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六生物的变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六生物的变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 随非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时期
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3)意义: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
育种 ,
为动植进物化
和生物
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答案
3.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或过程。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 缺失 、增加 替换或

源:



答案
2.基因重组
(1) 概 念 : 具 有 不 同 遗 传 性 状 的 雌有、性生雄殖个 体 进 行
时 , 控 制 不 同重性新状组的合基 因
不同于亲本类型 , 导 致 后 代
的现象或过程。
答案
(2)发生时期和原因
时期
原因
减数第一次分裂 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
后期
自由组合
程中
×
()
提示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2.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
()
3.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
×
提示 染色体畸变不会产生新基因。
4.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提示
答案
2 重难突破
1.基因突变的原因及与进化的关系
因素(如亚生硝物酸
等)、
因素(如麻疹病毒等)。
(6)实例: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
引起基因
结构改变,进而引起血红蛋白异常所致。
答案
4.染色体结构变异 (1)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 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类型和结果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
(3)三看细胞分裂图 ①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 体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如图甲。 ②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两条 子染色体(同白或同黑)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 乙。 ③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一致)上的 两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如图丙(其B处颜色为 “灰色”)。

答案
5.染色体数目变异
(1)概念: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的增加或减少。
(2)类型
①整倍体变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以 染色体组
的形式成倍
增加或减少。
②非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
的增加或减少。
答案
6.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染色体组: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
中的全部染色体
称 为 染 色 体 组 , 其 中 包 含 一了整该套遗种传物生质物 生 长 发 育
3.“三看法”判断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一看亲子代基因型 ①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或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 因突变。 ②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 变或交叉互换。 (2)二看细胞分裂方式 ①如果是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 交叉互换。
123456
题型一 基因重组 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对等位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都能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现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解析
2.下列图示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123456

解析

本物种配子。
(2)单倍体:体细受胞精中卵含有
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3)二倍体:由
发育而来,体细三胞个中或含三有个两以个上染色体组
的个体。
(4) 多 倍 体 : 由 受 精 卵 发 育 而 来 , 体 细 胞 中 含 有
染色体组的个体。
答案
小贴士 “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
思考诊断
1.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基因重组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没有改变。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能导致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但能改变基因的“质”的仅是基因突变。
3 题型探究
2.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与性状的影响 (1)基因突变对蛋白质的影响
碱基对 影响范围
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
替换

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氨基酸序列
增加
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 大
置后的序列
缺失
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 大
置后的序列
(2)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 ①突变可能发生在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③基因突变若为隐性突变,如AA→Aa,则不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专题十六 生物的变异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生物变异的来源 考点二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探高考 练模拟
考点一 生物变异的来源
1 知识回扣
1.变异的类型
(1)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
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2)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
所引起的变异。
(3)

遗 基因重传组 基因的突变 变染色体畸异变
Hale Waihona Puke 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 据 对 表 现 型 的 影 响生分化突为变: 形 态 突
变(3、)类型

致死诱突发变突变
答案
普遍性 多方向 稀有 可逆 有害
答案
(5)诱发因素:物理 因素(如各种射化线学)、
4.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其与基因突变中的缺失、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 的区别
项目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图解
联会 图像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机理是染色体上某一片段断裂后,发生了 缺失或错误的移接,使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 结果 生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其对生物体一般是不利的; ②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可进一步通过分析染色体组型来区别 类型 分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是指染色体片段的丢失,从而引起 片段上多个基因也随之丢失;而基因突变中的缺失是指基因中少数碱基 对的丢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换言之,前者的发生将导致整个 基因的丢失,基因数量减少;后者的发生将变成其等位基因,且基因数 量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