT含量有降低趋势。
通过调节血清激素及下丘脑神经递质变化发挥治疗或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
1.5 脂质代谢王静[6]取脾气虚型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0 例作为病例组,另取年龄匹配的无明显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更年期女性20 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健脾益气方改善脾气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及调节内分泌代谢的临床疗效。
结果发现中药组治疗前后T、E2 、FSH、L H 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BG、血脂有下降趋势,胰岛素INS,清瘦素Leptin下降,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 骨代谢曹晓菊[7]研究更年舒心方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及骨密度的影响。
将更年期综合征模型组,已烯雌酚组,更年舒心方组,及未去卵巢的假手术组。
给药30 d后,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ALP、Ca、P、E2、FSH、LH 水平;取各组动物胫骨测定骨灰重及骨Ca、P 量。
结果大鼠去卵巢后FSH、LH、ALP、骨Ca、P 含量显著升高、Ca/P 比值及E2的水平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经治疗后,更年舒心方和已烯雌酚组大鼠血清中FSH、LH、ALP、Ca、P 值水平下降,E2的水平上升,Ca/P 比值升高;骨灰重、骨Ca、骨P 含量均有所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临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在发病机理上,当概之为肾精亏虚、天癸衰竭是发病的根本原因,精血不足、冲任不通是发病的必要条件,肝郁木旺、水不涵木是发病的重要诱因,在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中,应以滋水涵木为根本大法,滋阴补肾、壮骨填髓是治本之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为对症之策。
[7]2.1 辨证分型治疗朱赛英[8]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86例,辨证分型为肾阴虚型、肾阴虚血瘀型、心肾不交型、肝郁化火型,结果86 例中痊愈64 例,有效8 例,无效14 例,总有效率83.7%。
吴秀芳[9]在治疗组中予中药分型加减治疗,基础处方;当归、丹参、山药、茯神、郁金各15 g,香附、五味子、杜仲、枸杞子各12 g,泽泻、淫羊藿9 g,甘草6 g,水煎服日2次。
为肝肾不足型者加柴胡9 g,减去茯神;脾肾两虚者加党参12 g,减去郁金;心肾亏虚者加远志6 g,减去淫羊藿。
对照组应用更年康治,每日3次,每次4片,连续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组95例,痊愈20例(21.1%),显效53例(55.8%),有效17例(17.9%),无效5例(5.3% ),总有效率94.7%。
对照组95例,痊愈10 例(10.5% ),显效44 例(46.3%)有效25例(26.3%),无效16例(16.8%),总有效率83.2%,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张舒亚[10]将68例年期综合征患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4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疗程为3月,结果痊愈17例,显效2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18%。
2.2 经方、验方治疗近年来对于简便、价廉的经方临床运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整理、传承使得经方、验方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面进一步延伸。
刘丽明[11]应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6例。
辨证属肝肾阴虚型,随症加减,1剂/d,20 d 为一个疗程。
结果痊愈25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彭蛛峰[12]将11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 例,应用柴胡桂枝龙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更年康片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
结果:治疗组对更年期综合征较好疗效,总有效率为94.18% ,优于对照组88.19% ,两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柴胡桂枝牡汤加减能升调E2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马晓梅[13]运用金匮温经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观察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治愈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
张亚楠[14]从心、肝、肾论治,介绍胡国华教授“胡氏更年清”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体会,“胡氏更年清”是胡教授在其师朱南孙的验方“怡情更年汤”的基础上创立而来,药物组成为紫草根30 g,淮小麦30 g,夜交藤15 g,女贞子12 g,桑椹子12 g,钩藤(后入)15 g,生地12 g,糯稻根30 g,碧桃干30 g,合欢皮12 g,生甘草6 g。
方有清肝益肾、滋阴敛汗、宁心安神的功用。
贾淑霞[15] 用陈益昀自拟更年益肾养肝汤治疗属肾精亏虚,天癸不能滋养心肝者。
药用何首乌15 g,女贞子15 g,枸杞子15 g,熟地黄15 g,旱莲草15 g,太子参20 g,淫羊藿15 g,知母12 g,五味子10 g,白菊花15 g,生龙骨20 g,煅牡蛎20 g,山药补肾养肝、宁心安神之功,使阴阳平衡,如是则肾充、肝平、心宁,诸症自愈。
谢一红[16]总结孙卓君从肝肾来论治更年期综合征,以调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能取得较好疗效。
调更汤组方:熟地12 g,知母9 g,黄柏9g,巴戟天9 g,白芍9 g,仙灵脾15 g,夜交藤3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柴胡9 g。
滋阴与补血、清热与宁神同用,共奏补益肝肾、调和阴阳之功。
严晓丽[17]运用王翘楚仙地汤(仙灵脾、地骨皮、柴胡、龙骨、牡蛎、天麻、钩藤、葛根、川芎、郁金、菖蒲、赤白芍、丹参、合欢皮、远志)治疗更年期失眠76例,结果痊愈9例、显效30例、有效31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92.11%,显效率51.32%。
2.3 非药物治疗近年来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治疗不仅表现在药物运用方面在非药物治疗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多元化、综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了依据。
李艺[18]观察发现电针能显著降低Kupperman 指数(P<0.01),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症状(P<0.05)。
薛芳[19]采用背部刮痧加耳穴贴压治疗本病168 例,辨证分为心肾不交、肝肾亏虚、心脾两虚三型。
刮搓疗法取背部督脉,经大椎至腰阳关穴,隔3 d 刮1 次,5 次为1 个疗程。
耳穴贴压取耳穴心、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肾不交加肾、内分泌;肝肾亏虚加肾、肝;心脾两虚加脾、内分泌。
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5~7 次,2 d更换一次,10 次为1 个疗程。
结果168 例中,痊愈51 例,占30.4%;显效64 例,占38.1%;好转42 例,占25.0%;无效11 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