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的家庭护理第一篇:咳嗽咳痰的家庭护理咳嗽咳痰的家庭护理通过观察,而分析病人为干性咳嗽还是湿性咳嗽,如为湿性咳嗽,就要观察痰的颜色、性质、痰量、咳嗽的时间以通知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
1、环境: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50%~60%为宜。
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上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减少咳嗽咳痰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家人要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使患者情绪保持平静,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2、休息:剧烈、频繁的咳嗽咳痰应注意适当休息,可以减少机体能量的消耗。
3、体位:体位要保持舒适,尽可能让病人多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坐位有助于膈肌运动,促进腹肌收缩及增加腹压,最有利于咳嗽咳痰。
并注意让脊柱挺直以利于肺扩张。
为减少咳嗽时的痛苦及减轻疲劳,故应采取舒适的体位。
4、水和营养物质:患者如若身体状况允许应给以充足的水份及热量,每日饮水应在1500ml以上,充足的水份有利于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利于咳嗽咳痰。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尤其是VitC及VitE的摄入。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的必须营养物质,蛋白质及维生素C、E不足,不仅使病变及创伤修复延缓,而且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而患病时,机体对蛋白、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居家护理为食疗提供了便利条件,睡前适量食用白萝卜片可以起到清咽利喉的作用;食用百合等都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恢复。
5、胸部物理治疗(CPT)CPT包括深呼吸、咳嗽、、震颤、体位引流、胸部叩击和机械吸引,痰液稠粘附着于支气管壁,可用直径为10~15厘米的深桶杯盛半杯开水,将口鼻入杯口,用力吸蒸气。
待水稍冷再换开水,反复2~3次,便可将痰顺利咳出。
无力咳痰者家属可空手心叩击患者背部,由下到上,扣完一侧再扣击另一侧,反复几次,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6、药物治疗及护理:协助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及雾化吸入,一可消除炎症,使痰液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
家庭护理生活上提供给了很多便利条件,但不利于病情的观察及治疗,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容易被忽视而耽误治疗,所以居家护理者应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第二篇:咳嗽咳痰的自我诊断与膳食疗法咳嗽的中医辨证及中医药治疗——(一)症状鉴别:1、咳嗽特点的鉴别:咳嗽时间,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咳作者,多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引起;若咳声嘶哑,病势急而病程短者,为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咳者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午后、黄昏咳嗽加重,或夜间有单声咳嗽,咳声轻微短促者,多数肺燥阴虚;夜卧咳嗽较剧,持续不已,少气或伴气促者,为久咳致喘的虚寒症;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多属痰湿;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气火;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
2、痰特点的鉴别:包括痰的色、质、量、味等。
咳而少痰的多属燥热、气火、阴虚;痰多的常属痰湿、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的属风、属寒;痰黄而稠者属热;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样的属虚、属寒;咯吐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如脓血相兼的,为痰热瘀结成痈之侯;咳嗽,咯吐分红色泡沫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属心肺阳虚,气不主血;咳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的为痰热,味甜者属痰湿,味咸者属肾虚。
(二)预防调护:预防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御寒抗病能力。
平素易于感冒者,配合防感冒保健操,面部迎香穴按摩,夜里足三里艾灸。
药膳:1、糯米粥取长3cm肥大葱白5段,糯米50g,生姜5片,米醋5ml。
将前3味洗净,共煮为粥,粥熟后加米醋,每日2次,趁热服用。
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型咳嗽。
2、雪羹汤海蜇30g,鲜荸荠15g。
海蜇用温水泡发,洗净、去皮。
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以小火炖煮约1小时。
有清热化痰、止咳润肺之效。
适用于阴虚内热或痰热蕴肺之咳嗽、痰多之症。
3、川贝梨取大鸭梨1个,切开梨盖挖去梨核,装入贝母粉5g,扣上梨盖,放入蒸笼或饭锅内蒸熟食,早晚各1次。
有清热宣肺、润肺止咳的功效,用于燥热型咳嗽。
4、百合杏仁粥百合50g,杏仁10g,白米50g,白糖适量。
先将米煮沸后放入百合、杏仁。
煮成后加糖即成。
有润肺止咳之效,主治肺胃阴伤,肺失清肃而引起的干咳无痰等症。
5、二陈汤粥茯苓、半夏各9g,陈皮6g,粳米50g。
先将前3味中药浸泡20分钟,然后入砂锅煎取药汤,去药渣,加入洗净的粳米煮粥。
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2次空腹食。
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痰湿蕴肺型咳嗽。
第三篇:咳嗽护理查房什邡市中医院内科护理业务查房查房时间:2013年10月22日主持人:阳英主讲人:何洁查房形式:中医护理查房查房题目:咳嗽病人的护理查房地点:心肺科病房病员男性,56岁因咳嗽、咳痰2月余。
于2013年10月15日入院。
现病史:2月前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咯黄色粘痰,易咯出,伴有胸闷,无畏寒、发热,无胸痛,无反酸、嗳气,自行于外购药后服用后稍有好转,停药后症状反复,10+天前患者感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头昏、胸闷(以右侧为甚),伴有盗汗,轻微畏寒,无发热,无腹痛腹泻,前往“成都市锦江医院”就诊,行胸片提示“右肺肺炎”,患者遂回当地卫生院(隐丰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给予静脉输液(先锋6号等)及口服药物治疗,患者自觉咳嗽、咳痰好转不明显,仍感胸闷,遂来我院门诊就诊。
门诊以“肺炎”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刻下症: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痰,痰多易咯出,伴有胸闷(以右侧为甚),轻微畏寒,无发热,无气紧,精神食欲可,大便干结,小便正常,眠可,体重及情绪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于本地,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长期生活史。
吸烟3年,每日10支,无嗜酒史。
婚育史:丧偶,育有1女,女儿体健。
过敏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望.闻.切.诊:少神,神清精神欠佳,言语清晰,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痰,易咳出,易感冒,恶风,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暗,苔薄腻,脉小滑。
T36.6℃,P95次/分,R20次/分,BP103/63mmHg,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左肺叩清音,右中肺叩浊,右中肺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9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SPO2:96%,血常规:WBC:10.13×10/L,N%:82.1%,L%:10.2%,N:8.32×10/L,CRP:84.93mg/L。
电解质:K:2.69mmol/L,Na:133.2mmol/L。
中医诊断:咳嗽痰浊壅肺西医诊断:1、咳嗽待诊: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2、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钾、低钠血症一、护理评估:评估1、咳嗽发生的时间,声音,咳痰的颜色,气味性质,量及胸闷情况。
2、生活自理能力3、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胸痛、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粘稠及疲劳有关2、舒适的改变与肺99部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三、护理目的:1、显示有效咳嗽,咳痰后呼吸平稳2、发生休克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得到处理减轻其危害。
3、胸闷情况得到缓解。
四、护理措施:根据病人的病情嘱病人卧床休息,做好饮食指导及心理指导,遵医嘱给予西药抗感染支持治疗,并给予中医特色治疗,予以艾灸,灸中脘神阙心腧肺腧,予以中药封包双肺腧、膻中、天突等穴位以止咳化痰,健脾补肺。
并给予中药汤剂煎水服以健脾补肺,化痰解毒。
并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帮助痰液咳出。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及排痰的方法。
加强情志护理,为病员讲解与此疾病相关的知识。
五、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不曝食,不偏食,平衡膳食。
患者辨肺肾两虚,痰毒蕴肺证,进食勿过凉、过咸、过燥、过饱,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肥腻重油食物,可适当进食陈皮薏米粥等。
六、健康指导:(陈利薇)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戒烟酒。
参加人员:第四篇:《咳嗽中医护理常规》咳嗽中医护理常规咳嗽指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病因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或起居不慎,或过度疲劳,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内伤咳嗽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肝肺所致,可分为其他脏腑病变涉及肺和肺脏自病。
他脏及肺由于饮食不调,或过食肥甘辛辣炙,或嗜烟好酒,或平素脾运不健,或情志不遂。
肺脏自病者,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以致素降无权,肺气上逆作咳。
二、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护理评估1、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症状。
2、咳痰的量、性状、颜色和气味。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雍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四、护理要点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2、病情观察,作好护理记录(1)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咳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咳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年老久病,痰不易咳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4、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5、生活护理(1)积极提倡戒烟,改善环境卫生,消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保持空气新鲜,加强劳动保护。
(2)加强身体锻炼,可以做保健操、呼吸操、打太极拳。
(3)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早晚刷牙、漱口,被褥轻软,衣服宽大合身。
6、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作好情志护理,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7、起居护理(1)慎起居,适寒暖,以防止外感时邪。
(2)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空气流通,禁止室内吸烟,防止灰尘和特殊气体的刺激,家庭中尤应避免闻及油烟、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