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新课改之前的语文教学倾向于应试教育,重视封闭性知识的学习,采取满堂灌输的方式等等,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低下。
新课改的出现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理念等让我们耳目一新,十几年下来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也暴露了许多缺点。
一、语文教学的困境
1、教师观念落后。
传统教师理念认为教学只是课本知识的简单传
授,是一种复制、粘贴的过程。
然而,真正的教学应该是知识的
再生成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寻
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实现知识的内化。
落后的教师理念导致
教师的职业倦怠期延长,很难寻找到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实现
教师专业的纵深发展。
2、评价体系单一、教法单一。
高考分数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指挥
棒,高分数代表高素养,低分数代表低素养,不仅得到老师同
学们的认可甚至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
高考语文分数是一个学
生、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最高的评价标准。
教师教法单一,在
讲授法的基础之上,加了一个小组讨论。
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
的提问巩固知识点,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这就是教学的完整
环节。
教学方法的枯燥,教学评价体系的单一,限制了教学内
容的范围,失去了课外趣味性延伸的版块,导致教学效率的低
下。
3、教师地位的弱化。
新课改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
位,在现实教学中,教师的地位空前弱化,学生地位空前提高。
许多教师对学生玩手机、谈恋爱、化妆、等违反学校行为规范
的行为,不敢管、管不了。
直接影响课堂效率,还谈什么核心
素样。
二、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从教学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阅读教学、语言交流教学、写作教学等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语言的使用方式,将语言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效地融合起来,确保学生能够使用汉语言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特别是在不同语境环境下熟练运用不同的交流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及实践教学等模式,有效丰富学生们的语言体验。
2、教师理念:更新、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赞赏学生,及时的鼓励、关心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实施的主导者,通过多元、趣味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
因此,教师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要角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对于美的认识与鉴赏是一种需要培养的深层次品质,其关乎个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等,本质上关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也是语文核
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应努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可以借助丰富的活动如品味美文、朗诵经典诗歌、编排小话剧、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审美实践中,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在今后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着学生开展语文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更好的语文提高空间,从而不断的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