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理论课授课教案
有利于提高学生使用卡尺 的技能,并避免错误的操作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巡回 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操作
与学生共同分析,实践出真 知
板书设计 1
二、游标量具
1、游标量具
(1)卡尺的结构和用途
①游标卡尺的结构
内测量爪
紧固螺钉
(2)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读数值(分度值)有 0.1mm,0.05mm,0.02mm 三种
0 0
外测量爪
1
5
1
0
尺身
微调部分
游标部分
②用途:测量内外径尺寸、孔距、壁厚、沟槽及深度等 (2)、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读数值(分度值)有 0.1mm,0.05mm,0.02mm 三种,其中 0.1mm 的游标卡尺因读数低,我们就不介绍了
①0.02mm 的卡尺的读数原理和方法
原理:
游标卡尺实物讲解有助于
简单判断游标卡尺分度值方法:先确定游标上的格数 n(可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接读出),分度值等于游标格数的倒数,即 i=1/n 。
i=a-b=a-(n-1)a/n
=a/n ∵a=1mm ∴i=1/n
其中:尺身刻度间距 a=1mm
游标刻度间距 b=0.98mm
学生练习:
如果游标部分格数分别为 20 和 50,则他们的分度值分别
0 1 2 3 4 5 6 7 8 91 0
012 34 5678 9 0
之差 1-0.98=0.02 mm,即游标的读数值(分度值
0.02mm 的卡尺,尺身刻线的每格宽 度为 1mm,游标上共有 50 格刻线与 尺身的 49 格刻线宽度相等,因此每格
宽度为 49/50=0.98mm,主尺的刻线间距与游标的刻线间距)为 0.02mm
判断游标卡尺分度值方法: 先确定游标上的格数 n(可直接读出), 分度值等于游标格数的倒数,即 i=1/n 。 i=a-b=a-(n-1)a/n=a/n
深度尺
①0.02mm 的卡尺的读数原理和方法
∵a=1mm ∴i=1/n
0 0
1
5
1
0.02mm 的卡尺,尺身刻线的每格宽度 其中:尺身刻度间距 a=1mm
③注意正确的读数姿势,视线与尺身表面垂直,避免产生视觉误差。
提问:如果因此而产生了误差,则属于什么误差?(粗大误差)
投影如图
学生练习投影图
学生回答正确,教师鼓励讲 评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游标卡 尺的使用方法,从而加深学 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切身体会,有利 于提高学生对与测量误差 的理解
影响测量精度。教师应力求演示操作规范,观察认真细致,给学
生以示范作用。
(3)、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①测量前检查零位偏差,
提问:如果因此而产生了误差,则属于什么误差?(系统误差)
如有零位偏差则测量时会产生定植系统误差,如使用有零位偏差的 卡尺则必须加校正值
②测量力不能过大,
为什么?
因为游标卡尺在设计上不符合阿贝原则。即被测长度与基准长度不 教学重点,步骤,学生必须 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与游标框架相连的活动量爪倾斜时,会产生比较大的 会用卡尺读数 测量误差,当测量力大时,这种倾斜就会严重,测量误差会加大,因此一 定要控制测量力
二、40∽44 五、7、8
教学后记: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学生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来讲解,讲练相结合,这样即提高了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较为理想,只是由于游 标卡尺数量较少,不能每个学生一把,即不能每个学生都测量,应多加一节测量课,提高 学生的动手能力
审批见:
年月日
教师演示操作具体方法,
(1)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张图纸的厚度?
讲、演、练结合,有助于学
(2)用游标卡尺测量硬币的厚度? (3)用游标卡尺测量准备好的零件各部分的尺寸?
生学习消化
学生虽然接触过有关尺寸的测量,也使用过游标卡尺,
但技能还很不稳定。所以这部分内容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组织讨论错误测量引起测量误差、
个测量精度高哪个测量精度低?为什么?
原因:人员误差
性质:粗大误差
精度:圆珠笔的测量精度高
学以至用:
将全班分成 3 个小组:分别用精度为 0.02 mm、0.05 mm、
0.1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一元钱的硬币的直径,记录结果,再交
换卡尺测量。
学生比较:用哪种游标卡尺测量的精度高?误差小? 学生反复练习:
专业理论课授课教案
科 目 极限配合与技术
班级
章节
测量§2基.2 础
日期
课 题 1、游标量具
教 学 1、熟悉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的
2、掌握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06 高级数控 2 班
与
要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1、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1、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0.02mm、0.05mm、0.1mm)、工件、硬币、课件等
准备 教学
引导教学、讲练结合、行为教学等多种形式
形式 序号 一 二
教学环节设计 查考勤,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教学时间分配 1’ 3’
三
导入新课
2’
四
讲授新课
25’
五
教学小结
3’
六
学生练习
10’
七
布置作业
1’
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说明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并记录
二、复习提问
1、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a、计量器具误差 b、测量方法误差 c、环境误差
为多少?
如游标为 20 格 i=1/20=0.05mm
游标为 50 格 i=1/50=0.02mm
测量方法:
教师演示对具体工件的测量,在演示过程中讲解:测量零件前,卡尺
的两个量爪合拢,游标的零线与主尺的零线对齐,主尺第 49 条刻线与游
标第 50 条刻线对齐,其他刻线都不对齐。测量零件时,游标随量爪张开
第三步:得出被测尺寸——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举例:
0 1 2 3 4 5 6 7 8 91 0
0 12 34 56 78 9 0
整数读数为:10mm, 小数读数:游标上第 12 条刻线与尺身刻线对齐,所以读数为 0.24mm 刻度原理 被测尺寸:10.24mm
学生练习
0 1 2 3 4 5 6 7 8 91 0
分内容时,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把这一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
矫正,效果奇佳。选择测量圆珠笔和轴的直径的理由:圆珠笔的
直径为 7.62 mm,轴的直径约为 70.62 mm,若单位混淆,都计
做 7.62 mm,一眼就可看出其中的错误,而且选择学生身边的事
物既易得又能提高他们的兴趣。
提问:如果出现上述错误,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分析测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量误差的类型,指出如何解决这种测量误差。并且这两个结果哪
而向右移动,若此时游标的第一条刻线与主尺的第一条刻线对齐,其他刻 线未不对齐,则零件的尺寸(即两个量爪间的距离)等于主尺刻线 1 格
间距与游标刻线 1 格间距之差,为 1-0.98=1 0.02mm。当游标的第 n 条 刻线与主尺的第 n 条刻线对齐,零件的尺寸为 n 0.02mm。根据游标的这
教学小结:
游标卡尺分度值的判断: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具体使用方法:
教学小结:
理 论 课 授 课 教 案(尾页)
游标卡尺分度值的判断:游标部分格数的倒数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的具体使用方法:
布置作业:
习题册 一、40∽44 三、33∽38 六、3、4、5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要章节,前一节让学生体会到技术测量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的重要性,为运用工具进行测量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的学习可 谓水到渠成。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车间里常用的计量器具游标 卡尺。
四、讲授新课
1、游标量具
(1)游标卡尺的结构和用途
①游标卡尺的结构
内测量爪
紧固螺钉
深度尺
说明学习本节课承上启下 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重视
沟槽及深度等.
板书设计 2
举例:
3、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①测量前检查零位偏差,
01 2 3 4 56 7 8 91
0 12 3 4 56 78 9 0
0
②测量力不能过大 ③注意正确的读数姿势,视线与尺身表面垂
直
整数读数为:10mm, 小数读数:游标上第 12 条刻线与尺身刻线
对齐,所以读数为 0.24mm 被测尺寸:10.24mm
个原理,能读出比 1mm 小的小数部分的尺寸。
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读数时可分三步:
第一步:先读整数——看游标零线的左边,主尺上与游标零线最近 的一条刻线的数值,即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
第二步:再读小数——看游标零线的右边,游标第 n 条刻线与主尺 实物加投影如图
刻线对齐,则被测尺寸的小数部分为 n i(游标读数值)。
0 12 34 56 78 9 0
被测尺寸:17.00mm
实践操作
简单判断游标卡尺分度值
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测量圆珠笔的直径,一组测量轴的 直径,同桌为一合作组要求他们分别测同一研究对象的尺寸,然
方法,要求学生会根据其判 断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后总结,交流.
混淆单位是学生初用游标卡尺时常犯的错误。在教学这部
0
为 1mm,游标上共有 50 格刻线与尺身的
游标刻度间距 b=0.98m
尺身
游标部分
微调部
49 格刻线宽度相等,因此每格宽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