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词近义词辨析

实词近义词辨析

正确使用词语——近义词辨析考纲解读:1.近义词辨析,是重点也是难点。

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六类,重点考查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2.所谓“正确使用”,一是能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二是能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

3.近年来,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子啊对近义词和同音词的辨析和使用上。

突破方法:一、从近义实词的意义方面辨析【例1】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____(效劳/效力)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例2】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_______(反思/反省),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解析] :【例1】效劳、效力都有出力服务的意思,但“效劳”程度要重一些。

姚明是中国人,休斯敦火箭队是美国的一支球队,用“效力”更符合实际情况。

【例2】“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反省”指“回想自己的思想行动,检查其中的错误”,从程度上说“反省”的力度更大一些,情况更严重一些。

根据“企业重大事故不断”“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选出正确答案为“反省”。

(一)归纳:辨析词义的轻重。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表示的程度深,语义重;有的程度浅,语义轻。

词义的轻重一般是同义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

举例:比如“嘲笑”与“讥笑”,前者是一般意义上的取笑,语义比较轻;后者则是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义较重。

如“请求”“恳求”,二者都是“请求对方”的意思,但“恳求”表现了态度的诚恳,词义较重。

再如,“功劳”与“功勋”、“称赞”与“嘉奖”、“惹事”与“肇事”在词义轻重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区别,考生只要留心词义的轻重差别,便能够准确地辨析和选用近义实词。

【例1】寺院里有两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要有千岁。

【例2】你这把了还带头干活,我们这帮小青年哪敢怠慢啊!(A年纪B年龄)[解析] :年纪,只用于人,多用于老人;年龄,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范围大。

(二)归纳:辨析词义的范围在一组近义词中,有的词语适用范围大些,有的则小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

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辨别。

举例:比如“报送”与“呈送”,前者范围大,指一般意义上的送交上级或有关部门;后者范围小,指恭敬地赠送或呈递。

再如,“战争”与“战役”,“战争”的范围比较大,“战争”与“战役”是属种关系。

【例1】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行径,受到世人的唾骂,也必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A 卑劣B卑鄙)【例2】我们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清明开朗,那么,在你面前的周遭环境,便会永远都是美好而明亮的。

(A展示B展现)解析:【例1】“卑劣”与“卑鄙”都可以表示(言行)恶劣不道德。

相比之下,“卑鄙”侧重强调丑恶,不道德,心地肮脏;而“卑劣”的意思是“卑鄙恶劣”,侧重强调低下恶劣。

结合语境,应选“卑劣”。

【例2】“展现”侧重于使物自身呈现出某种情景或发展趋势。

“展示”侧重于清楚地摆出来给人看。

结合语境,应选“展现”。

(三)归纳:辨析词义的侧重点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侧重点方面。

举例:如“精细”着重指细密、细致,“精致”着重指别致、新奇,“精巧”着重指巧妙、玲珑,“精美”着重指美好、漂亮。

再如“沉思”“深思”“寻思”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二、从近义实词的词语色彩方面辨析【例1】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_着饱满的生气。

( A充斥 B 充溢)【例2】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承载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

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导致什么都不得不舍弃。

( A徘徊B徜徉)解析:【例1】“充斥”指充满,含厌恶感。

“充溢”指充满、流露。

应该使用“充溢”。

【例2】“徘徊”是来回地走,中性词;“徜徉”是安闲自在地步行,褒义词。

根据语境只能选“徘徊”。

(一)归纳:辨析近义词的感情色彩。

词的色彩,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

从词的感情色彩看,有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三类。

举例:如“成果”为褒义词,“结果”为中性词,“后果”为贬义词。

再如“维护”为褒义词,“庇护”为贬义词。

【例1】凤凰卫视娱乐节目《娱乐大风暴》是一个直播节目,也许是个别网友的恶作剧,2009年4月15日在该节目播出第21分钟时,突然在节目屏幕上出现了一条________短信。

( A 吓唬B恐吓)【例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________解决的严重问题。

( A亟待B急需)解析:【例1】“吓唬”“恐吓”都有用语言或手段使人害怕之意,但“吓唬”一般用于口语,“恐吓”则用于书面语。

应该使用“恐吓”。

【例2】“亟待”是书面语,“急需”是口语。

(二)归纳:看词语的语体色彩词的色彩,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叫语体色彩。

举例:如“寿辰”带有庄重尊敬的感情,“生日”则是一般的用语,一般用语指口头和书面都常用的普通用语。

“可以”是一般用语,“准予”则是特殊用语,多用于公文。

“脑袋”是口语用语,“头部”则多用于司法文书等。

【例1】春节假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_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 A惠赠B敬赠)【例2】编写者水平有限,可能会存在一些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朋友能给以批评________。

( A指正B订正)解析:【例1】“敬赠”恭敬地赠送给别人,谦辞;“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自己(财物)。

根据语境,应选B。

【例2】“指正”敬辞,请别人给自己指出错误,加以改正。

“订正”改正,无谦敬色彩。

(三)归纳:看词语的谦敬色彩有些词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词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

如果明白词语的谦敬色彩,也会找到辨析词语的突破口。

举例:莅临、亲临,光临、光顾,全力、鼎力,请教、赐教。

咨询、垂询(敬辞)三、从近义词语的用法上方面辨析【例1】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 A监测 B 监控)【例2】经反复研究,校方决定________本校精通业务的退休教师。

( A启用B起用) 【例3】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__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 A理念B观念)解析:【例1】“监测”多用于数据,“监控”则多针对情势发展。

应该使用“监测”。

【例2】“启用”指开始使用机关印信等,对象是物;“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也指提拔使用新人,对象是人。

句中对象是“退休教师”,所以该句不应用“启用”,而应用“起用”。

【例3】“理念”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现常用作“经营理念”;“观念”指思想意识,常作“传统观念”。

故选用“理念”。

(一)归纳:看词语的习惯搭配对象在语言实践中,词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

举例:如“改进”“改善”,都有“改变”的意思,但与“改进”搭配的主要是工作、方法、技术等,与“改善”搭配的则是生活、关系、条件等。

再如“释怀”“忘怀”【例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 A品味B品位)【例2】毋庸________,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历届奥运会中最精彩的开幕式。

( A疑问B置疑)解析:【例1】“品位”为名词,“品味”为动词,从语境看,句子只能用名词“品位”而不能用动词“品味”。

【例2】“疑问”为名词,“置疑”为动词,意为怀疑。

根据上文的语言环境,此处只能使用动词,应用“置疑”。

(二)归纳:看词性和语法功能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

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不同了。

近义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是不同的。

再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

公开是动词、副词兼形容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如“这事早已公开了”;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态”;可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课时小结:实词考查大多选取近义词,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

考生必须了解常见近义实词的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等。

此外,还需要考生能根据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