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一、学习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第14页例5、“做一做”、练习四的第4-6题。
二、学习目标设置
(一)目标设置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⑴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⑵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2、基于教材特点
例4结合平均分的包含情况进行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教学。
其编排层次与例4基本相同。
首先根据小精灵的提示,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然后是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最后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基于学生实际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除法运算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能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学生在具体算式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评价方式设置:
目标1: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论述性评价。
目标2:交流式评价、表现性评价、论述式评价。
目标3:表现性评价、论述式评价。
三、学习过程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