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定义:
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它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公式:
用
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平均速度的公式为:
=。
巧测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出物体通过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
路程s用刻度尺
测量,时间t用计时的停表、手表等测量,再根据速度公式v=
计算出平均速度。
但有时可以巧妙的借助于其他已知的距离作参照,而不必用刻度尺
去测量路程。
1.测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方法:
利用学校操场上跑道的长度来测量。
学校操场上的跑道长是已知的,如400m的跑道。
用手表测出自己慢速、中速、快速骑自行车时通过.400m跑道所用的时间,则可计算出慢速、中速、快速骑自行车时的平均速度。
2.估测汽车的平均速度方法:
利用路边的里程碑来测量。
公路边上都设置有里程碑,它是公路长度的标记。
从某一
里程碑,如10km处开始计时,当汽车通过 40km的里程碑时结束计时,则汽车通过的路程s: 40km?10km=30km。
再根据汽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即可计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
3.估测火车的平均速度方法:
利用火车经过铁轨接口时发出的撞击声来测量。
我同的铁轨每根长为12.5m。
乘火车时总能听到有节奏的“嘎嘎”声。
这是火车经过铁轨接口时发出的撞击声。
用手表测量时间,从听到某组“嘎嘎”声开始计时,并同时从零开始数“嘎嘎”声:0、l、2、3……如
存 1min内数得火车发出80组“嘎嘎”声,则火车住1min内通过的路程
s=12.5×80m=1000m。
根据路程和时间即可计算出火车在这1min内的平均速度v= 60km/h。
生活中测量速度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所经过的路程的长度,时间,然后应用公式
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如借助光电计时器(如图)测量小车通过一段距离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的运动速度。
我们还可以用速度仪等仪器(如图)直接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①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知道了一个做变速运
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就大体上知道了它运动的快慢,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
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也不能准确说明物体每时每刻的位置。
②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路程上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因为不同
路程上或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通常情况下是不同的。
⑧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应该根据公式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去求得。
利用列车的运行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
计算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运动物体总共所用的时间,包括静止时所占用的时问。
例2021年4月,福厦高速铁路的开通促进了海两的建设和发展。
福州到厦门铁路全
程约276km,下表为列车运行时刻表。
问:
(1)D6215动车组从福州直达厦门的运行时间是多少?其平均速度是多少?
(2)动车组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1)
(2)见答案
答案:(1)1.5h 184km/h (2)动车组由于具有惯性,所以它在刹车后还要继续向前滑
行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来。
相关初中物理知识点:惯性的危害和利用
惯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惯性的利用
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很多,如:用手向地上洒水时,手撩起水向前运动,当手停止
运动后,由于惯性,手带起的水仍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就被洒出去;在跳远比赛时,运
动员跳起后,由于惯性,在空中仍保持一定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最后落在前方;汽车快
到达终点时,熄火后由于惯性仍能前进一段距离,这样可以节省汽油;人骑车也是一样,
当自行车运动起来后,人停止蹬车,自行车仍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并不会立即停下等,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是惯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如果没有惯性,这些现象将不复
存在。
因此对于有益的惯性.我们往往想办法来增大它。
由于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因此在汽油机、柴油机等热机上我们通过增加飞轮的质量来增加它的惯性,以保持飞轮能持续地旋转下去。
惯性的危害
惯性对我们的影响不都是有益的,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惯性对我们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方面。
比如汽车在突然启动、突然刹车、突然转弯或速度大小突然改变时,站在车厢里的乘客的脚虽然与汽车一起改变运动状态,但是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会保
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冈此往往会摔倒,严重时会造成人身伤害;特别是高速行驶的汽车,
由于惯性,在刹车后很难立即停下,还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样往往会导致车祸的发生。
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牛,人们采用了很多应对方法。
如为了防止汽车在突然刹车或突然减速
时对人造成伤害,强制司乘人员使用安全带,并存汽车上安装安全气囊;另外还对汽车的
行驶速度做出了限制。
我国的交通法规明确规定:机动车行驶时在没有道路中心线的城市
道路速度不能超过30km/h,公路上不能超过40km/h;在同方向只有l条机动车道的城
市道路不能超过50km/h,公路上不能超过70km/h。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虽然都能减
小惯性带来的危害,但是却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小惯性。
要真正地减小惯性就要减小物体的
质量,针对当前我国运输业超载现象非常普遍的情况,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公路客运车辆
载客超过额定乘员,货运车辆超过核定承载重量的,会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严重的还会
扣留机动车。
这是因为对载重汽车进行限载,既可以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又能减小它的
惯性,从而降低车祸的发生率。
相关
初中物理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
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注意:不要把地面当地球:
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际上是以地心为参照物,以地心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心足不动的,也可以想象观察者是在地心处。
以地面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不是整个地球表面)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认为观察地点是地球表面的那一点。
地面是绕着地球的自转轴做圆周运动的,所以,选择地面还是地球作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是不一样的。
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
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
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
方法指南: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例1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起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D.摄像机
解析:题中研究的是演员,并且是运动的,结合题意可知,演员只是摆着飞行姿势,它的位置相对于急速飘动的白云发生了变化,故所选的参照物是B。
答案:B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