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讲课稿
和举证责任更加平衡
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对家庭暴力行为
有证据的,应当提供证据;当事人无法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调查取证。
”这一条规定明确了家庭暴力
证据形式的多样性,既可以是出警记录、医疗证明、短信、录音、视频等直接证据,也可以是间接证据,如亲友证言、调查取证等。
同时,《反家庭暴力法》还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调查取证职责,保证了证据的充分性和公正性,更加平衡了双方举证责任。
案例:XXX在婚后不久就发现丈夫经常喝酒回家打她,
还曾经用刀子威胁过她。
XXX多次向丈夫的家人求助,但都
被拒绝了。
XXX只好报警,但因为没有直接证据,案件一度
没有得到处理。
后来,XXX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提供了丈夫
的短信、出警记录、亲友证言等间接证据,最终法院依据这些证据认定丈夫的行为构成家庭暴力,并判决离婚。
可以看出,《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让小王等受害人在举证方面更加有利,同时也保证了证据的公正性。
三、加强了家庭暴力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不仅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和认定标准,还规定了家庭暴力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根据该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应当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和帮助,建立家庭暴力救助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心理援助。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对加害人的教育、惩戒措施,如强制戒酒、限制人身自由等。
案例:XXX的丈夫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在家发脾气,
动不动就对XXX进行殴打。
XXX多次试图离开,但丈夫总是以死相威胁。
后来,XXX向当地的家庭暴力救助机构求助,
得到了法律援助和心理援助。
同时,机构还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XXX的丈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了强制戒酒和心
理治疗。
最终,XXX的丈夫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家庭暴力得
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综上所述,《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反家庭暴力立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该法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家庭暴力的严重性,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条规定,法院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
实。
除此之外,受害人在公安局所做的笔录、妇联投诉记录、家庭未成年人证言等也可以作为证据。
因此,家庭暴力受害人应该在事件发生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及时做好伤情鉴定工作以固定证据。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条,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也应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这扩大了家庭暴力的主体适用范围。
例如,情侣同居关系、家庭雇佣关系、亲属照料关系等共同生活主体之间发生的暴力行为也应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在案例中,XXX和XXX的共同生活关系也应被视为家庭暴力。
XXX多次动手打XXX,并威胁和恐吓她,导致XXX
不得不报警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法院认定XXX具有继续
实施暴力的危险性,因此作出了有效期为6个月的保护令。
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
公安机关报案。
这明确了强制报案制度,增强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的保护力度。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弱势群体,社会相关组织都应该负有及时报案的义务,并保证报案人的信息不被泄露。
XXX是一位农村妇女,与丈夫在老家结婚,育有一子一女。
然而,由于她先天性脑组织发育不全而智力低下,且丈夫性格暴躁,常常对她进行家庭暴力,导致她极度恐惧和无法反抗。
最终,由于家庭琐事,丈夫将她赶出家门,只能在外租房居住。
今年3月,丈夫在她的租住地内暴打她致伤,导致她脾脏破裂,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医院在了解情况后报案,丈夫被羁押在看守所。
市妇联得知情况后,对XXX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协助她申请法律援助和离婚诉讼。
最终,法院判决准许离婚,并要求丈夫赔偿2万元损害赔偿金,同时检察机关也提起公诉,要求追究丈夫的刑事责任。
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人民法院制定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家庭暴力受害者本人可以申请,若受害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被强制、威胁、限制人身自由,也可以由近亲属、公安机关、XXX、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代为申请。
申请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向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
建立完善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明确其独立案由法律地位,对于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法院在何种情况下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首先,当事人需要提出申请;其次,被申请人(即施暴者)必须明确;此外,具体的请求也是必要的,这包括请求法院禁止施暴者继续实施家庭暴力、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亲属、要求施暴者迁出申请人住处,或者其他能够保障申请人人身安全的措施。
最后,必须存在遭遇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的情形。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法院才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什么时候法院会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一旦法院受理申请,就应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
如果情况紧急,法院应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决定。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谁来执行?有效期是多久?法院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负责协助执行。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六个月,但在失效前,可以申请撤销、变更或延长。
如果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会有什么后果?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会采取训诫、拘留、罚款等措施。
如果构成犯罪,还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