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脑胶质瘤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或疑诊,即行手术±放化疗
脑胶质瘤术后有残留靶区
低级别:大多数低级别胶质瘤的MRI不强化,因此确定其大体肿瘤靶区(GTV)主要是根据T2/FLAIR上的异常信号区域,术后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放疗前应行MRI复查以确定肿瘤是否残留,并以此作为确定GTV的依据,同时强调参考术前MRI以排除由手术创伤所致的异常信号干扰。

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以GTV外扩1-2cm边缘作为低级别胶质瘤的临床靶区(CTV)。

近期有研究显示应用11C-蛋氨酸(MET)-PET/CT有助于确定低级别胶质瘤术后残留肿瘤的范围和监测治疗后的反应(Ⅲ级证据)。

强烈推荐低级别胶质瘤放疗的总剂量为45-54Gy,分次剂量一般推荐为1.8-2.0Gy。

高级别:GTV为术后可见病灶和T2/FLAIR异常信号区,GTV向外扩展1-2cm得到CTV,CTV的勾画应是放射治疗医师根据解剖结构进行修正后产生CTVs,在此基础上外扩0.3-0.5cm即PTVs。

推荐GTV的剂量60Gy,CTVs的剂量40-50Gy。

总之,靶区勾画中放疗医生对靶区范围的修正非常重要,除了避开正常重要结构外,还应参考术前MRI,区分术后改变和肿瘤残留。

脑胶质瘤术后无残留靶区
(1)肿瘤靶区
经过对手术记录及术前、术后MRI图像的复阅
GTV(tb):为结合术前MRI所勾画的瘤床区域(水肿带);
(2)临床靶区
CTV1:GTVtb外放1.5cm(Ⅱ级)形成,2.5cm(Ⅲ、Ⅳ级)形成,根据解解剖屏障调整。

一般不画CTV2。

(3)计划靶区
PTV:上述对应各靶区外放2~5mm,一般为3mm,(外放具体数值按各单位摆位误差确定)。

放疗剂量:
PGTVtb 低恶54Gy(2.16Gy/F)高恶60Gy(2.0Gy/F)
PCTV 低恶45Gy(2.0Gy/F)高恶54Gy(1.8Gy/F)
一些知识
1.全脑放疗的适应症:1.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2.多发脑转移瘤;
3.大脑胶质瘤病;
4.多灶性恶性胶质瘤;
5.软脑膜恶性播散癌。

2.全脑全脊髓放疗(四版书):主要用于某些经脑脊液播散的恶性肿瘤,如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脉络丛乳头状癌。

除髓母细胞瘤外,后四种是有选择的进行全脑全脊髓放疗。

3.全脑全脊髓放疗(苏大版):1.室管膜瘤,多为良性,儿童及青少年常见,75%发生在幕下,第四脑室最常见;2.髓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类,亦多发生在幕下;3.松果体区肿瘤,尽量活检,诊断性放疗;
4.小脑恶性星形细胞瘤,预后差。

4.临床上称为恶性胶质瘤的是下面两种: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5.恶性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CTV=GTV+2.5~3cm。

6.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肿瘤,它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好发中线部位、颅底斜坡、鞍区、骶尾部。

7.颅咽管瘤的放疗剂量54GY。

8.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10mm的肿瘤,以泌乳素瘤最常见。

垂体瘤术后常规分割治疗的剂量为45~50GY。

9.脑肿瘤中以脑胶质瘤多见,大脑半球发生的脑胶质瘤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最多见。

10.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原则:全脑放疗是脑转移患者的常规治疗
模式。

治疗剂量为4000CGY/20次,或3000CGY/10次。

11.多发脑转移瘤,行全脑放疗后可对病灶加立体定向外科,推荐单次剂量10~15G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