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阅读教案第一课时阅读推荐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阅读不同体裁的读物的读书方法,学会阅读课外读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自本学期,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来,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到课外读物中采取知识的花蜜。

二、好书推荐1、大家都在看什么书呢?好书推荐现在开始。

请同学们把自己读的好故事书或是好文章推荐给自己组内的伙伴。

过一会,我们选几名同学向全班同学推荐。

2、小组内推荐3、全班范围内选代表推荐。

三、课内读书方法的总结。

1、听了大家的推荐,老师感觉大家都很喜欢故事类的阅读材料。

也都有了自己的收获。

那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阅读故事类的读物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学生畅所欲言。

)2、师相机引导归纳:(1)、首先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2)、把文章读懂①抓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

②读懂的可以做批注,读不懂的做记号。

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向别人请教(3)、做摘抄、写读后感。

)2、大家总结的很好,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课上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你们真得很棒!我们一般阅读的故事类文章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对于这些文章的阅读,老师有一些小建议提醒大家。

(出示)l 阅读童话故事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l 阅读寓言故事时,应根据寓言的特点,抓住以下几点:1、情节。

弄清故事的发展顺序,理解前因后果。

2、精炼的语言。

找出故事中含义深刻的话,思考故事的寓意。

3、联系生活实际。

想象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或这样的人。

l 阅读神话传说故事时,有以下技巧:(1)、初度了解大意。

(2)、展开丰富想象来阅读。

(3)、运用复述法来阅读。

就是读完后能把故事完整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指名读。

)3、对于这些建议,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四、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1、请大家,根据课下的调查你喜欢谁的书,可以向他互换或借阅。

(生选书)2、教师提示:好,书都选好了,老师有一个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对于借来的书,我们不要在书上作批注,有了感悟可以做在阅读笔记本上,为了以后能看清是对哪本书、哪篇文章、哪一处文字的感悟,可以在感悟前做一个内容的简单记录。

比如:可以写上书名(或文章名)注明是第几页、第几段。

时间充裕还可以抄写下文章内容。

3、好,下面的时间,就开始我们这节课的阅读。

阅读时,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或是多种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中。

五、阅读收获交流。

读了这样的一段时间,大家一定有自己的收获。

谁来说说你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读书的,有哪些收获?(指名交流)六、总结、作业、拓展。

1、好,大家课外继续运用这些读书方法进行我们故事类图书的阅读。

过两周,在我们的课外阅读交流会上老师想听到你的读书心得。

2、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爱阅读的孩子更能感受生活。

书海遨游,其乐无穷。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这句话共勉吧!(生齐读)第二课时学会读报【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掌握读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4.掌握初步的分析能力。

写简单的读后感。

【教学方法】1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2教师先担任主持人,然后由学生推选。

3.大课、小课相结合,保证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拓宽视野。

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上大课,指导学生读报方法,交流读报心得。

另外利用每天晨会中3分钟时间上小课,学生轮流读报、评报,集体评报。

【教学准备】1.订阅过的报纸(《小海燕》、《关心下一代周报》2.学生搜集资料,准备读报、评报。

【活动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师:王老师在今天的《关心下一代周报》上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你们想听听吗?生:想!师:电视上有“孟非读报”,今天我们就来个“王老师读报”!(师口述新闻。

)师:听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说)二.指导读报、评报方法。

师:大家说得很好!看看你桌上的报纸,有没有什么好文章想和大家分享?(学生找文章,指名读。

)师:你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么?(生回答)师:同学们,听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指名说)(再找几名学生读、说)(相机指导:借读得好、说得好的学生说出读、评方法,提醒学生运用“泛读精读法”和抓住重点、全面看待问题)(板书泛读精读抓住重点全面看待)师:这几位同学说得太好了,你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把你找到的文章和同座读一读、说一说呢?(同座读、说)师:谁能用自己话把你找到的文章说给大家听?(指名说,自评、集体评)三.选择合适的报纸师:说得好!你能告诉我,你看的是什么报纸吗?(指名说,板书)师:你喜欢这份报纸吗?为什么?(指名说)师:你还知道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纸?(师介绍一些报纸,如:《中国少年报》,《少年智力开发报》、《青少年科技报》等。

介绍两个“报纸大全”的网址/_else/baokandaquan/bzdq.htm/wbt/xcyq/bzdq.htm)(相机指导:读报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报纸,同一份报纸上的内容也要有选择地看)(板书;精挑细选)四.阐明读报、评报的意义今天王老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你呢?通过读报、评报,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相机板书:拓宽视野培养能力)五.总结:一年有四季,春夏和秋冬;城里五个地,东西南北中;只要多读报,肯定不落空!同学们,让我们在报纸中寻找丰富多彩的知识、享受发现的快乐吧!作业:课后去选一份报纸认真读,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填在下表中。

板书设计:精挑细选读报泛读精读拓宽视野(各类报纸名称)评报抓住重点培养能力全面看待第三课时导读《伊索寓言》设计意图:寓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题材之一。

伊索寓言则是古希腊寓言中的一颗明珠。

《伊索寓言》的内容十分丰富,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它形象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教训。

指导目标:1、交流自己读《伊索寓言》后的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指导时间:一课时指导过程:一、了解《伊索寓言》以及作者伊索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前段时间我们学了《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并推荐大家阅读《伊索寓言》这本书。

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

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小故事中也蕴涵着一定的道理。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大家一读:“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确实,《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的聪明智慧。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自我发现1、《伊索寓言》一共10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板书:人物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2、再现情节: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1)1分钟做准备。

(2)生说或表演。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则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同一则也可引用赛一赛的方法,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3、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读读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样。

4、讨论: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板书: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1、说说人物:在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2、阅读资料中的《农夫和蛇》,说说你对其中农夫的看法。

3、明白寓意: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板书:写作手法——比喻、拟人)4、小结: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意犹未尽,特别推荐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

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1、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五、后续活动,深化阅读效果在全班同学都读完《伊索寓言》或者推荐的其他寓言故事后,将读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父母、朋友、同学听听。

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主要是联系具体故事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如有哪些心得,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写在作业本上。

第四——六课时品味《西游记》指导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