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5篇)第一篇:会计信息失真多层次探讨摘要: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它的质量对于我国的经济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根本的要求,而我国甚至世界现在都存有大量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本文从多方面进行对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的探讨,并就这些原因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多层次探讨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危害(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存有着不足的地方。
很多相关的人员就想着不同的办法来获取一些利益,造假账,编假报表,欺骗人民、国家和投资者,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企业的管理产生误导,导致决策失误。
2.会计信息失真会严重侵犯投资者利益,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也会影响债权人在企业中的权益与地位。
3.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的可能会扰乱经济秩序,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导致经济方面的犯罪。
4.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信誉遭受到严重的损害,以致于丧失公众的信任。
5.会计信息失真在某些水准上来说削弱了国家相关法律的权威。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多层次探讨国内会计学界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很多的探讨,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经营者应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主要责任,他们认为,会计人员素质低,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利益不完全一致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动因。
有的学者则认为,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会计环境以及法律环境,不良的社会风气、内部控制监督的不够完善以及会计法律制度的漏洞都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一)从产权与治理结构角度看,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有冲突从企业自身内部来看,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不小的冲突,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一个企业的真正拥有者是它的投资者,但在实际运营与管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却是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一定的冲突,从而使一部分会计信息发生失真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企业在自我监督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企业在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如果相关人员的财务方面的行为和会计的法规制度有抵触的时候,放松了监督,违规乱纪的事有时候就会出现。
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二)从社会环境因素看,市场存有问题在我国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公民无法对我国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我们国家的法律监督缺少了很多人民群众的参与,市场方面自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从会计本身角度看,有些失真不可避免从会计本身角度来看,会计信息失真可能会受很多不同的因素影响,比如会计制度、会计环境、会计法规等等,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失真有时候是我们人为无法阻止的而且很难去克服。
这样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因为操作失误或者是会计人员钻会计法规的漏洞,而是会计本身的不完善性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从法制角度看,我国《会计法》尚未完善首先,我们的会计制度中的相关内容比较旧,在面对政府职能转变、面对企业经营方面的转变还有应对全球化需要的时候无法满足相关的需求。
其次我国现在的法规体系发展的不是很完善。
在会计、审计还有法律方面都有不足,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存有缺漏和漏洞,法律法规之间还有一些矛盾冲突执行起来很不方便也不是很准确。
(五)从人为因素看,行为造成失真不管是会计环境还是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人才是决定一项失误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财务人员缺乏一定的素质,对会计理论的研究不是很透彻,不增强学习,就是抱着原有的知识或者思想来解决问题,不关注新的知识,不去学习新的准则,像这样的态度去工作肯定会出现错误,所以在操作中也就会出现信息的失真。
财务人员在能力方面肯定有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所以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误差,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些是无意之为。
而与此同时,有的财会人员责任心真的很差,缺乏职业道德,几乎没有法治观念,不遵从执业准则我行我素,不择手段的做出违法的事情,这种故意的人为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以及国家的利益,更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
三、会计信息失真改良的建议(一)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心制度从宏观方面来看,针对于社会因素与法律制度因素,我们必须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
对于会计准则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明确的会计目标,这样有助于提升质量,也是会计准则的前提要素。
另外依据我们国家的企业的状况,在行业制度这一块还有着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改善,要根据相关企业的规模完善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会计核算办法,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程序需要健全,会计制度也需要完善,只要这样才能提供更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在此基础上需要增强监管,增强规范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会计法》中的条例我们要快速的修改完善,其中的很多条例还有细则都有不足,通过制度完善也可以增强监管,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四)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及地位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上是很重要的,要想避免信息有误,我们就要增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以及培训,让他们提升自身的素质,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专业方面的技能也非常重要,要提升他们的水平,督促他们提升自己的道德,减少操作错误的现象发生。
(五)加大执法力度,提升造假成本按照《会计法》理所规定的条例,我们应该认真处理非法事件。
要对造假企业处罚,当然也不能放过相关的人员,特别严重者可以交付给公安机关解决,这样才可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1范仁全.浅议会计信息失真.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8).2葛继阳.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7).3谷晓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浅析.商场现代化,2013(7).4康春杰.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预防.时代财富,2013(2).5李建国.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中国经贸,2013(2).6李建梅.浅议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1).7陆玲.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3)第二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摘要: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从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提取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信息。
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投资决策、信贷决策还有政府通过会计信息来对企业进行监督。
所以会计信息质量高低,准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投资人各方面的决策与内部制度的建立,还会影响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第二部分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有哪些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会计信息是企业向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主要手段,不管是对企业内部还是对投资者、债权者甚至是国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会计信息能否为公司服务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会计信息真实且准确性高其会对公司的决策以及后续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而本文则是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哪些影响和如何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危害分析(一)信息“披露过量与不足”披露过量是指披露出来的信息过于冗杂,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很难从中挑取有用信息,且如此冗杂的信息对公司决策意义不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参考价值较小。
比如有些上市公司在披露股票的相关信息时会披露其发行情况、上市情况、交易情况、股东的结构、股东持股数量等信息,只有少数的使用者会参考这类信息,此披露出来的信息的实用性就很小。
信息披露不足是公司出于某种原因的考虑,不愿意向外界主动的披露自己的信息,或者是尽量少的披露自己公司的信息,对于很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不进行披露。
信息披露过量和不足对信息的参考者来说都没有好处,很有可能对导致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损失。
(二)信息披露滞后信息披露不及时会使信息使用者不能及时了解公司的会计信息以及公司的经营状况。
对于证券市场而言,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特别重要,提前或滞后都会对投资者造成极大的损害影响其收益。
而有很多公司利用会计信息披露滞后来为不正当的交易活动提供时间。
在目前《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中规定公司提供中期报告的时间在上半年结束后60日内完成,年度报告在整年结束后120日内完成即可。
这一披露时间为不合理的内部交易提供了机会。
(三)会计信息披露存有虚假与偏差一些公司为谋取经济利益,将一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向外界进行披露。
例如,在披露的时候夸大公司资产、夸大经济实力和公司总资产、财务报表误导性明显、与会计事务所串通提交不真实的会计报告、故意用模糊的语言来误导信息的参考者等。
外部信息参考者得不到准确而有效地信息。
一方面有可能让信息参考者产生错误性的投资,另一方面投资者会对公司产生怀疑,使公司失去外部投资的机会,影响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
二、会计信息失真之原因分析(一)公司业绩压力大对于外界投资者而言,通过对一个公司向外界所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的分析,可以对这个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是否需要与该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公司所发布的会计信息情况,在某种水准上对其有效吸引客户具有很大的影响。
而一些企业,面对自身会计工作质量较低的现实情况,在提升公司业绩的压力下,为给投资者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以达到吸引其合作的目的,有时会存有向外界虚报会计信息的情况。
(二)大股东操纵、逃避追责当前我国公司会计信心失真在一定水准上是由大股东违规操作,避免相关部门对其会计违规、违法行为进行追责而导致的。
主要表现为:一是,避免被追究把募集来的资金或帐外资金私下进行了证券投资、投资理财等违规行为。
二是,大股东没有按承诺时间进行出资或出资的数额与承诺不一致,为掩人耳目,而在相关会计信息上动手脚。
(三)会计法规存有缺陷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具备统一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让各公司有了一定的空间,允许公司管理者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抉择。
如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处理,对损失的估量和会计事项的估计方面会计处理会让有经验的会计人员来判断,因为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就为企业提供了相对的操作空间。
而且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谨慎性、重要性、相关性上缺少统一而明确的标准。
没有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企业可能就会忽视其会计信息的质量,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三、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之对策分析(一)增强对会计诚信准则的倡导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有的信任危机问题,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经济发展环境,提升企业之间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