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心得体会700字
导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帮助大家理解。
社会主义心得体会700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它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这决定了规范公民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
只有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到每个人的心中,外化于每个人的行为规范,才可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可能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中国从来不缺少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精神的人,有着“善学者能、多能者成”敬业作风的人,有着“以信立身、以诚处世”诚信品格的人,有着“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友善态度的人。
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格,需要今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
但同时,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诚信缺失、人情冷漠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出现了动摇。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信念缺失、精神颓废。
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顺应了时代需要,紧跟了实践步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必将有力地助推我区的富民强桂新跨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
只有人人成为积极活跃的实践主体、成为自觉能动的建设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富营养的培育沃土,才能生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
只要每一个公民都努力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一个人人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必定为期不远。
社会主义心得体会700字3月4日,胡锦涛看望民盟、民进联组会政协委员,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重要论述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
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
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
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
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
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
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随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展开,随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我们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社会主义心得体会700字爱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
无数中华儿女都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
我们曾有盛唐贞观之治时的国富民强,也有因晚晴政府的腐败无能,祖国受到侵略者铁蹄的践踏。
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古有岳飞精忠报国,陆游至死还想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而奋不顾身。
习总书记说: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把这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在近代以来百年历程中,无数志士仁人在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道路,两弹元勋钱学森说“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殷殷赤子之心……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我们青少年要学习先辈们的精神,继承先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我们学生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学习好文化知识,尽可能多的丰富自己的“储备”。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心。
鲁迅先生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
在工作上。
”勤奋学习,敏于求知,把所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见解。
还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
“德者,本也”“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做人的基本就是崇德修身,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方才能用得其所。
励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同时,还要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劳动、学会宽容、学会自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成功的背后,永远都是艰辛的努力。
我们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
只要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每个青少年都行动起来,发愤图强,让中华民族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