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民族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

西北民族大学 管理信息系统

西北民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含答案)第一章四、填空题1、在现代经济中,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和主要载体。

2、信息化是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动力。

3、按照管理的层次划分,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4、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可以将信息划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5、事实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

6、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入和准确,这表现了信息的不完全性7、在企业中,基层员工无法获知高层管理者的一些管理信息,这说明信息的等级性。

8、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不同途径获知相同的时事新闻,这说明了信息具有变换性。

9、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

10、信息管理是对数据的管理。

11、知识管理是对思维的管理。

12、联合国经合组织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其中“知道谁有知识”属于人际知识。

13、联合国经合组织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其中技能知识可以告诉大家怎样做。

14、青海“花儿”的演唱技巧,川剧“变脸”的技巧都属于隐性知识,都较难管理与共享。

15、系统的特征为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

16、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17、按照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可以将系统分为概念、逻辑和实在系统。

18、我们把具有控制机制,反馈环节的系统,称之为闭环系统。

19、按照系统和外界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封闭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超市属于开放式系统。

20、按照处理的对象,可以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2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单项数据处理阶段和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2、EDPS的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

23、MIS的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

24、信息报告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雏形,按事先规定的要求提供各类状态报告。

25、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26、知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27、全球网络的出现,使企业、公司的经营和生产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

28、西蒙教授的决策过程模型中,情报阶段要进行决策环境的研究,并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

29、西蒙教授的决策过程模型中,设计阶段要制定和分析行动方案。

30、西蒙教授的决策过程模型中,选择阶段要针对决策目标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31、西蒙教授的决策过程模型中,主体是决策者。

32、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决策的支持。

33、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

34、应用解析方法,运筹学方法等求解资源优化问题属于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35、厂址选择问题属于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36、一家企业为自己选择分销渠道属于非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37、企业在为新员工计算工资和奖金属于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38、管理体制的制定属于非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39、广告宣传决策问题属于非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40、作业计划的制定属于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41、选择常务副总经理的人选属于非结构化类型决策问题。

四、填空题1、安东尼金字塔模型描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及其基本规律。

2、管理信息系统的横向综合是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

3、管理信息系统的纵向综合是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在一起。

4、流水生产采用拉式生产管理方法。

5、车间作业式生产采用推式生产管理方法。

6、组织规模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7、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系统需求难以获得。

8、国家经济系统是由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主持建设的。

9、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

10、MRP的中文全称是物料需求计划。

11、MRPⅡ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记录中能唯一标志该纪录的数据项称作主码。

2.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有顺序文件和索引文件。

3.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注重开发过程的和。

4.数据的运算指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5.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6.数据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

7.映像是存储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对应关系。

8.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9.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有和。

10.数据库是比文件系统更高级的数据组织方式。

11.顺序文件是文件中记录按照某些关键字排序的文件。

12.线性表是指数据的结构形式本质上是一维的线性关系。

13.域是属性的取值范围。

14.分量是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15.结构化查询语言简称SQL。

第4章三、填空题1、在U/C矩阵中,U表示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C表示数据由此功能产生。

2、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

3、CSF的全称是关键成功因素法。

4、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流程重组的核心,它既是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

5、企业流程重组是从信息的角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

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自上而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第五章一、填空题1、详细调查主要是针对管理业务调查和数据流程调查两部分进行的。

2、详细调查的对象是现行系统,其中包括现行的手工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3、数据项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4、数据结构描述数据项之间的关系。

5、数据流有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

6、数据存储是保存数据结构的场所。

7、系统目标要适应组织的管理需求和战略目标。

8、系统分析主要是搞清楚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9、在进行系统划分析时,数据分析从数据的正确性和数据的属性两方面入手。

10、数据属性分析包括静态特性分析和动态特性分析。

11、数据的固定值属性属于数据属性中的动态特性。

12、在分析系统时,得出的U/C矩阵中每一列只允许出现一个 C.13、数据的随机变动属性属于数据属性中的动态属性。

14、数据存储分析是数据库设计在系统分析阶段要做的工作。

15、数据存储分析首先要分析用户要求。

16、用于数据存储分析的工具是E—R图。

17、数据存储分析时,数据概念模型也可以用3NF 关系群来描述。

18、数据输入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数据量的大小的分析工作要在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时进行。

19、联机实时处理的优点是及时。

20、联机实时处理产生的费用比成批处理方式要高。

21、综合计划是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总规划。

22、综合发展模型是企业的近期发展目标的模型,如中长期计划模型23、资源限制模型反映了企业各种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制约。

24、除生产作业计划外,生产计划还包括生产计划大纲。

25、甘特图可以用来制作生产作业计划。

26、滚动作业计划可以用来制作生产作业计划。

27、财务成本管理模型一般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预算,成本分析三大模型。

28、市场占有率分析模型属于统计分析与预测模型。

四、填空题1.系统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2.顺序码又称序列码。

3.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开展的。

4.总体设计的工作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

5.可靠性是系统抵御干扰的能力和恢复的能力。

6.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和状态的符号。

7.代码一般用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8.顺序码是一种用连续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码。

9.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个区间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10.学号属于区间码。

11.TV-C-20代表20英寸彩色电视机,此代码属于助记码。

12.多面码属于区间码。

13.1234写成1324属于代码使用中的易位错误。

14.26913写成21963属于代码使用中的双易错误。

15.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首先为数据流程图中的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

16.信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

17.每秒钟系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吞吐量。

18.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表示。

19.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般有总线型、星型、环形和混合型。

20.输入设计的原则有控制输入量、减少延迟、减少错误和过程简化。

21.将同一数据先后输入两次,然后由计算机程序自动予以对比校验,使用的检验方法称为重复校验。

22.输入的同时,由计算机显示输入数据,然后与原始单据比较,使用的检验方法称为视觉校验。

23.输入设计中,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则。

24.检查某项输入数据的内容是否位于规定的范围之内,使用的检验方法称为界限校验。

25.校验数据记录中各项数据的位数和位置是否符合预先规定的格式,使用的检验方法称为格式校验。

26.校验数据是数字型还是字母型,使用的检验方法称为数据类型校验。

27.人机对话采用菜单式、填表法和应答式三种方式。

28.主文件是系统中最重的共享文件。

29.程序设计说明书应当包括程序名、所属系统及子系统名、程序功能、输入输出数据关系图、文件格式和处理说明。

30.设计规范是整个系统的公用标准。

31.设计规范具体规定了文件名和程序名的统一格式、编码结构、代码结构、统一的度量名。

32.处理文件又称事务文件。

33.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可把文件分为、和三种方式。

34.处理流程图是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具体化。

四、填空题1.大型程序的设计倾向于强调程序的:、、,然后才是。

2.效率是指程序能否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

3.程序编写要符合软件工程化思想。

4.程序设计中,底层模块一般规模较小。

3. 是指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

4.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并及时予以纠正。

5.程序的正确性验证一般有理论法和实验法。

6.系统切换指由旧的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渡。

7.老系统已完全无法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采用直接切换法。

8.直接切换就是在某一确定时刻,老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投入运行。

9.试点过渡切换法先选用新系统的某一部分代替老系统,逐步代替整个老系统。

10.系统切换不仅是机器、程序的转换,更难的是人工的转换。

11程序设计又称___编码____。

12._____白盒__测试,是将软件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按照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来测试,对软件的逻辑路径以及过程进行测试,检验它与设计是否相等。

13.____黑盒____测试,是将软件看成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程序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征。

14.系统的维护内容包括程序、数据文件和代码的维护。

15.MIS的开发和应用需要系统工作人员、程序员、操作员、硬件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参与。

16.MIS项目管理中制定计划可采用卡特图和网络计划方法。

17.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实测数据。

18.系统评价参加人员有系统研制人员、管理人员、用户、和外来专家等。

19.系统评价的内容包括功能评价、硬件软件评价、应用评价和经济效果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