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知考纲·明考情]第32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建立背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操纵下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提出建立世界性经济组织的要求。
(2)概况:2.关贸总协定(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经济萎缩,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美国为让自己的产品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
(2)成立:1947年,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于1948年开始实施。
(3)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4)意义:关贸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以及义务关系的体制;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5)与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共同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知识链接]关贸总协定的性质和发展(1)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是它一直发挥着国际组织的作用。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的发展,关贸总协定中的协议内容不断增加,最终于1995年被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实施与监管一系列多边贸易协议的国际经济组织。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1)不同点2.评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积极方面: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逐步恢复与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稳定。
②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推动了世界各地经济的发展,使发展相对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④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2)消极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霸主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1.(2016·浙江10月选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决定,人民币从2016年10月1日起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这是该组织“历史上首次”扩大作为特别提款权基础的货币篮子。
下列宗旨或使命,与此举相吻合的是( )A.消除关税壁垒B.稳定国际汇兑C.促进自由贸易D.与贫困作斗争解析:选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是为了稳定国际汇兑,故B项正确。
2.(2016·浙江4月选考)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
1947年,另一世界性经济组织也正式运行。
它是( ) A.世界贸易组织B.独立国家联合体C.北美自由贸易区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选D 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故A项错误;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于苏联解体之后,成立时间为1991年,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于1994年,故C项错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除世界银行外,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并于1947年正式运行,故D项正确。
3.(2015·浙江高考)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解析:选C 本题解题角度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A项突出了欧元与欧洲统一市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B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世界银行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无关,故C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D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直接表现。
4.(2018·宁波十校联考) 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并且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关联,在对欧洲复兴的援助上,对美国开展“援助、信贷、投资、采购”行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 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是二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其中世界银行提供长期信贷,是全球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旨在稳定国际汇兑,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收支平衡;关贸总协定宗旨是消除关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
根据题意,马歇尔计划是援助欧洲经济的长期性计划,故选B项。
考点2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一、欧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第一阶段(欧共体):①现实因素: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下降。
美苏“冷战”背景下,为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②历史因素:防止战争悲剧;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③客观因素:法德和解。
(2)第二阶段(欧盟):①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欧洲一体化不断加深。
②政治因素: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经过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
4.影响(1)对欧洲:经济上整体发展;政治上国际地位提高;思想上加强一体化意识,减少战争威胁。
(2)对世界格局:欧洲联盟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格局上,成为与美、日并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强;政治格局上,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灵犀一点]欧洲一体化的特点(1)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3)开创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
(4)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1.标志(1)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2)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2.影响(1)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2)使美、加、墨三国相互弥补不足,加强了区域经济优势,推动了三国经济发展。
(3)加快了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三、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1.建立(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
(2)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问世。
2.发展(1)1991年,中国与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加入。
(2)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3)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易错提醒]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在合作方式上的不同(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2)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各成员国通过谈判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约束性。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
(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4)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2.影响(1)积极方面:①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促进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方面: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相辅相成的。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是经济全球化。
2.联系(1)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
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
(3)二者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3.区别(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1.(2018·浙江4月选考)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
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 从图1可看出该组织最早成员是德、法、意、比、荷、卢六国,图2中增加了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等国,这体现的是欧洲一体化进程,①正确,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②正确;图中没有体现美苏对峙的格局,③错误;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始终是主要方面,④错误。
故选A项。
2.(2018·浙江11月选考)有外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政治、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
适应着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APEC以其特有的组成方式问世。
这种“组成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②加强合作、平衡收支③安全先行、相互依存④协商一致、自主自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B APEC即亚太经合组织,其遵循的原则是“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故①④正确,选B项。
3.(2017·浙江4月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
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
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势头有了迅猛发展。
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