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

摘要:沟通是人们将信息、理念或感觉传递给他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

临床药师走向临床,参与临床合理用药,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医师、护士、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外,技能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笔者通过七年的临床实践,将自己的所感所悟汇集整理出来,与各位临床药师一起分享。

关键词:临床药师沟通技巧沟通之所以称之为技巧,是因为它需要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充分理解,以达到成功的目标。

沟通技巧不仅是经验的积累,也是一门艺术。

1 仪表仪容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

我们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语言进行的。

所以语言沟通的能力只是沟通技巧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是依靠非语言交流实现的。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的内涵和表达方式,更要注重个人形象和气质的塑造。

1.1 精神面貌。

男性要修边幅,理顺头发,女性最好花点淡妆,尽量不要喷香水,尤其是比较浓郁的香水,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

面带微笑,因为微笑可以创造轻松快乐的氛围。

1.2 着装饰品。

首先,临床药师的工作是医疗行为的组成部分,而医学遵循的是科学和严谨,因此,在工作中必须穿上整洁的工作服,佩戴胸牌,必要时需戴帽子和口罩;其次,工作期间必须严肃认真,要有“绅士”风度,着装不能太随意。

像工作服的衣领要翻正,纽扣要扣齐,男性内衣尽量穿衬衫,打领带,要穿长裤和皮鞋(不含后钉);女性长发不要散落披肩,最好盘起或束起,饰品不要超过三件,以同色为好,尽量不穿高跟鞋或有钉的鞋(以免发出响声)。

虽然医院没有硬性规定,但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以彰显我们良好的职业素养。

1.3 体态姿势。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认为交往中的姿体形态是一个人有否教养的表现,有专家认为,身体的放松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行为,向后倾斜15度是极其放松的。

如坐下时略微倾向于对方,是表示热情;微微起身,表示礼貌;身体后仰,表示轻慢;侧转身子,表示厌恶;背朝对方,表示不屑一顾;拂袖离去,则表示拒绝。

所以,在与人交流时,应保持一种“稍息”的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或放在腹前,不要后背,面带笑容,频频点头。

1.4 精力集中。

精力集中是大脑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能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着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指定的事物。

虽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尤其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难以维系,除了天资因素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技术问题。

1.4.1 良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按时睡觉起床,适量的户外运动,多看一些做人的哲学书籍,制定工作计划和完成的时间进程表等,无论在谁面前,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

因为我坚信良好的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成功。

1.4.2 平常心态。

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千万不要懊悔昨天发生的事,也不要总是惦念明天的事,努力把今天的事做好就行了。

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努力了,付出了,又何必在乎一时间的得与失呢?1.4.3 做些训练。

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训练的目标值,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比如,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每天训练一遍,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注意力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

你也可以这样来训练自己:安静的时候,像一根木桩一样悄无声息;行动的时候,像闪电一样迅速;休息的时候,像流水一样散漫……2 看的艺术看就是用目光接触周围的人和事,是人际交往中的非言语性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主动者更多地注视对方,而被动者较少迎视对方的目光。

比如,在听的时候,应当注视对方,这样表示表示关注和认真;而讲话的时候,不要对视听者的目光,当讲完最后一句话时,才将目光移向对方的眼睛,这样表示一种询问“你认为我说的对吗?”或者暗示对方“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3 听的艺术听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接受、理解、处理以及预测行为后果的全过程。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接受与处理这些信息,而常常是容易被“曲解”。

为了减少这种“曲解”,其实最有效的地方法就是聆听:聆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取向,从而确定有效的沟通方式,也能充分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建立互相信任的基础,创造和谐的氛围。

例如,一位临床医师在阐述诊断过程时,你不必在乎是否能听懂,只要保持一种固定姿势,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双手交叉放在小腹前面或者手里握着一支笔,捧着笔记本,仿佛要记录的样子。

这样不仅能显示你的诚意以及对他的尊敬,还能鼓励他继续讲下去。

4 说的艺术说是人际交往中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被理解的表达方式,也是最难掌握最难运用的方式。

交流中,不仅需要恰当的表达形式,如语气、声调,还需要丰富的内涵,如词语的准确性、信息的权威性等。

4.1 语气声调。

恰当、自然的语调,是沟通交流的先决条件。

一般情况下,柔和的语调表示坦率和友善,颤抖表示激动,略为低沉表示同情,用鼻子哼声表示傲慢和鄙视,阴阳怪气则表示冷嘲热讽。

4.2 婉转幽默。

婉转幽默是人们用特定的语言(包括诙谐、含蓄、夸张、借代、双关、比喻等)表达某种意义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彼此亲近,消除疑虑,愿意交流的催化剂。

而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几乎用不上,不过,工作之余或与病人交流时,也可以幽默一下。

要想培养自己的幽默感,首先要自信,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兴趣;其次要勤于思考,加强学习,尽量激发自己的联想,锻炼逆向思维的能力;第三为人不可斤斤计较,必要时可以憨厚一点;第四开玩笑不一定针对别人,有时可以嘲弄一下自己。

4.3 权威证据。

应用权威知识的来源影响对方,使对方愿意接受并理解,以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比如,在与一位临床医师交流时,你想坚持自己的观点,请千万不要说“我认为……”,而应当说“xx指南推荐的方法或xx专家的建议或我从xx杂志看到的等等”,总之,越权威越好。

4.4 言简意赅。

在阐述自己观点时,一定要自信、客观、循序渐进,语言的组织一定要精炼,把问题说清楚即可,切忌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并关注对方的反映,及时调整表达的方式。

对一个糖尿病肾病患者,倘若血脂正常(但TC>4.5mmol/L,LDL-C >2.6mmol/L),你想建议使用他汀类药时,你可以这么说“xx大夫,好像指南推荐使用他汀类药,对吧?”;但对患者却要换一种口吻:国家治疗规范指出,即使血脂正常也要尽早使用,以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4.5 用词准确。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知识渊博的医师而言,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和中性词语,不仅能体现你的专业素养,还能消除对方可能抱有的警惕。

如“感染”、“浸润”、“占位”、“COPD”、“TIA”或“我理解的是否正确?”、“是否是这样?”、“客观的讲”等等;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尽量采用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的语言。

比如,血管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狭窄,可以解释成,象自来水管内的水垢和铁锈,久而久之管腔将会变小……5 做的艺术通过为人处事的具体方法来影响甚至改变他人的思维方式,已达成有效的沟通。

5.1 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守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假如你在日常交往和工作中造成了失误,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你务必主动承认,向对方道歉。

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对方的原谅,甚至可以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同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做任何事都不要轻易许诺,无论是医师、护士,还是患者,需要你做点什么事的时候,尽量用婉转的表达方式,哪怕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都要给自己留有空间或余地。

像“有可能……”、“好像是……” 、“我尽力……”、“我尽早……”等等。

一旦你高质量或提前完成时,别人对你的印象和认可度就会呈几何数的增长。

5.2 守时(in time)*。

守时就是遵守时限,提前完成。

以迟到来抬高自己的身份,毕竟不公平,常常会引起人们的不满而影响彼此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如果有人约你7时见面,你准时或提前片刻到达,可以体现交往的诚意,但如果你迟到了,无论你编织多么美妙的“谎言”表示道歉,也必然会使对方不悦和误解,无形之中为以后的交往设下了障碍。

尽管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时间观念有所差异,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讲究的是准时、守时。

5.3 自律。

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的。

临床药师作为医疗行业的特殊群体,服务的终端是病人,因此,要视病人为亲人,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把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提醒医师,在给患者做解释时一定要耐心,做交代时务必仔细、通俗易懂。

比如给脑卒中患者交代限酒时,你可以以专家的身份,用口语化的方式解释:现代医学证明过量饮酒是造成你这种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从现在开始必须控制酒量,否则还会发病,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限酒不是要你戒酒,而是少喝而已。

如果按40度白酒计算,每日饮酒不超过一两半,最好喝点干红(白)葡萄酒,每日不超过3量,尽量不要喝啤酒。

其次,面对困境和诱惑能把握好自己,坚信自己的选择,不轻言放弃。

工作中,保持正常的同志关系,不存私心;交往中,保持平常心态,不存侥幸;思想中,保持道德底线,不放纵弱点。

5.4 谦让。

谦让就是谦虚和退让。

在实际工作中,对任何事实或感受都要做出正面反应,不要有抵触情绪,因为良好的沟通不是征服,而是妥协。

我在临床上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结核性脑炎的患者使用了包括异烟肼在内的三联抗结核药物,五天后,患者有皮肤瘙痒的感觉,医师在解释不用维生素B6的理由时说“会与异烟肼产生拮抗作用”同时还用眼睛看着我,我笑了笑,说“记不清了”。

事后,我将异烟肼和维生素B6的说明书打印给他,在第二天的查房中,增加了维生素B6和一点异烟肼的量。

这样不仅保全了医师的面子,还为患者解决了实际问题。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6 小结作为一名临床药师,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切入临床的第一把钥匙,否则就容易成为临床的一名“看客”,即使业务水平再高,也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也违背了国家培养临床药师的初衷。

到目前为止,卫生部和我省的临床药师培训均未开设这方面的专业课程,只能靠带教老师的能力和自己的悟性慢慢领会。

为此,衷心希望主管部门能考虑我们的真实想法,为临床药师的快速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1、邵守义.实用演讲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862、吴文辉.销售中的沟通策略[ J ].培训杂志,2008,(6)3、龚维才. 幽默的语言艺术〔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4、赵汉莲.如何培养护生与病人沟通技巧[ J ].当代医学,2004,(11):55~565、耿艳丽. 浅谈学生口才的培养[ J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朱耀萍. 关于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 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4):113~1147、张静.试论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6)8、白素芝. 谈谈语言交际中的幽默[ J ]. 营口师专学报(哲社版),19989、任君庆.重视高职学生语文口语训练的思考与实践[J]. 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102~103.10、宋秋香.浅谈临床护生带教中沟通能力的培养[ 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7):658~65911、宋平,闫娜娜.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J ].全科护理,2009 ,7 (5):1380~138112、李旭红,金新,陈宝佳.演讲与口才训练在提升大学生自信中的作用研究[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299~30013、(台湾)曾仕强.人性管理〔M〕.第1版.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4、(美)安德鲁J.杜伯林.自律(Getting It Done: 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Self-Discipline)〔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5、(日本)大川隆法. 常胜思考〔M〕.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