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走进诗词圣殿•这里•有壮丽河山,秀灵花鸟;•有金戈铁马,春光秋月;•有九天揽月的豪情,也有抚胸长叹的悲鸣……怎样看诗词一、看景物诗中有画形容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如:1.大漠孤烟直(几个景物?)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A同学:茫茫大漠有一缕孤烟笔直上升B同学: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使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神韵长河落日圆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神韵宏大的画卷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

(几个景物?)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神韵精致的小画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激越的动画二、看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应注意“情”与“景”的和谐关系。

例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注意景物的特征)情:喜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注意直接表达情感的词)情:悲3、注意景物之间的层次和内在的联系三、看愿望“诗言志”主要是指诗应当表达人们的志向与愿望。

景不但融“情”,还可述“志”。

例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志:有远志,求上进例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志:归隐田园,悠闲自乐古诗词中有一些较常见的表达志向的景物,如:1、柳:惜别;2、月、霜:思乡;3、松、竹、梅、莲:表人的品质;4、流水、落花、夕阳:感时伤事;5大漠、孤烟、羌笛:保家为国;6红叶:相思等等。

四、看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常表现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形式。

经常通过比喻、通感、双关等表达语意。

1、春风又绿江南岸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

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

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2、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声来自哪里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诗歌分类•(一)山水田园诗•这类诗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表达对山水、对自然的热爱,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包括:•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三)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伤感型•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例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豪迈型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例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四)哲理诗鉴赏诗歌的大纲要求: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三年佛山中考题2011)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3.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4.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分)(2012)(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3、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4、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舟行[明] 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①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②。

【注释】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

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

3.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4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3. 2分“翻”字写出了白鹭在水边迎风轻巧、敏捷地翻飞翱翔,描绘(突显)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评分说明:“白鹭”、“水边”、“翻飞”、“充满生机”作为赋分点,缺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4.2分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

(评分说明:“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1分,情感1分)(2013)(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唐]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2版)【注释】①此诗是元和十年(815年)写的。

这年三月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幢幢:摇曳。

3. 诗歌首句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4“垂死病中惊坐起”中“惊坐起”是篇中妙笔,请简要分析。

(2分)实战演练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一)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二)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

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

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三)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

1、一、二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四)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五)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②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六)村行王禹稱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2) 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七)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起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2)、你认为诗中哪一联写得最为精妙?谈谈你这样理解的理由。

(八)《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解】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2)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香积寺的幽静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