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最新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一地理组
一、大纲解读
1.了解农业生产的概念、基本特点和分类
2.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3.利用材料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4.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5.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和条件
6.多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7.根据每年一号文件的相关惠农政策,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的发展特点8.结合热点地区农业,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征及发展方向
9.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分析主要的区位因素。

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论及其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材内容分析
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本节内容主要有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看起来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的明显,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讲授说明它们之间彼此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要仔细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具体影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自然条件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而在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较高,市场发育程度完善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较为明显,要注意这两者的不同。

第二部分“农业地域类型”只是从当今世界存在的十余种农业地域类型中选取“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三种来讲述,这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具有占有土地面积广阔、涉及人口众多和发达国家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活动”中介绍的“美国商品谷物生产”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了解。

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段,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所以也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进行仔细的分析,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如果不对此内容进行板图的演示,仅一带而过,学生将无法搞懂这一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卷首语中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龙井茶到日本种植的不好?以问题的方式导入,从而导出农业区位及区位条件。

2.指导学生学生读书P57,找出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特点?
教师总结: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请大家看前面的关于我国的杭州明前龙井茶在日本始终没有种好的原因是什么?(日本的地理环境和中国浙江杭州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导致),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除此而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农业政策不同也会导致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如南美的秘鲁政府鼓励农民种植古柯,原因是当地人有嚼食古柯提神的生活习惯,虽然这种植物可以用来提取可卡因这种毒品。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成语来说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呢?(春华秋实)
[师生互动](探究)下列各地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主导)
(1)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热量)
(2)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市场)
(3)杂交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良种)
(4)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

(机械)
(5)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交通)
(6)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生产。

(土壤)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学习,了解了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是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但人们对食物的偏好、宗教的禁忌政治影响和关税的限制、农业土地政策等人文因素对农业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南方人爱吃大米,北方人爱吃面食。

3.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的活动内容,让学生边读边找出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有哪些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方面:①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②地下水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方面: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国内外市场广阔。

③当地政府政策的支持。

④种植蔬菜的历史悠久。

(3)农业技术条件:20世纪80年代,寿光解决冬暖大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难题,推动了蔬菜的生产发展。


4.指导学生读书,提问:什么叫农业地域类型?
生: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展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投影图片)
提问:根据图例,看世界上有哪些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生:热带迁移农业、游牧业、混合农业…………………
教师讲述:在些农业地域类型中,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商品谷物农业、从业人口最多的水稻种植业和最适应市场经济的混合农业三种。

(1)水稻种植业
指导学生读展示的世界水稻种植业分布的投影图,指出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并总结
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其中东亚地区如中国的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地区,南亚地区如印度和孟加拉国,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柬埔寨和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提问:为什么这些地区适于水稻的生长?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这些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和平坦的地形条件
教师启发:这些都是自然条件,有没有社会经济条件?回想一下前面第一单元学习的世界人口密度图,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这里是世界人口密集地区,水稻的种植业需求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大量的人口也为水稻提供广阔的市场条件。

教师讲述:上述地区是世界上种植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地区,适宜的气候和地形,大量的人力和广阔的市场是这里水稻生产发达的主要原因,但是这里的水稻种植业也还存在着机械化水平较低(日本除外)、一家一户式的生产使生产规模小,商品率较低,主要为自己消费为主。

提问: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世界上上最大的水稻种植区,一年可进行几季的种植呢?
学生:两季或三季
总结: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尤其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研究的突破,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2)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析“商品谷物农业”和“混合农业”
5.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归纳:(1)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就可为永续使用。

(2)不合理利用,违背自然规律,可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归纳:砍伐森林——生物多样性破坏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甚至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土壤盐渍化大量施用化肥——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农药——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
作业01力学性能
b1-1. 下列情况分别是因为哪一个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
(1)紧固螺栓使用后发生塑性变形。

屈服强度
(2)齿轮正常负荷条件下工作中发生断裂。

疲劳强度
(3)汽车紧急刹车时,发动机曲轴发生断裂。

冲击韧度(4)不锈钢圆板冲压加工成圆柱杯的过程中发生裂纹。

塑性(5)齿轮工作在寿命期内发生严重磨损。

硬度
b1-2 下列现象与哪一个力学性能有关?
(1)铜比低碳钢容易被锯割。

硬度
(2)锯条易被折断,而铁丝不易折断。

塑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