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第四章 建筑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

第四章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4.1建筑面积3.1.1建筑面积的概念建筑面积亦称建筑展开面积,是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

建筑面积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三部分。

1.使用面积使用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例如,住宅建筑中的居室、客厅、书房等。

2.辅助面积辅助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为辅助生产或辅助生活所占净面积之和。

例如,住宅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卫生间、厨房等等。

使用面积与辅助面积之和称有效面积。

3.结构面积结构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之和。

3.1.2建筑面积的作用1.重要管理指标建筑面积是建设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建设项目评估、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建筑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等一系列工作的重要计算指标。

2.重要技术指标建筑面积是计算开工面积、竣工面积、优良工程率、建筑装饰规模等重要的技术指标。

3.重要经济指标建筑面积是计算建筑、装饰等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的单位面积工程造价、人工消耗指标、机械台班消耗指标、工程量消耗指标的重要经济指标。

各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每平方米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建筑面积(元/㎡)每平方米人工消耗=单位工程用工量/建筑面积(工日/㎡)每平方米材料消耗=单位工程某材料用量/建筑面积(㎏/㎡、m3/㎡等)每平方米机械台班消耗=单位工程某机械台班用量/建筑面积(台班/㎡)每平方米工程量=单位工程某工程量/建筑面积(㎡/㎡、m/㎡等)4 .重要计算依据建筑面积是计算有关工程量的重要依据。

例如,装饰用满堂脚手架工程量等。

综上所述,建筑面积是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在全面控制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和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 . 1 . 3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由于建筑面积是计算各种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这些指标又起着衡量和评价建设规模、投资效益、工程成本等方面重要尺度的作用。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规定了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主要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内容:①讨算全部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规定;②计算部分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规定;③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规定。

这些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号虑:l )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价值量。

例如,有永久性顶盖,设有围护结构的走廊,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 / 2 计算建筑面积;有围护结构的走廊(增加了围维结构的工料消耗)则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又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建筑面积;净高在1.20 m 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 / 2 面积;净高不足l.20m时不应计算面积。

2 )通过建筑面积计算的规定,简化了建筑面积的计算过程。

例如,附墙柱、垛等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3 . 1 .4 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l)计算规定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l )单层建筑物高度在2 . 20m及其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高度不足2 . 20m者应计算1 / 2 面积。

2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2 . 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 .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 / 2 面积;净高不足1 . 20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 2 )计算规定解读1 )单层建筑物可以是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也可以是工业厂房。

2 ) “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的规定,主要强调勒脚是墙根部很矮的一部分墙体加厚,不能代表整个外墙结构,因此要扣除勒脚墙体加厚部分。

另外还强调建筑面积只包括外墙的结构面积,不包括外墙抹灰厚度、装饰材料所占的面积。

如图1 所示,其建筑面积为:S=a×b(外墙外边尺寸,不含勒脚厚度)3 )利用坡屋顶空间净高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举例如下,见图 2。

A ~ B轴,应计算1/2 面积:(2.70 -0.040) ×5.34×0.5=6.15㎡B ~ C轴,应计算全部面积:3.60×5.34=19.22 ㎡小计6.15 + 19 . 22 = 25 . 37㎡。

4 )单层建筑物应按不同的高度确定面积的计算。

其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平屋顶单层建筑物,其高度指室内地面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2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 l )计算规定单层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 及其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 . 20m 者应计算1 / 2 面积。

( 2 )计算规定解读l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的例子见图3 。

这时,局部楼层的墙厚应包括在楼层面积内。

[例1]根据图3计算该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墙厚均为240mm )。

解:底层建筑面积=( 6 . 0 + 4 . 0 + 0 . 24 ) × ( 3 . 30 + 2 . 70 + 0 . 24 ) = 10 . 24 × 6 . 24 =63 . 90 ㎡楼隔层建筑面积=(4 . 0 + 0 . 24 ) × ( 3 . 30 + 0 . 24 ) = 4 . 24 × 3 . 54 = 15 . 01 ㎡全部建筑面积=63 . 90 +15 .01 = 78 . 91 ㎡2 )本规定没有说不计算建筑面积的部位,我们可以理解为局部楼层层高一般不会低于1 . 20m 。

3.多层建筑物( 1 )计算规定1 )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楼层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 .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 . 20 m 者应计算1 / 2 面积。

2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 . 10m 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 . 20m 至2 . 10m 的部位应计算1 / 2 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 . 20 m 时不应计算面积。

( 2 )计算规定解读l )其规定也明确了外墙上的抹灰厚度或装饰材料厚不能计入建筑面积。

2 ) “二层及以上楼层”是指出,有可能各层的平面布置不同,面积也不同,因此要分层。

3 )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不同的层高分别计算。

层高是指上下两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建筑物最底层的层高指,当有基础底板时按基础底板上表面结构标高至上层楼面的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当没有基础底板时按地面标高至上层楼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确定。

最上一层的层高是指楼面结构标高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若遇到以屋面板找坡的屋面,层高指楼面结构标高至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离。

4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的空间应视为坡屋顶内的空间,设计加以利用时,应按其净高确定其面积的计算;设计不利用的空间,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其示意图见图4 。

4.地下室、半地下室( l )计算规定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 . 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 . 20m 者应计算1 / 2 面积。

( 2 )计算规定解读1 )地下室采光井是为了满足地下室的采光和通风要求设置的。

一般在地下室围护墙上口开设一个矩形或其他形状的竖井,井的上口一般设有铁栅,井的一个侧面安装采光和通风用的窗子。

见图5。

2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以其外墙上口对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以前的计算规则规定:按地下室、半地下室上口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文字上不甚严密,“上口外墙”容易被理解成为地下室、半地下室的上一层建筑的外墙。

因为通常情况下,上一层建筑外墙与地下室墙的中心线不一定完全重叠,多数情况是凸出或凹进地下室外墙中心线。

5.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 l )计算规定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结钩的,层高在2 .20m 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 .20 m 的部位应计算l / 2 面积;设计加以利用的无围护结构的建筑吊脚架空层,应按其利用部位水平面积的l / 2 计算;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不应计算面积。

( 2 )计算规定解读l )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吊脚架空层示意见图6 。

2 )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吊脚架空间可以没计用来作为一个房间使用。

3 )深基础架空层2.20m 及以上层高时,可以设计用来作为安装设备或作储藏间使用。

6 .建筑物内门厅、大厅( 1 )计算规定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没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 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 者应计算l / 2 面积。

( 2 )计算规定解读l )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是指,建筑物大厅、门厅的上部(一般该大厅、门厅占二个或二个以上建筑物层高)四周向大厅、门厅中间挑出的走廊称为回廊。

如图7 所示。

2 )宾馆、大会堂、教学大楼等大楼内的门厅或大厅,往往要占建筑物的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层高,这时也只能计算一层面积。

3 )“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 / 2 面积”应该指回廊可能出现的情况。

7 .架空走廊( l )计算规定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 / 2 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 / 2 计算。

( 2 )计一算规定解读架空走廊建筑物之间,在二层或二层以上专门为水平交通设置的走廊。

见图8。

8.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1)计算规定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2)计算规定解读1)计算规范对以前的计算规则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立体车库的面积计算。

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不规定是否有围护结构,均按是否有结钩层,应区分不同的层高确定建筑面积计算的范围,改变了以前按书架层和货架层计算面积的规定。

2)立体书库建筑面积计算(按图9 计算)如下:(2.82+4.62)×(2.82+9.12)+3.0×1.20=7.44×11.94+3.60=88.83+3.60=92.43㎡结构层建筑面积=(4.62+2.82+9.12)×2.82×1/2(层高2m)=16.56×2.82×0.50=23.35㎡小计:92.43+23.35=115.78㎡9.舞台灯光控制室( l )计算规定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