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PPT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PPT


特点
原因
生产规模小 家庭为主,人均耕 (小农经营) 地少
单产高 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 人多,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科技水平低 靠传统经验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
加快机械化发展 大力投资兴修水 利
加大科技投入
12
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 •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产区优势区位条件 • 高温多雨的气候;比较平坦的地形;人口稠密,劳
地中海农业 ---地中海周边地区。气候是夏季炎热而
干燥,冬季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作物以 耐旱的品系为特征。作物中,主要是小麦 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 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 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 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 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 征。园艺业发达。
商业乳品农业(乳畜业)---商业乳品农业也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
另一种商业性农业。影响这种农业生产的因素 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的远近;二是饲料的供 应。商业乳品农业其产品是为城市而生产的, 因此,以生产牛奶为主的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 的附近,以利用其距离近的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说,商业乳品农业分布在美 国与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 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与新西兰等地。
40
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 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 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 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为城市提供市民必 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 是高度商品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蔬菜、 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
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41
【答案】(1)水稻种植业(2)商品谷物农业(3)混合 农业(4)混合农业(5)大牧场放牧业或混合农业(6) 商品谷物农业(7)热带种植园
52
讨论
• 如何保持农业 生产与环境的 和谐?
53
水土流失
54
土地荒漠化
55
南方水田
南方水田
56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 澳大利亚、俄罗斯、乌
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
14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 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 和中部(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15
16
17
18
19
该国地图
• 请在此处添加该国家的地形、政区图。
20
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
季潮湿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土壤: 深厚、肥沃
(二)、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 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 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5
6
7
亚洲地形图
8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
水稻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 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10
2、亚洲水稻产区优势区位条件(记忆)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1
课标要求
•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 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2
学习目标
• 1、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 主导因素和特点,培养收集资料、分析整 理资料并加以概括归纳、阐述地理问题的 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的基 本观念;
42
游牧业---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
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 干旱气候地区。现在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 并不多,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
游牧业的牧民们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 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依经验而迁 移。这样每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 定范围。
38
其他常见农业地域类型
种植园农业---在热带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
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橡胶、油棕、剑麻、 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上占有 重要地位。随着世界市场对这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在热带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 场——各种种植园。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如东南亚、南亚、中美 洲、南美洲、非洲等地的热带地区。常年高温多雨, 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其经营方式大多是资本主义种 植园,多为外国垄断资本所控制,纯属商品经济 39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机械化程度高 政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 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 的肥料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 进行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
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
的适应性
31
(四)、混合农业
小结
• 形式: 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 分布: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混 合 农 业
达 令 盆 地
-
-
小 麦 牧 羊 带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生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产 特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 的生产经验 3、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 水利工程量大,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13
(三)、商品谷物农业
1.主要作物: 小麦和玉米
2.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家庭经营
3.主要分布地区:
4、农耕方式---毁林、烧荒、掘穴播种-------靠天收获------土壤
养分流失、肥力急剧下降-------农作物产量锐减------弃荒、另选新地------毁林、烧荒、掘穴播种
5、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森林和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50
3、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 来不力的影响----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22
23
24
(四)、混合农业
1.形式: 最主要的是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2.分布: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3.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
25
26
27
28
29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如:在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场 退化、甚至荒漠化;大水漫灌等不合理的灌溉 方式,会导致土壤盐渍化
4、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也会对生态环境带 来某些负面影响----
如:大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杀虫农药-----农产品和土 壤遭到污染
51
【解题思路】日本位于亚洲,其关东平原为亚热 带季风气候,这里以家庭为单元广泛种植水稻, 所以其农业地域类型应为水稻种植业。中国东北 平原广泛种植春小麦,其小麦主要主用于销售, 生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其农业地域类型为 商品谷物农业。同理,可以确定表中其他地区的 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生产强度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持 续利用
不合理强度----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 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 污染等问题
46
2、农业生产的发展会引起自然植被破坏、地 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的碳循环 等发生改变
如:热带原始森林的滥砍滥伐---草原植被的不合理垦殖---围湖造田----
•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 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
三、农业的地域类型
(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
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 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4
(1)优越的气候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 气候
(2)比较平坦的地形—河流冲积平原、三角 洲、低缓的丘陵。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均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5)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11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47
知识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1、分布地区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 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2、区位条件----
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平原为主的地形 人口稀少 交通闭塞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
48
49
3、特点:---- “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过程
生产工具落后,技术改造缓慢,耕作粗放,完 全依赖于自然条件,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原始农业 阶段,有的国家或地区粮食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 牲畜也有所不同。
43
荒漠绿洲农业:---地处大陆腹地,常年干旱少雨。农业生产
主要靠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农业生产较稳 定,作物有麦类、玉米、棉花、甜菜、瓜果类 等。如我国西北、中亚、西亚等荒漠地带。
44
写出下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45
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灵活的生产选择
32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混 合 农 业 基 塘 农 业
3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