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八
江苏省职业学校
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机械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训练
授课教师何兵
学校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实习课题色标法读电阻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时数3讲课: 1 示范:练习: 2 综合生产:
教学目的
与任务
掌握色标法读电阻的基本方法。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设备(材料)准备学生出勤情况文明生产指导各种阻值的电阻
万用表
讲解与
示范
工艺规程操作要领
学生实习操作指导
取出一只电阻,观察其外部的色环,每条色环的意义见附表一:
色环表格左边第一条色环表示第一位数字,第2个色环表示第2个数字,第3个色环表示乘数,第4个色环也就是离开较远并且较粗的色环,表示误差。
将所取电阻对照表格进行读数,比如说,第一个色环为绿色,表示5,第2个色环为蓝色表示6,第3个色环为黑色表示乘100,第4个色环为红色,那么表示它的阻值是56×100=56Ω误差为±2%,对照材料配套清单电阻栏目逐个检测各电阻阻值。
5环电阻上面的第3环请注意其阻值。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2、外观识别三极管电极
外观识别三极管电极(管脚),有些金属外壳封装的小功率三极管,如果管壳上带有定位销,那么将管底朝上,从定位销起,按顺时针方向,3根电极依次为e、b、c;如果管壳上无定位销,且3根电极在半圆内(或等腰三角形),将有3根电极的半圆置于上方,按顺时针方向,3根电极依次为e、b、c,如图(a)所示。
有些塑料外壳封装的小功率三极管,面对平面,3根电极置于下方,3根电极依次为e、b、c,如图(b)所示。
对于大功率三极管,外型一般为F型和G型两种,如图(c)所示。
F型管从外形上只能看到两根电极,将管底朝上,2根电极置于左方,则上为e,下为b,底座为c。
G型管的3个电极一般在管壳的顶部,将管底朝上,3根电极置左方,从最下电极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e、b、c。
若电极不易辨别,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测试。
三极管的极性(管脚)识别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实习课题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时数 2 讲课: 1 示范: 1 练习:综合生产:
教学目的
与任务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引线成型方法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设备(材料)准备学生出勤情况文明生产指导电阻
晶体三极
尖嘴钳
讲解与
示范
工艺规程操作要领
学生实习操作指导插装元件的引线成型要求
要将插装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其引线有时需要成型,成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安装尺寸与印制板的配合等要求(当然对于已经满足要求的元件,如双列直插封装的集成电路,就不必成型了)。
手工插装焊接的元器件引线加工形状如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1)引线不应在根部弯曲,至少要在根部1.5mm以上;(2)弯曲处的园角半径R要大于两倍的引线直径;(3)弯曲后的两根引线要与元件本体垂直,且与元件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内;(4)元件的标志符号应和方向一致,
以便于观察。
(a)轴向引线元件卧式插装方式(b)竖式
元器件引线加工形状示意图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实习课题焊接练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时数 2 讲课: 1 示范: 1 练习:6 综合生产:
教学目的
与任务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设备(材料)准备学生出勤情况文明生产指导
讲解与
示范
工艺规程操作要领
学生实习操作指导
焊接前一定要注意,烙铁的插头必须插在右手的插座上。
烙铁通电前应将烙铁的电线拉直并检查电线的绝缘层是否有损坏,不能使电线缠在手上。
通电后应将电烙铁插在烙铁架中,并检查烙铁头是否会碰到电线、书包或其他易燃物品。
(1)电烙铁的使用和保养
烙铁加热过程中及加热后都不能用手触摸烙铁的发热金属部分,以免烫伤或触电。
烙铁架上的海棉要事先加水。
为了便于使用,烙铁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维修,将烙铁头上的黑色氧化层锉去,露出铜的本色,在烙铁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烙铁头表面的颜色变化,随着颜色的变深,烙铁的温度渐渐升高,这时要及时把焊锡丝点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在一定温度时熔化,将烙铁头镀锡,保护烙铁头,镀锡后的烙铁头为白色。
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不易焊接,可在烙铁架中带水的海棉上或者在烙铁架的钢丝上抹去多余的锡。
不可在工作台或者其他地方抹去。
(2)在焊接板上练习焊接
焊接练习板是一块焊盘排列整齐的线路板,学生可用一些旧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练习。
把元器件的管脚从焊接练习板的小孔中插入,
练习板放在焊接木架上,从右上角开始,排列整齐,
进行焊接。
如右图所示。
进行焊接练习时,应把握加热时间、送锡多少,
不可在一个点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使线路板的焊
盘烫坏。
注意应尽量排列整齐,以便前后对比,改
进不足。
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钟后,送焊锡丝,观察焊锡量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
当焊
锡熔化,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立即将焊锡丝
移开,再将电烙铁移开。
为了再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
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
尖抵在线路板的焊盘上。
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直径应与焊盘相一致,引脚应高
出焊点大约0.5 mm。
焊点的正确形状如下图所示。
焊点a一般焊接比较牢固;焊点b为理想状态,一般不易焊出这样的形状;焊点c焊锡较多,当焊盘较小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往
往有虚焊的可能;焊点d,焊点d、e焊锡太少;焊点f提烙铁时方向不合适,造成焊点
形状不规则;焊点g烙铁温度不够,焊点呈碎渣状,这种情况多数为虚焊;焊点h焊盘
与焊点之间有缝隙为虚焊或接触不良;焊点I引脚放置歪斜。
一般形状不正确的焊点,
元件多数没有焊接牢固,一般为虚焊点,应重焊。
2、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
元件经过长期存放,会在元件表面形成氧化层,不但使元件难以焊接,而且影响焊接质量,因此当元件表面存在氧化层时,应首先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
注意用力不能
过猛,以免使元件引脚受伤或折断。
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的方法通常可以用左手捏住
电阻或其他元件的本体,右手用锯条轻刮元件引脚的表面,左手慢慢地转动,直到表面
氧化层全部去除。
为了使元器件易于焊接,有时要用尖嘴钳前端的齿口部分将元器件的
焊接点锉毛,去除氧化层。
收音机套件中提供的元器件一般放在塑料袋中,比较干燥,相对比较好焊,如果发现不易焊接,就必须先去除氧化层。
巡
回
指
导
结
束
指
导
布
置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