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PA)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PA)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 国家行政组织和相关的国有企事业 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管 理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 力资源进行规划、招聘、任用、工 资、保障、培训等管理活动和过程 的总和。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比较项目 管理理念 管理目的 管理活动 管理内容 管理地位 部门性质 管理模式 管理方式 管理性质
★“第三部门”的主要特征

美国学者莱斯特· 萨拉蒙通过 对1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的调查 研究提出的6类特征成为国内学 者界定非营利组织的基础 :一 是正规性;二是民间性;三是 非营利性;四是自治性;五是 志愿性;六是公益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内涵
• 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 其一,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主 要是指在政府组织、国有企事业单 位中的各类工作人员的总和。 • 其二,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就 是指公共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包括 “第三部门”工作人员。
• 5、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 力资源、人才资源四者之间的 关系
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1、公共部门的内涵 • ★狭义的理解:纯粹的公共部门 • 主要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运 用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谋取社 会的公共利益的具有法律和习惯所 赋予强制性权力的管理组织机构。 如: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构等 国家政权组织体系。
• ★“人材”与“人才” • 人材:具有较高德行与才能素质 的人——潜人才。 • 人才:具有较高德行与才能素质 并实际上为社会作出了应有贡献的 人——显人才。 •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发现人 材——利用人才——创造人财。
• • • • •
★关于人才类型: I 字型人才:单一技术性人才。 一字型人才:浅度通才。 V 字型人才:多功能技术性人才。 U 字型人才:具有沟通协调能力的 多功能技术性人才。 • 井字型人才:具有建立系统、规范 及标准的能力的结构性人才。 • 米字型人才:具有宏观控制能力, 即能够“做正确事情”的帅才。

政策性:人力资源规划应展示出 一种明确的政策导向,即发挥好政 策的杠杆作用。 • 谋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应该是深 谋远虑的结果,是众人智慧碰撞的 结晶,由此必然是一个具有高智慧 含量的文件,是更好地开展人事工 作的“锦囊”。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要素 • • • • • 包括以下八项内容: 1、历史回顾 2、现状分析 3、需求预测 4、目标任务 5、环境研究 6、政策建议 7、总结报告 8、规划纲要
5、《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美)珍妮特· 登哈特等人著 V· 6、《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美)约 翰· 克莱顿· 托马斯 7、《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 新》(美)简· 芳汀 E· 8、《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 (美)理查德· 博克斯 C· 9、《建设更好的政府:建立监控与评估 系统》(澳)凯思· 麦基
•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创造价值,具 有脑力和体力的人们的总和。 • 定义包含的几个要点: • 首先,人力资源的本质可称之为劳 动能力;其次,这一能力能够创造 社会价值;最后,人力资源是数量 与质量的统一。
• 3、人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 • 国家宏观人力资源分布和构成: • 年龄构成、产业分布、地区分布、 行业分布、学历构成等。 • 组织微观人力资源分布和构成: • 年龄构成、学历构成、职位分布、 部门分布、素质构成等。
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 总体发展趋势
• • • • • • 1、人力资源管理更具弹性和适应性; 2、人力资源的知识化或专家化; 3、强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 5、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 6、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第二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 • • • •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注意区分以下三个概念: 人力资源计划:短期、微观的; 人力资源规划:中期、中观的; 人力资源战略:长期、宏观的。
★历史回顾:对过去一定时段本地区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进行的总结。 • 撰写历史回顾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 题: • 1、时间覆盖至少五年; • 2、由远到近,先粗后细; • 3、要分阶段概括出特点; • 4、描述轨迹,揭示规律。
★现状分析:即对最近的一个 “年点”人力资源实际状况的分 析。
• 现状分析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 1、反映数量与质量(注意反映重点领 域和关键人才的情况); • 2、找准成绩和问题; • 3、讲明优势与劣势(进行比较研究) • 4、要针对问题提出设想。
• ★广义的理解: • 既指国家政权组织,尤其是管理 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组织,同时也 包括由政府直接投资,在所有制形 式上属于国有的国营企业、科研院 所、公立学校、公立医院,以及得 到行政授权的其他公共事业管理机 构等。
2、第三部门的内涵
• 所谓“第三部门”,就是指介于 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之间的部门, 即介于政府组织及其国营、公立机 构与竞争性(营利性)工商企业之 间的社会组织。 • “第三部门”常被称作:“非政 府组织”、“非营利部门”、“慈 善组织”、“志愿者部门”、“社 会团体”、“社区组织”、“市民 社会”等。
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
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资产 视员工为负担、成本 组织和员工利益共同实现 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 重视培训开发 内容非常丰富 战略层 生产效益部门 以人为中心 强调开放、民主、参与 战略性、整体性 重使用、轻开发 简单的事务性管理 执行层 单纯的成本中心 以事为中心 命令式、控制式 战术性、分散性
★需求预测:即明确未来一定时段社
会经济发展(或组织发展)对人才需 求的目标值。 • 撰写“预测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 1、对人才需求的总量目标和分量目 标都应进行预测; • 2、注重趋势预测; • 3、要做到“跳出人才看人才”; • 4、方法选择要得当。
★目标任务:即弄清楚未来3~5年
间自己所管辖的领域究竟要做 哪些事,进而明确应设定怎样 的与之相配套的人事安排。
1、明确四个前提: ①人才界定:对象、类别。 ②覆盖范围:地域、组织类型。 ③时间跨度:年限。 ④研制方法:分为三类,自己研制; 委托研制;合作研制。
2、注意避免六种倾向:
• ①智慧含量不高:规划写得非常平 淡,没有气势、没有高度,变成了 一本“流水帐”。 • ②战略重点不明:规划内容平铺直 叙,面面俱到,没有重心。
★规划纲要:它是一个十分精炼的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一经转换将成为政府的正式文件。 • • • • • “规划纲要”应包括如下内容: 1、成绩与问题; 2、机遇与挑战; 3、战略思想; 4、目标任务; 5、战略重点; 6、实施步骤; 7、政策举措; 8、保障措施。
四、研制人力资源规划的技术与方法
• • • • •
二、人力资源的概念
• 1、关于人力资源的三种观念 • ① 成年人口观:认为人力资源即是指 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 ② 在岗人员观:认为人力资源即是指 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全体人员。 • ③ 人员素质观:认为人力资源即是指 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 脑力和心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的定义
★政策建议:即针对“现状”及“目
标”所进行的政策及措施的构建。 • • • • 本报告必须包括如下内容: 1、对过去政策的回顾; 2、对现行政策的评估; 3、进行未来政策体系的设计。
★总报告:它是对各个“子报告”的
贯通和集成。(整个规划作为一个研 究课题一般十万字左右,每个子报告 1.5~2万字。) • 写作总报告应注意: • 1、源于子报告,高于子报告; • 2、体现子报告,宽于子报告。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杨 欣
• • • •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二、人力资源规划 三、工作分析 四、人力资源测评
可供参考的教材: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孙柏瑛、 祁光华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公共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李文良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滕玉成、于 萍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 罗纳德· 克林格勒 人大出版社01年版 5、《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林春 丽主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二、公共管理实务系列
1、《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 中追求成功》(美)史蒂文· 科恩等人著 2、《驾御变革的浪潮:开发动荡时代的 管理潜能》(加)加里斯· 摩根 3、《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实践指南》 (美)史蒂文· 科恩等人著 4、《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 (美)拉塞尔· 林登 M·
5、《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突破政府绩效 的瓶颈》(美)帕特里夏· 基利等人著 6、《创建高绩效的政府组织:公共管理 者实用指南》(美)马克· 波波维奇 G· 7、《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美)托马 斯· 戴伊 R· 8、《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美)詹 姆斯· 盖拉特 P·
第一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 一、前言 • 资源:是指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 入的一切要素。 • 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 • 信息资源、人力资源。
• 1、历史的回顾 • 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 2、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可持续发 展之路 •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 ①人力资源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 要素。 • ②高素质人才将成为竞争对象。 • ③投资重点将发生重大转移。
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张德 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7、《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加里· 德 斯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年版 8、《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 (第三版)雷蒙德· 诺伊 中国人民大 A· 学出版社2001年版 9、《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赵曙明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闻效仪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