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
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思考
5、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的新内容。 保障社会安全的目的在于维持正常的社 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进入新世纪, 我国开始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 迈进。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 的关系,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 局面。
6、生态安全
围绕生态环境与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问题,国际社 会近年来讨论十分热烈,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安 全的热门话题。关于生态安全迄今尚未有一个确切 的定义。
由综合国力提升和国家安全保障共同支撑实现和 平崛起的宏伟战略目标。同时通过国民经济动员(包 括全民国防——寓军于民,公众参与)模式,实施具 体战术。
国民经济动员就是国家调动社会经济资源潜力和 社会的物力、财力应对紧急事态的活动。这种紧急事 态既包括战争,也包括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 (抗美援朝、98抗洪、抗击“非典”)就是3个典型的 紧急事态实例也是国民经济动员在保障国家安全和提 升综合国力发挥作用的3个类型。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 海洋是“太空”以外的人类要认识和进入的第 二大领域。海洋开发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综合国 力,不进入海洋,国家不能强大。海洋是新的 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生物资源、能源、水资源、 金属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如何利用先进科 学技术,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也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2、国家安全与综合国力
当代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 今天支配国际政治和经济交往的基本准则(游戏规 则)本质上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行殖民主义时 期制定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其数学模型是 “零和博弈”。超级大国至今仍顽固坚持这种原则 处理国际事务,力图在少数国家甚至一国主导下给 各国分配发展的机会和权益,否则它们就制裁以致 不惜发动战争以维护之,这就构成了对世界和平的 威胁,更不利于发展XX国家的发展,人类社会欲继 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现行的游戏规则, 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形成新格局)。
3、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可持续开 发海洋资源,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在全球政治、军事多极 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海洋作为综合发展的空间 和地球生命支撑系统,其战略地位愈显重要。我国是海洋 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国家海洋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祖国统一尚未实现,海域管辖权与多个国家存在争议,外 贸货运与石油进口等海上航运的安全需要维护;海洋经济 需要海洋高新技术支撑,海洋开发和海洋保护工作需要海 洋环境保障。此外,人口向海岸带地区集中的趋势,使得 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防治、防灾减灾等形势更为严峻。 正是在这种态势下海洋强国战略应运而生。
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观念
主要是指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人们经常把国防的概念与国家安全的概念混同 在一起,用国防的概念来代替国家安全的概念
这种局面的形成虽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但是现实看, 两者是不能混同的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公认的国家安全 的观念的内涵如下:
进入新世纪
国际局势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 境生态化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 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没有改变。
1)、常住人口;2)、确定的领土;3)、政府; 4)、与其它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不能仅关心 国家的政治功能,国家安全也不能仅局限 于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现在世界上大数国家所公认的国家安全 的观念的内涵如下:
国家安全观念
是人们对国家安全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和基本观 点
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指的是国家利益特别 是重大国家利益免受威胁或危害的状态
7、技术安全
当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的时 候,当技术在增强其造福人类的功能的 同时,也成为破坏人类幸福的工具的时 候,技术安全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技术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围 绕技术开发的竞争而产生的对国家安全 的威胁,另一个是技术活动中的安全。
8、应对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一个新近被重视起来的提 法,无前例可循,没有一般原则作为依据,是 非程序化决策的最典型表现。在管理学中通常 将应对突发事件归入危机管理范畴。突发事件 往往是事物的内在矛盾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 飞跃的过程。但突发事件作为一种质的突变, 是由一定的诱因诱发的;而这种诱因以什么方 式、在什么时候出现,则是偶然的。这也就决 定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态势和影响深 度、实际规模,常常是难以预测的。
通过对各个国家各方面实力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测 算、评估,以此确定各国实力排列顺序;通过分析各 国社会发展水平,进而研究各国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综合国力学科的任务。
综合国力就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生存力、发展力、 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的综合,它反映了国家的经济与 社会发展水平。也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国家安全状况 是上述能力(所体现出的国家利益)免受威胁的态势。 安全问题的出现来自外部的各种威胁,内部的脆弱和 各种安全问题的综合作用。因此只有国家安全才能保 证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世界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信息化、地球环境 生态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也正在产生着彻底抛弃“丛林原则”,实现所有民 族平等相处的可能性,否则建设信息——生态文明就 只能是一句空话,世界将永无宁日,甚至会走向共 同毁灭这是人类作为整体所不允许的,博弈论的发 展也从数学上证明,对于一个需要把交往和竞争不 断进行下去的群体来说,以“共赢博弈”取代“零 和博弈”,不同主体(国家)之间合作关系在合作 的基础上展开竞争,求得共同发展,这是必要的, 又是可能的
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综上所述高节奏一体化时代的国家安全范畴 (体系)应包括
1、政治安全 2、军事安全 3、公共安全 4、经济安全 5、社会安全 6、生态安全 7、技术安全 8、应对突发事件
国家安全是一个完整体系,上述各种安全问题只 是从不同方面的切入。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共同作 用表现出系统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复杂性。
一般认为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 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 况低劣和自然资源的减少与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由于环境破坏和自然资 源短缺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环境难民的大 量产生,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
生态安全与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同等重要,都是国 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 全是致力于创造生态安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 而生态安全则是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 体。
海洋强国战略应该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的国际环境背景、 一定的国内现实的具体需求,并和其它战略相匹配的海洋领域的总 体指导纲领。
不是行业/或区域性的战略 不是纯经济的/或军事的战略 不是现有战略可以涵盖的
不是每一战略中关于海洋内容的加和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战略
海洋强国建设是一项大系统工程,以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 度为内容,以保证和平崛起的道路通畅为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当前提出三个层次的具体目标:
第一层次国家级—管辖海域的强国 第二层次海岸带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第三层次沿海建设海洋强省(市)
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审视
1. 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 3. 海洋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简介
1、海洋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家的定义:
在“XX国大百科全书”中有四种, 其中三种(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定义, 都源于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的经典定 义,即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强 调的是国家政治功能,因此国家安全在很 大意义上等于政治安全。
国防的定义:
《XX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入 侵、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 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活动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 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因此,在国防观念下的国家安全,则 是指国家和平和安定状态。
《XX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的定义:
国家在地理学中指在一个具有保持内 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入侵(干涉)能力 的政府领导下占据一定领土,有组织的实际 政治地区,一般具有清晰的边界并得到国际 公认。这个定义虽然仍然强调军事和政治, 但突出了领土和政府以及国际公认。它和国 际法中定义接近。
“关于国家权力与义务的蒙得维的 亚公约”中规定,国家作为国际法主 体应具备如下条件:
世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军事力量对比出现新的严重 失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 泛应用,战场向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扩展, 中、远程精确打击成为重要作战样式,战争形态正在 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发展XX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军事技 术差距进一步拉大,发展XX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的斗争面临严峻挑战。
关于“国家海洋生态环境安全” 问题的思 考
一、国家安全观念的拓展 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审视
一、国家安全观念的拓展
1、国家安全观念的变化 2、国家安全与综合国力 3、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
1、国家安全观念的变化
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念
由于历史上各种原因的制约,特别是 思想路线上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尽管 有少数学者涉足国家安全问题研究,但总 体上理论工作薄弱。时至今日,尚未建立 起自己的国家安全学。差距是明显的,要 害的问题是国家安全观念的落后,建国50 年来竟未能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和时代要 求上界定国家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重组、资源再分配的国际形势下, 我国海洋经济将持续发展,沿海省市人口将大于全国的50%。 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全国GDP的5%,2020年达到6%, 为全社会提供20%的优质动物蛋白质、20%的石油天然气、 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海水直接利用(及再生能源开发、国 土开发综合利用)将成为战略性资源。
按照现代博弈理论原理,建立全人类和平相处, 共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 要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为目标的对外政策,去对阵霸权主义的对外 政策;二是它们应有强大的经济、科技、政治、军 事、文化和国防力量,以便能够给破坏合作的势力 以必要的警示和教训,当它们背离合作,大搞霸权 时,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把它们拉回到 合作的道路上来。这就提出了各主权国家必须提高 自己的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