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②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
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圣经》权威,君权至上。
结果:形成路德新教,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③扩展: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清教)。
④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打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教育发展;加尔文教成早期资产阶革命旗帜。
中心。
2.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它规定美国国家权力
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组成,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
行使,行政权赋予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司法权集联邦法院。
并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
君主立宪制和总统
邦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形式。
文化
文艺复兴:
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
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③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达·芬奇《蒙娜丽莎》。
④评价: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打破天主教会精神专制,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思想: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
它
质疑教会和统治者说教,抨击教会权威,反对专制和愚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其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
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
它被视作判断是非
一标准,并反对一切外在权威;号召人们构建一个更符性和人性的社会。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全书派和德意志的康德。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成,为两次工业革命奠基。
幕。
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
19C末,电话传入、电影业起步
政治1.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
结,太平天国失败,清政
府开始沦为列强统治中
国的工具。
2.为挽救内忧外患的危
机,19世纪60~90年代,
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兴
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创建新式海军和举办新
式教育、留学教育,培养
实用人才等。
运动没有使
国家走上富强道路,但却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
3.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产生。
1.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使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中国战败,1901年的《辛丑
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2.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粉碎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但落后性使其难免失败;孙中
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资产阶
级革命纲领,进行反清武装起
义,1912年推翻了清王朝,建
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为
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依
然没有改变。
1.列强与北洋军阀公开勾结,近代中
大社会主要矛盾合流,集中体现为中
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
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斗争连遭挫
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困境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
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由旧民主主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
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文化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曾国藩等洋务派提出“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师
夷长技以自强”,强调以
儒家纲常名教作为决定
国家命运的根本,主张采
用西方国家的近代科学
技术,仿效其教育等具体
措施来挽救江河日下的
清王朝。
1.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
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
法,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
展,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
民族精神,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运动。
2.20C初,以孙中山等资产阶
级革命派,将革命纲领阐发为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
1.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科学,
专制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竭力宣传马
主义。
2.对运动的评价。
进步性:运动前期
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
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运动使民主和科
想得到弘扬,形成生气勃勃的思想解
流;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