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中美选举制度差异中探寻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之路
从中美选举制度差异中探寻中国选举制度的完善之路
特别是每次选举时成立的临时性选举组织 ,成立后要忙于诸如选民的登
记等事务性的工作 ,对选举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不够 ,这对我们这样一个 民主法制传统很少的国家来说 ,给选举的顺利进行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 直到现在仍有许多选民还不明白自己在选举中的权利和义务 ,以致近年 来选举违法事件屡有发生 。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 , 利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选举中更应加强宣传教育活动 ,以强化人们的 参选意识和选举人的权利义务意识 ,提高选举的质量 。因此 ,有必要在
并扩大直选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 ,借鉴美国选举技术的有益经
验 ,运用现代化的设备 ,融科学于政治当中 ,改进选举过程中的技 术性环节 ,提高选举的质量和效率 ,也是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有
效途径。
5.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选举规则
中美不同的选举规则都在实践中引发了一些问题的 出 现 。美国 的选 举人 团制 度 , 由 于“胜者通吃 ”的规则 ,使 得所得选票最多的候选人并不一定当选 。里根的当选据统 计就仅仅获得了 30%左右的选票 。从这一点上说 ,美国并 非由多数人统治 ,而是少数人治 ,而目前 ,我国选举中也暴 露出了类似的问题 。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一轮绝对多数制 , 一般只要获得选民或全体代表过半数票即可当选 。只有在 第一轮投票中出现当选者不足法定人数或出现两个以上的 同等票数难决高下时 ,才进行第二轮投票 。并且按规定直 接选举的第二轮投票只要是得票多者即当选 。这使得有时 会出现少数人的意志形成决定性的结果的状况 。因此 ,如 何完善选举规则 ,如何保证选举结果能最广泛地代表多数人 的意志 ,以及在选举中如何保护少数人的选择权利和利益 , 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物中总会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潜力 , 我们不应该“望洋兴叹 ”,只有在借鉴他人有益经验的基础 上 ,踏踏实实地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民主选举制度 ,才能真正的将民主的选举植根在中国大地 上 ,植根在人民的心中 。
一样 ,候选人用自己的政治主张吸引并换取选民的选票,这不仅有益于
调动选民的热情 ,也很好的宣传了政客们的政治见解 ,在积极竞争的选 举氛围中 ,选举才能向着更为民主的方向发展 。这是我们所缺乏的 ,因 此 ,在我们民主选举的过程程中引入竞争机制 ,扩大差额的比例 ,给予候 选人以更多表现自己的竞选机会 ,将有利于我们社会主义民主的进一步 完善 。
美国选举经费来源
美国选举经费来源
美国的选举费来源则较为广泛 。在 20 世纪 70年代以 前 ,美国的选举经费来源于大财团、大富翁的捐助和政党的 支持 。 1970 年后 ,国会通过多项立法 ,对竞选的捐款数额 作了限制 。现在 ,美国候选人竞选经费主要来源于 :候选人 本人及其家族 、政党资助 、政府补助 、政治行动委员会捐 助 、公民个人捐款 。此外 ,选举经费还可以通过捐助音乐 会 、筹款聚餐会 、发表电视讲话等多种途径获得 。美国选 举经费的来源强调的是自治原则 ,个人竞选中自筹经费是最 为强调的 ,相对而言政党的筹措 、政府的捐助处于次要的地 位。 返回
4. 扩大直选范围 ,提高选举技术含量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 ,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只能采取直接选 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举人民代表 。但是 ,间接选举的 层次过多 ,也的确暴露出了许多弊端 ,尤其是当前我国选民普遍 的厌选情绪就说明了问题 。如果要选民意志在更大程度上发挥 作用 ,不断缩小选民个体选择与社会选择的差距 ,就要逐步推行
美国的间接选举
(一)候选人提名
一般上,在总统选举年的6月,各政党
由各州选派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在
会议上提名总统候选人。
(2)竞选阶段
总统选举程序的第二阶段是由获得政党提名的候选人在全国范 围内进行竞选。这种全国性的竞选是总统选举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 一般在总统选举年的9至11月进行。 竞选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选民介绍本党的政治主张及候选人自己 的施政纲领,向选民作出各种各样的承诺,尽可能争取最多的选民 支持。 正式的总统竞选,是在9月第一个星期一以后才正式开始。竞选的 形式包括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说、接见选民,以及与竞选对手进行公 开的辩论等等。
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
绝或限制。
美国两党核心选民分布
★民主党的核心选民主要由黑人 (Africa-American)、犹太人(Jew)、拉美裔 美国人(Latin America-American)、工会会 员(member of labor union)、天主教徒 (Catholic)、自由派知识分子(liberal intellectuals)等构成。 ★共和党的核心选民主要由“圣经带” Bible Belt (美国南部、中部和中西部福 音基督教派比较流行的地区)白人(white men)、企业家(entrepreneurs)、保守派知 识分子(conservative intellectuals)等构成。
总统选举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由总统选举人在总统候选人之 间投票正式选出总统。当各州选出其总统选举人之后,这些人便组成选 举团,并且在选举年的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在 各州首府所在地分别投票,选举总统和副总统。 由于总统和副总统的候选人总是配对参加竞选,所以这两个职位的 选举也就是在各政党之间进行选举。加上以上所述的原因,正式选举的 结果实际上在总统选举人被选举出来之后便已经确定,因此,选举人的 投票基本上就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最后,各州总统选举的投票结果将在选举之后的第二年的1月6日下 午1时,由参议院议长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公布。当选总统和副总统 的就职时间是同年1月20日中午。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的任期是四年,只能连任一届
中美选举过程的差异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候选人的提出
根据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 、秘书长、委员的人选,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人选,中 央军委主席的人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 院检察长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由国家主席提名;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 、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 的人选,由国务院总理提名;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的 人选,由中央军委主席提名。 Nhomakorabea总结
借鉴美国经验以完善中国选举制度
1. 实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分离
公民行使选举权的目的和结果是从其他人中选择自己意志
的代表 ,行使被选举权的目的和结果是其当选为别人意志的代
表 。被选举权比选举权应有更高的资格要求 。作为代表候选人 事实上就是在行使被选举权 ,而行使被选举权需要具备丰富的社
会知识和社会经验 ,以及社会生活能力 。美国通过提高候选人
的年龄要求来解决这一问题 。否则 ,候选人的政治素质 、能力 素质 、文化素质 、身体素质等方面就可能在其当选后不能胜任 其职责 。我国也可以通过提高行使被选举权的年龄资格要求 , 实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分离 。
2. 加强对选举的组织与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个常设的选举组织 ,虽然每次换届选举都成立了 临时性的选举组织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组织活动 ,但往往深入不够 。
中央和地方省一级设立专职选举组织 ,以加强对选举的领导和宣传教育
工作 。
3. 注重在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
中国历史上长期专制统治的色彩 ,在当前民主选举的实践中也不无影 响 。竞争是民主的保障 ,但我国选举中的竞争性因素则过少 。就选举 经费一块来说 ,就反映出了很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选举经费采用“公 费 ”原则 ,即由政府和国库承担 ,自行筹集经费的现象还没有得到认可 。 受资金提供的数额限制 ,候选人在竞选中其竞选手段 、竞选规则等都 要受到限制 。媒体、网络等往往不能为竞选服务 ,从而导致了更多的 选民对候选人的情况不甚了解的状况 。而在美国 ,自治的精神孕育了 更为自由 、平等 、充满竞争的选举机制 。就像是市场上的“交易 ”
(2)代表候选人的提出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 人,按选区或者选举 单位提名产生。
(3)由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国家干部
正式候选人名单确定后,由代表在全体会议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选 举或者表决。按照有关规定,对选举票上的候选人,代表可以表示赞成, 可以表示反对,也可以表示弃权;表示反对的,可以另选他人,表示弃权 的,不能另选他人。对表决票上的人选,代表可以表示赞成,可以表示反 对,也可以表示弃权,但不能另提人眩选举或者决定的人选,获得的赞成 票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始得当选或者通过。在差额选举中,如果获得过 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多于应选人数的,以得票多的当选。
中国选民资格
在我国,公民只要符合以下 三个条件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是年满18周岁, ★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中国选民分布
中国选民依据中国人口分布情况来看,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美 国 选 民
核心选民——忠诚党员(两党的政治基础)
非核心选民有着一定的流动性。
不同时代每个政党的选民构成不同,核心选民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如内战后南方白人一直是民主党的核心选民,但民权运动之后,南方白
得自由的黑人男性);
★妇女的投票权1920 the 19th Amendment规定:合众 国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
★选民的年龄限制1971 the 26th Amendment降低 了年龄限制,将投票权扩大到年轻人, 规定:年满十 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 因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人因为不满于民主党的民权政策越来越倾向于共和党,20世纪90年代更
是倾向于共和党。
美国选民资格
★最初,有投票权的人只限 于有产者、白人男性、自 由人(包括在独立战争中获 ★1870 the 15th Amendment规定:合众国的公民 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这一条从 法律意义上使黑人公民也有投票权。但实际上 直到1965民权运动,黑人才最终获得投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