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水平测试(Word精编版,含答案)

2020届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水平测试(Word精编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水平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张聪家的毛桃树上结有毛桃和黄桃两种不同的果实,这里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D )A. 压条B. 扦插C. 种子繁殖D. 嫁接2. 下列例子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D )A. 桃树的开花结果B. 试管婴儿的诞生C. 培育转基因鼠D. 克隆羊的诞生3. 下列关于植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B. 扦插时茎段上方切口为斜向的,下方切口为水平的C. 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的果树所结果实,通常表现为接穗的性状D.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无病毒烟草属于有性生殖4. 蝗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的发育过程相比,缺少的发育阶段是( C )A. 受精卵B. 幼虫C. 蛹D. 成虫5. 下图为蝗虫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

下列关于二者发育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 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四个阶段B. 蝗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C. 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D. 菜粉蝶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6. 鸟类比两栖类结构复杂而高等,在繁殖方面表现为( C )A. 体外受精、卵生、哺乳B. 体内受精、胎生、哺乳C. 体内受精、筑巢、育雏D. 体外受精、孵卵、育雏7. 下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及对应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C )A. 卵细胞是由③④⑤组成的B. 未受精的卵,④胚盘色浓而略大C.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是③卵黄和⑤卵白D. 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③卵黄8. 杜鹃被称为“森林中的黑手党”,它们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

有趣的是,它们依然能够繁殖后代。

杜鹃的繁殖行为有( A )A. 求偶、交配、产卵B. 筑巢、交配、产卵C. 求偶、产卵、孵卵D. 产卵、孵卵、育雏9. 人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C )A. 23条、23条、23条B. 23对、23对、23对C. 23条、23条、23对D. 23对、23条、23对10.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

分析下图的白化病遗传图解,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A )A. Aa 、12B. AA 、12C. aa 、14D. aa 、011. 下列有关DNA分子、基因和染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任意片段C. 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D.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12. 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个白化病女孩。

那么,第二胎生正常男孩的机会是( C )A. 75%B. 50%C. 37.5%D. 25%13. 有两个品种的玉米,一种高产不抗虫害,一种低产抗虫害,为了得到高产抗虫害的品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B )A. 转基因技术B. 杂交育种C. 诱变育种D. 化学药品处理14.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C )A. 手术后的双眼皮B. 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 晒黑的皮肤15. 根据生命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C )A. 原始大气B. 原始地球C. 原始海洋D. 原始森林16. 以下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错误的是( C )A. 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 为更好地适应环境,生物不断产生有利变异D. 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17. 竹节虫和竹节十分相似,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A. 人工选择B. 过度繁殖C. 自然选择D. 遗传变异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B.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 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推测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D. 同源器官的存在,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最直接的证据19. 依据下图,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D )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B. ②内模拟了降雨的过程C. ③与④内连通模拟了原始海洋D. ④内产生了多种核酸20. 下列细胞可能不含有X染色体的是( C )A. 男性的体细胞B. 女性的体细胞C. 人的精子D. 人的卵细胞21. 下图所示为人的23对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 乙为女性B. 1至22对染色体为常染色体C. 甲、乙中的染色体都有一半来自母方D. 精子中的染色体为22+Y22.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白化病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B. 遗传病一般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C. 遗传病患者的后代都得遗传病D. 近亲结婚增加后代隐性遗传病患病概率23. 已知双眼皮和单眼皮这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

小斌为单眼皮,其父亲为双眼皮,母亲整形成了双眼皮。

小斌父母的基因组成为( B )A. 父亲、母亲均为AaB. 父亲Aa、母亲aaC. 父亲AA、母亲AaD. 父亲AA、母亲aa24. 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和a控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B. 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表现出来C. 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不一定是AAD. 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25. 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转基因技术的是( B )A. 试管婴儿B. 抗虫棉C. 嫁接蟹爪兰D. 太空椒26. 科研人员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后得到“超级鼠”,比同胞所生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型大1倍,关于此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超级鼠”的诞生运用了转基因技术B. 实验结果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C. “超级鼠”的体型是由于自身变异引起的D. “超级鼠”的体型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27. 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 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受精率C. 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D. 两栖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28. 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 甲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B. 乙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C. 丙中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D. 甲、乙、丙的生殖方式都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29. 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发现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差。

用达尔文观点分析,这是由于( B )A. 抗生素浓度增加使病原体抗药性也增加B. 抗生素对病原体逐代选择的结果C. 病原体由于接触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D. 抗生素引起的病原体的抗药性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30. 金鱼的品种很多,形成众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D )A. 金鱼的适应能力很强B. 金鱼的形态特别C.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40分)31. 实验探究(10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其中图一是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示意图,图二为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1)图一中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大分子物质生成的场所依次是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2)图二米勒实验装置中的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B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它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冷凝器模拟了降雨。

正负电极模拟的是闪电。

(3)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图一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证明了图一生命起源的哪个阶段?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32. 读图理解(10分)右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

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树根A代表原始生命,它形成于原始海洋中。

(2)[A]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

(3)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动物,从而推断图示中的[①]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2分)(4)在生理上,植物类群③④在繁殖方式上主要用种子繁殖;在分类上,最高级的动物类群是[②]哺乳类;在进化上,与环节动物关系最近的生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2分)(5)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

(6)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3. 资料分析(10分)某种遗传性贫血症(简称A症)是一种由于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组成成分改变的疾病。

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贫血。

近期,某个研究小组使用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策略,可以在生命发育的起点进行基因编辑,将错误的基因片段加以修复,纠正了导致A 症的突变。

这项技术还能够“关闭”某些基因,也能够给人增加特定的基因。

对于带有某些遗传疾病的人来说,生一个经过基因筛选和编辑的试管婴儿或许可以避免孩子携带致病的基因。

但是,目的基因编辑技术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议……请根据上述资料及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某家庭A症遗传示意图(1)血红蛋白组成成分正常和A症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

(2)患A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缺失或突变,临床症状大多表现是贫血。

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下一代携带致病基因。

(3)从理论上可推测A症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一对正常的夫妇可能(填“可能”或“不可能”)生下患病的孩子。

(4)若夫妻双方中一方患病,另一方为A症基因携带者,则下一代有50%的概率成为A症基因携带者。

(5)为了阻断父母携带的遗传病基因,可以对人类生命发育的起点——受精卵进行基因改动。

(6)请结合材料,从正反两面谈谈“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存在的争议。

(2分)正面:这项技术能够使人类对疾病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或者提高人类大脑的认知能力。

反面:基因编辑技术对特定人群进行永久性的基因“强化”,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人们对基因在人类认知水平和其他许多特征中的作用仍然不甚清楚,所以需要慎重使用该技术。

34. 综合探究(10分)青蛙是田间的捕虫能手,千百年来对人类的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出现了干旱和沙漠,青蛙分布范围明显缩小。

而人类对农药的使用,使青蛙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

(1)结合生活经验,谈谈青蛙适于捕食农业害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3分)后肢发达,适于跳跃;有鼓膜,听觉发达;蛙眼对活动的昆虫非常敏感;舌灵活,可以从口中翻出;口腔边缘有小齿,防止昆虫逃出……(答出三点即可)(2)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青蛙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