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成本计算
2)铝模:用铝锭通过机械(车床、铣床、CNC等)加工而成。铝模精度高、表面光滑而且经久耐用,但价格非常贵,铝模 高铜模达不到的吸塑产品上。 3)电镀铜模:用石膏模种制成样品后,电镀一层铜壳即为电镀铜模,成本相对石膏模高,但比铝模便宜得多,因其表面光洁 电镀铜模是最常用的一种吸塑模具。 二、吸塑材料的选择 吸塑产品的原材料只有塑胶片材,胶片厚度一般不超过1.5MM,常用的片材有:PVC、PET、PP、PS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植 防静电片材。 1)PVC:最常用的吸塑材料,质软、韧性强、可塑性好,可做成透明和各种颜色,常用透明PVC包装电子、化装品、玩具 2)PET(A-PET):质硬,韧性好、强度高、表面光亮、环保无毒,有透明和多种颜色的片材。缺点是PET 贵很多,此材料常被要求产品高档和环保的用户取代PVC 3)PS:密度小(质轻)、环保无毒,可塑性非常好,韧性差易脆,不可做成通明材料,因此只能做成底托类吸塑,因其易 收
会增大材料损耗,使成本上升 量越大,损耗率就越小
靠专业经验估算 、六价铬(Cr6+)等四种重金属,以及多溴联苯 产品的包装附件也不例外, 材料供应商提供环保检测数据。 就是市场上出现的环保PVC,价格稍微贵一点。 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模固定在一块吸塑模板上
但石膏模精度不够高,表面不光滑而且易碎不耐用, 耐用,但价格非常贵,铝模一般用在精度要求较 铝模便宜得多,因其表面光洁耐用、低成本的优点,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植绒片材、镀金片材和 包装电子、化装品、玩具礼品等产品。
PET高周波热合比较困难,价格也比PVC 能做成底托类吸塑,因其易裂,此类吸塑不宜回 ;但其可塑性差,加工难度大,表面光泽度差,
吸塑包装知识 (吸塑生产流程,吸塑技术问题,吸塑成铜模和铝模三种 1)石膏模:用石膏在半湿的状态下雕刻成型,然后烘干即成模具,石膏模成本低,易于修改,但石膏模精度不够高,表面不 因此它常用来打佯、做电镀铜模的模种或一些要求不高小批量生产的吸塑模具。
4)PP:材质特别软,韧性好,环保无毒、耐高温,常被做成餐饮器具或其他耐高温产品的包装;但其可塑性差,加工难度 而且加工时颜色会变浅。 5)PET-G:物理性质同A-PET差不多,但可以高周波热合,其价格比A-PET还贵80% 三、吸塑产品价格决定因素 吸塑的单价=产品材料成本+能耗+人工及运输+利润 能耗:吸塑是通过热加工的,耗电能相对其他行业较大,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8% 人工:吸塑主要靠机器生产,人工较少,大致为产品材料成本的10% 运输:根据客户离本厂距离而定, 利润:厂的纯利润一般很低,12%-20%,根据付款期限而定,30天结帐为14% 材料成本:产品材料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之前首先搞清以下几方面数据: 原料价格:根据产品的用途,确定采用何种材质和等级的材料,寻该种材料最低价供应商 胶片厚度:预诂该产品须用多厚的胶片制作,要根据成型各部位的厚度和形状而定 排版数量:根据产品外形尺寸和形状,计算一版能排多少个模,排密了会降低产品质量,排稀了会增大材料损耗,使成本上
材料损耗率:主要因素为产品形状、产品数量以及外形尺寸与机底盘适配程度,形状越方正、产量越大,损耗率就越小 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材料成本=1吨原料价格 /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 1吨原料产成品数量=1吨原料长度 / 吸塑模板长度 X 排版数量X (100%—材料损耗率) 1吨原料长度=1吨 / 材料密度 / 胶片厚度 / 宽度(吸塑底盘宽度) 其中材料密度(PVC为1.36T/M3)、吸塑底盘宽度(0.51-0.71M)、模板长度及其他四项参数均靠专业经验估算 吸塑的报价很难迅速掌握,吸塑厂也只有几个专业人员才有资格报价 四、吸塑ROHS环保问题 现发达国家都要求产品符合欧盟ROHS环保要求,使用或含有镉(Cd)、铅(Pb)、汞(Hg)、六价铬(Cr6+ (PBB)、多溴二苯醚(PBDE)作为阻燃剂的电子电器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埸,作为电子产品的包装附件也不例外, PET、PS、PP材料本身都不含这六种有毒成分,但胶片生产厂商还是要定期检验,并要求其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环保检测数据 PVC材料一般会铅超标,但PVC片材制造商在工艺上作控制可使PVC含铅量达到ROHS要求,这就是市场上出现的环保 关于电镀铜模的几点补充: 电镀铜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电镀铜模的散热性比较好,散热性较好导致吸塑的冷却时间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镀铜模而非单纯的铜壳。电镀铜模的制作流程如下: 制作主模——主模泡壳样品——泡壳样品电镀——填充石膏——打吸气孔——将单个或者整个铜模固定在一块吸塑模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