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小麦条锈病测报技术规范
一、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以普查田块的加权平均病情指数为主要指标,以地区内的病田率为参考指标确定。

发生程度划分为5级,即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

表1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二、病情普查苗期病情调查方法
条锈病处于点片发生期,且田块面积667㎡以上的田块,随机5点取样,每点实查6—7㎡;田块面积不足667㎡,则全田实查。

实查采用低头慢步踏查(观察幅1m)和发现病叶蹲下细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发生情况。

每块田还需选取1m行长(条播田)或0.5m(撤播田)的代表性样点,计算叶片数目,用以估计叶片密度(片/667㎡)。

已全田普遍发病的田块,5点取样,每点2㎡,各点随机检查100个叶片的发病情况。

三、病情系统调查方法
在系统调查田或观测圃内标定3个已有病叶的调查点,每点2m行长(条播地区)或1㎡(撒播地区),每5天调查一次,至小麦成熟期或条锈病病情停止增长为止。

发病初期,需检查点内全部叶片发病情况;病叶率达5%以上时,调查200个叶片。

将调查结果记入小麦条锈病系统调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