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勉县第八中学刘懿仁《中考说明》考点概要:(1)初步欣赏诗词的形象特点、体味意境。

(2)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

(3)初步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一、诗词的形象:(一)1、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二)、常用诗歌意象解说: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思乡,怀人)(望月思乡);明月----团圆或思乡;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笛声----思乡怀远;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夕阳、落日、斜阳、秋天、流水---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人生)(生命短暂,时光飞逝);灞桥易水---多怀送别;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红豆----相思;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年华易逝、时光的流逝);霜----人生易老,环境的险恶,人生的坎坷;云、秋蓬----游子漂泊不定;杨柳----送别、伤感(折柳伤别、离别);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杨花----随风飘散,使人想到飘零(离散、漂泊之意);落叶----失意;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梅----坚强、不屈不挠、傲雪;兰、荷----高洁(坚贞之志);飞鸟----象征自由;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气节、劲健、积极向上);芳草——离恨;亭----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梧桐细雨----凄凉悲伤,萧瑟冷寂(凄楚悲凉);菊----隐逸、高洁、脱俗(傲视);鸦、猿----凄苦、哀伤的象征;雁----游子的思乡(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孤雁----孤独、思念;鸿鹄、雄鹰、骏马、大鹏----理想追求(志向远大);秋蝉——高洁,悲凉;子规(杜鹃) ----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乡愁乡思);乌鸦——衰败荒凉之兆;酒----欢悦得意或失意愁苦;芭蕉——孤独与忧愁;青鸟----男女恋情与婚嫁有关;南浦,长亭——送别之所松柏----坚挺、傲岸、坚强(坚贞、傲雪斗霜、有凌云志);桃花----美人之喻比翼鸟、连理枝、鸳鸯——表达情爱;牡丹----富贵、美好;禾黍----国家昔盛今衰之悲情;西楼----送别、离愁;鸾鸟、凤凰----喻忠臣、贤士;鹧鸪、寒蝉----喻离愁别绪、羁旅伤感之情;另外:《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多指乡思乡愁;杜康喻酒;贾生、屈原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顿喻富商巨贾;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二、初步鉴赏诗词的语言特征及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2)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3)描写的角度常见的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2、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反复、双关、化用、设问、反问、拟人、借代、比拟、用典、互文。

3、行文结构:分析篇章结构的常见的术语――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起承转合、衔接、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曲笔入题等等。

4、表现手法:有关表达技巧的关键词――联想想象、衬托、渲染、反衬、抑扬、象征、对比、讽喻、仿拟、隐喻、借代、摹状、通感、赋比兴、托物言志、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直抒胸臆、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曲笔逆笔、点面结合、跌宕、小中见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委婉含蓄、妙用典故、烘托映衬、正面侧面描写、铺陈渲染、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5、语言表达效果: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常见语言特点:分析诗歌语言常用语有:生动、形象、自然、凝练、简洁、准确、质朴、含蓄、新奇、绚丽、优美、清新、精辟、音韵和谐、讲究炼字、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1、清新: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质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特点: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返璞归真,平易近人)3、绚丽: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4、明快: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特点:直接、明朗、爽快、泼辣)5、含蓄(蕴藉):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特点:言在此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6、简洁:贾岛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特点:干净利落、言简意赅)贾岛的诗,苏轼的词。

(三)作品的风格:1、雄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豪放: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3、沉郁: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婉约: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悲慨: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旷达: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四)作家的个人风格:复习时要善于总结唐宋两代代表作家的个人风格。

如三曹的苍凉雄健,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恬淡生动,高适、岑参的雄浑奇拔,李商隐的清丽俊逸,苏轼的豪放洒脱,辛弃疾的气势雄壮,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柳永的缠绵悱恻,李清照的婉约清丽等。

三、分析概括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一)从诗词的语言角度分为:(答题语言见三(四))1、忧国伤时: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牧《过华清宫》,杜甫《登楼》等。

2、建功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老马行》,辛弃疾《水龙吟》等。

3、思乡怀人: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孟浩然《宿建德江》,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4、长亭送别: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维《渭城曲》,柳永《雨霖铃》等。

5、别恨离愁:李清照的“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李清照《醉花阴》6、生活杂感: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孟浩然《过故人庄》,杜甫《春夜喜雨》等(二)从思想内容可分为:1、山水诗、田园诗(写景抒情诗)。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瞑》2、咏物诗(咏物言志诗):如于谦的《石灰吟》3、即事感怀诗:如怀亲、思乡、念友类诗歌。

4、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刘禹锡、杜牧等人的咏史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

5、边塞诗(边塞征战诗)。

如:岑参的《白雪歌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回答诗歌的思想内容常用术语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三)抓关键词语体味诗的情感 :菊花—高雅莲花—高洁杨柳—惜别月光—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浮云—飘零落日—惆怅秋雨—忧愁鸿雁—思念流水—叹惋大漠—苍凉美酒—壮行红豆—相思竹林—闲趣落花—感伤枯藤—萧瑟古琴—知音(四)归纳反映诗人感情或心情的常用语。

1、反映诗人感情或心情的常用术语有:①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②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③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④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⑤别恨离愁:物是人非的感慨。

⑥生活杂感:怀才不遇的悲叹、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今非昔比繁华不再之叹、借古讽今的情怀、惜时伤春和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闲适恬淡之情、惜春悲秋等等。

2、另外,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四、常见题型及其答题方法:(写景抒情的诗篇较多)(一)炼字型题答题方法: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总之,品评语言,练字炼句,从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三方面考虑用词、修辞等的精妙之处。

例如:(1)王维《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诗中的“闲”字。

(2)(宋)孙觌《吴门道中二首(其一)》“一蓑烟雨湿黄昏”诗中“湿”字。

(3)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中“喧”“动”字。

(4)韩愈《春雪》中“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诗中的“惊”字。

(5)重点关照动词。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生动而蕴意无穷。

(6)关注修饰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意境之孤苦,可由此揣摩作者的心境。

(二)修辞型题答题方法: 对修辞的赏析,应把诗句的含义和使用修辞后的效果结合起来具体回答。

五、阅读方法点拨:1、注意六看:(1)看诗题:或概括全篇内容;或交代写作对象和写作意图;或诗题直抒胸臆。

(2)看作者、看诗句、看小序、看题干、看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2、弄清楚“三问”:(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3、理解古诗词的意思的方法:(1)首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