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单元练习题:集 合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A 、B 、C 为三个集合,C B B A ⋂=⋃,则一定有( )A .C A ⊆B .AC ⊆C .C A ≠D .φ=A2.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a ,ab ,1},也可表示为{a 2, a +b ,0},则a 2006+b 2006的值为( )A .0B .1C .-1D .±1 3.若集合}03|{},2|||{2=-=≤=x x x N x x M ,则M ∩N =( )A .{3}B .{0}C .{0,2}D .{0,3} 4.已知全集I ={0,1,2},满足C I (A∪B)={2}的A 、B 共有的组数为 ( )A .5B .7C .9D .11 5.设集合M ={x |x =412+k ,k ∈Z },N ={x |x =214+k ,k ∈Z },则 ( )A .M =NB .M NC .M ND .M ∩N =∅6.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a ,b )=(c ,d )当且仅当a =c ,b =d ;运算“⊗”为:),(),(),(ad bc bd ac d c b a +-=⊗,运算“⊕”为:),(),(d c b a ⊕ ),(d b c a ++=,设R q p ∈,,若)0,5(),()2,1(=⊗q p 则=⊕),()2,1(q p ( )A .)0,4(B .)0,2(C .)2,0(D .)4,0(-7.设}5,4,3,2,1{=⋃⋃C B A ,且}3,1{=⋂B A ,符合此条件的(A 、B 、C )的种数( )A .500B .75C .972D .1258.设集合P ={m |-1<m ≤0},Q ={m ∈R |mx 2+4mx -4<0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则下列关 系中成立的是( ) A .P QB .Q PC .P =QD .P ∩Q =Q 9.设集合∈<≤=x x x A 且30{N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16B .8;C .7D .410.设集合(){},|,,1A x y x y x y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含边界的阴影部分)是( )A .B .C .D .11.函数f (x )=⎩⎨⎧∈-∈,,,,M x x P x x 其中P ,M 为实数集R 的两个非空子集,又规定f (P )={y |y =f (x ),x ∈P},f (M )={y |y =f (x ),x ∈M }.给出下列四个判断:①若P ∩M =∅,则f (P )∩f (M )=∅;②若P ∩M =∅,则f (P )∩f (M )= ∅; ③若P ∪M =R ,则f (P )∪f (M )=R ; ④若P ∪M ≠R ,则f (P ) ∪f (M )≠R. 其中正确判断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设数集M ={x | m ≤x ≤m +43}, N ={x |n -31≤x ≤n }, 且M 、N 都是集合{x |0≤x ≤1}的子集, 如果把b -a 叫作集合{x | a ≤x ≤b }的“长度”, 那么集合M ∩N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 A .31B .32 C .121 D .125第Ⅱ卷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1到200这200个数中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3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自然数共有个.14.同时满足条件:①};5,4,3,2,1{⊆M ②若M a M a ∈∈-则6,,这样的集合M 有 个。
15.对任意两个正整数m 、n ,定义某种运算(用○×表示运算符号):当m 、n 都是正偶数或都是正奇数时,m ○×n =m +n ;当m 、n -奇-偶时,则m ○×n =mn ,则在上述定义下,集合M ={(m 、n )| m ○×n =36}中的元素个数为 . 16.非空集合G 关于运算⊕满足:(1)对任意,a b G ∈,都有a b G ⊕∈;(2)存在e G ∈,使得对一切a G ∈,都有a e e a a ⊕=⊕=,则称G 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①{},G =⊕非负整数为整数的加法; ②{},G =⊕偶数为整数的乘法;③{},G =⊕平面向量为平面向量的加法;④{},G =⊕二次三项式为多项式的加法;⑤{},G =⊕虚数为复数的乘法。
其中G 关于运算⊕为“融洽集”____ 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6个大题,共74分). 17.(12分)向50名学生调查对A 、B 两事件的态度,有如下结果 赞成A 的人数是全体的五分之三,其余的不赞成,赞成B 的比赞成A 的多3人,其余的不赞成;另外,对A 、B 都不赞成的学生数比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多1人 问对A 、B 都赞成的学生和都不赞成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18.(12分)设A B a x a x x B x x x A ⊆=-+++==+=若},01)1(2{},04{22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9.(12分)已知集合A ={(x ,y )|x 2+mx -y +2=0},B ={(x ,y )|x -y +1=0,0≤x ≤2},如果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0.(12分)已知集合D M 是满足下列性质函数)(x f 的全体: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D ,对于任意的21,x x D ∈(21x x ≠),有|||)()(|2121x x x f x f -<-。
(I )当D=),0(+∞时,x x f ln )(=是否属于D M ,若属于D M ,给予证明。
否则说明理由; (II )当D=)33,0(时,函数b ax x x f ++=3)(时,若∈)(x f D M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1.(12分)已知{a n }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且不为0,a 1和d 均为实数,它的前n 项和记作S n ,设集合A ={(a n ,nS n )|n ∈N *},B ={(x ,y )|41 x 2-y 2=1,x ,y ∈R }。
试问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正确,请举例说明: (I )若以集合A 中的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则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II )A ∩B 至多有一个元素;(III )当a 1≠0时,一定有A ∩B ≠∅。
22.(14分)A 是由定义在]4,2[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x ϕ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2,1[∈x ,都有)2,1()2(∈x ϕ ; ②存在常数)10(<<L L ,使得对任意的]2,1[,21∈x x ,都有|||)2()2(|2121x x L x x -≤-ϕϕ。
(I )设]4,2[,1)(3∈+=x x x ϕ,证明:A x ∈)(ϕ;(II )设A x ∈)(ϕ,如果存在)2,1(0∈x ,使得)2(00x x ϕ=,那么这样的0x 是唯一的;(III )设A x ∈)(ϕ,任取)2,1(∈l x ,令,,2,1),2(1⋅⋅⋅==+n x x n n ϕ证明:给定正整数k ,对任意的正整数p ,成立不等式||1||121x x LL x x k k lk --≤-++。
参考答案(1)一、选择题1.A ;2.B ;3.B ;4.C ;5.B ;6.B ;7.A ;8.C ;9.C ;10.A ;11.B ;12.C 。
二、13.54;14.8;15.41;16.①③。
三、17.解:赞成A 的人数为50×53=30,赞成B 的人数为30+3=33, 如上图,记50名学生组成的集合为U ,赞成事件A 的学生全体为集合A ;赞成事件B 的学生全体为集合B 。
设对事件A 、B 都赞成的学生人数为x ,则对A 、B 都不赞成的学生人数为3x+1,赞成A 而不赞成B 的人数为30-x ,赞成B 而不赞成A 的人数为33-x .依题意(30-x )+(33-x )+x +(3x+1)=50,解得x =21。
所以对A 、B 都赞成的同学有21人,都不赞成的有8人.18.解:由2{40}{04}{0,4}A x x x x x x =+====-=-或. ∵B A ⊆,∴{0}{4}{0,4}B B B B =∅==-=-或或或. 当B =∅时,即01)1(222=-+++a x a x 无实根,由0<∆, 即0)1(4)1(422<--+a a ,解得1-<a ;当{0}B =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2002(1)0011a a a ++⨯-⇒=-=-,=; 当{4}B =-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2442(1)(4)1a a a --+⨯--⇒∈∅=-,(-4)=;当{0,4}B =-时,由根与系数的关系:2042(1)0(4)11a a a -+⨯--⇒==-,=;综上所得11-≤=a a 或.19.解:由⎩⎨⎧≤≤=+-=+-+),20(01,022x y x y mx x 得x 2+(m -1)x +1=0①∵A ∩B ≠∅,∴方程①在区间[0,2]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首先,由Δ=(m -1)2-4≥0,得m ≥3或m ≤-1.当m ≥3时,由x 1+x 2=-(m -1)<0及x 1x 2=1知,方程①只有负根,不符合要求; 当m ≤-1时,由x 1+x 2=-(m -1)>0及x 1x 2=1>0知,方程①有两个互为倒数的正根故必有一根在区间(0,1)内,从而方程①至少有一个根在区间[0,2]内.综上所述,所求m 的取值范围是(-∞,-1).20.解:(1)因为xx f 1)(=',所以)1,0(∈x 时,1|)(|1)(>'⇒>'x f x f ,即1|)()(|2121>--x x x f x f . 当)1,0(,21∈x x 时,D M x y ∉=ln ;(2)由a x x f b ax x x f +='⇒++=233)()(, 当)33,0(∈x 时,a x f a +<'<1)(,因为D M x f ∈)(, 所以|||)()(|2121x x x f x f -<-,即1|)()(|2121<--x x x f x f ;所以01111≤≤-⇒⎩⎨⎧≤+-≥a a a 即为所求.评析:本题应用常规解法,解答较为繁琐;若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则十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