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乙炔等材料的物化性质一.产品及原料的物化性质1.产品(乙炔)1.1物理性质1.1.1在常温常压下,纯乙炔为无色芳香气味的易燃气体,工业品因含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毒,并且具有特殊刺激性臭味。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丙酮等许多有机溶剂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比空气略轻。
乙炔与空气能在很宽的范围内(2.3-81)×10-2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迟滞时间只有0.017秒。
1.1.2主要物理常数密度:(0℃,100kpa) 1.17㎏∕m3比重:(对空气) 0.9056(对氧气) 0.8194自燃点:305℃沸点:(或冷凝点) -83.66℃熔点:(或凝固点) -85℃临界温度:35.7℃1.2 化学性质1.2.1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又称电石气,分子式C2H2,结构式H-C≡C-H,乙炔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
分子量26.4,纯乙炔在空气中燃烧2100度左右,在氧气中燃烧可达3600度。
1.2.2乙炔分子中碳与碳是三键相连,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金属取代等各种反应,还能与许多有机物进行反应。
a、加成反应:可以跟Br₂、H₂、HX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与Br₂的加成,现象:可以使溴水褪色或Br₂的CCl₄溶液褪色。
利用乙炔与HCL加成,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就可以得到氯乙烯单体,再通过聚合反应就能得到通常所说的聚氯乙烯(PVC)。
b、氧化反应:可燃性: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条件:点燃),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割。
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聚合反应:由于乙炔与乙烯都是不饱和烃,所以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在适宜条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
但苯的产量不高,副产物又多。
如果利用钯等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作催化剂,乙炔和其他炔烃可以顺利地生成苯及其衍生物。
在一定条件下,乙炔也能与烯烃一样,聚合成高聚物-----聚乙炔。
d、金属取代反应(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将其通入硝酸银或氯化亚铜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银(AgC≡CAg)和棕红色乙炔亚铜(CuC≡CCu)沉淀,可用于乙炔的定性鉴定。
其他化学特性:乙炔与铜、银、汞(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
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银和含铜量70%以上的铜合金制造。
1.2.3乙炔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发生爆炸:a.高温(>550℃) 、加压(>1.5Mpa表压)。
b.与空气混合,在2.3-81%范围内,特别是在含7-13%时。
c.与氧气混合,在2.5-93%范围内,特别是在含30%时。
d. 和能与它起反应的物质混合时,如与氯气混合时在日光下就能爆炸。
e.与铜、银、汞接触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时可因撞击发生爆炸。
1.3乙炔的用途: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
在20世纪60年代前,乙炔是有机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现仍为重要原料之一。
如与氯化氢、氢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产高聚物的原料。
1.4产品规格1.4.1粗乙炔纯度≧98%(v%)(开车阶段≥95%)。
1.4.2硫、磷含量:取决于电石质量。
1.5乙炔对人身的影响1.5.1纯净的乙炔没有毒性。
只是单纯的窒息性物质。
所以,浓度高时会有因为氧气不足而窒息的危险。
1.5.2急性作用的情况,20%以上的乙炔存在于呼吸的空气中的话,可利用的氧气减少,会产生呼吸困难或轻度头疼,40%以上的话会导致虚脱。
局部没有作用。
1.5.3慢性作用的情况,体内持续慢性氧气不足的话会导致慢性内窒息状态。
局部没有作用。
1.5.4乙炔中如果有很多不纯物质的话(特别是磷化氢、硫化氢等),会加速中毒现象或某些病状的发生。
1.6卫生上的预防及急救措施在使用乙炔时要特别注意换气,任何时候都要保证乙炔浓度在 2.3%(Vol)以下。
这是防止爆炸所必需的,只要严守这一点就不会危害到健康。
在进入有高浓度乙炔的密闭区时,要采取以下措施,佩戴相应装备:a.佩戴软面具,强制送风机,自我保护式呼吸工具等装备.b.出现中毒现象时,需转移到洁净的空气中,吸入氧气并且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要立即就医。
2.原材料说明:2.1电石2.1.1电石的物化性质纯净的碳化钙几乎是无色透明的结晶体,其分子式为:CaC2,分子量为:64.10。
通常说的电石是指工业碳化钙,按其纯度不同有灰色、棕色、黑色或紫色,纯度高时为紫色,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后即失去光泽,变成灰白色粉末,品质降低,最终变质失效。
纯净碳化钙密度为 2.22g/cm3(纯度80×10-2的碳化钙密度为2.324g/cm3),熔点2300℃(纯度80×10-2的碳化钙熔点为2000℃),堆积密度:粒度<80mm为1.1-1.3t/m3,碳化钙不溶于所有的有机溶剂。
碳化钙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气体、液体在适当的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
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生成热:△H298=14.1±2千卡/克分子)。
含杂质磷化钙过多的碳化钙遇水产生磷化氢,极易爆炸。
杂质:因电石中常含有砷化钙(Ca3 As2)、磷化钙(Ca3 P2)等杂质,与水作用时同时放出砷化氢(AsH3)、磷化氢(PH3)等有毒气体,因此使用由电石产生的乙炔有毒)。
2.1.2电石应用反应原理:CaC2+2H2O==Ca(OH)2+C2H2↑CaC2能导电,纯度越高,导电越易。
2.1.2.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乙炔可以合成许多有机化合物例如:合成橡胶、人造树脂、丙酮、烯酮、炭黑等;同时乙炔一氧焰广泛用于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2.1.2.2加热粉状电石与氮气时,反应生成氢氨化钙,即石灰氮,加热石灰氮与食盐反应生成的氢熔体用于采金及有色金属工业。
2.1.2.3电石本身可用于钢铁工业的脱硫剂。
2.1.2.4生产聚氯乙烯(PVC),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利用电石(碳化钙CaC2),遇水生成乙炔(C2H2),将乙炔与氯化氢(HCl)合成制出氯乙烯单体(CH2CHCl),再通过聚合反应使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
2.1.2.5旧时矿工下矿,将电石放入铁罐织中利用生成的乙炔(C2H2)制作成电石灯。
2.1.3电石制法工业上一般使用电炉熔炼法与氧热法,电炉熔炼法是将焦炭与氧化钙(分子式CaO)置于2200℃左右的电炉中熔炼,生成碳化钙(分子式CaC2)。
氧热法:即:高炉富氧氧热法熔炼CaC2 (电石) 、石灰石中提取炭、高温低压煤气发生炉。
2.1.4电石的质量指标:2.1.5危害健康危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
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燃爆危险:本品遇湿易燃。
危险特性: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2氮气2.2.1氮气的物化性质氮气,化学式为N2,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比空气轻,与空气相比,比重为0.967。
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 1.25g/L,难溶于水,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是空气的主要成份。
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由氮分子中三键键能很大,不容易被破坏,因此其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只有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氨。
2.2.2氮气用途2.2.2.1化工合成氮主要用于合成氨,反应式为N2+3H2⇌2NH3( 条件为高压,高温、和催化剂。
反应为可逆反应),还是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氮是一种营养元素还可以用来制作化肥。
例如: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等等。
2.2.2.2用于汽车轮胎氮气几乎为惰性的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气体分子比氧分子大,不易热胀冷缩,变形幅度小,其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约30~40%,能保持稳定胎压,提高汽车轮胎形式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2.2.2.3其他作用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如:瓜果,食品,灯泡填充气。
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长期保存。
液氮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
用作铜管的光亮退火保护气体。
跟高纯氦气、高纯二氧化碳一起用作激光切割机的激光气体。
氮气也作为食品保鲜保护气体的用途。
在化工行业,氮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置换气体、洗涤气体、安全保障气体。
2.2.3氮气的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2.2类惰性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2.2.4氮气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措施预防:(1)生产场所需加强机械通风,凡进入经氮气作气体置换的容器、反应釜等通风不良处工作,应作充分机械通排风处理,有条件者应进行工作点氧含量测定。
(2)加强个人防护,需进入氮气柜或在高氮低氧环境中工作,应佩戴送风式或供氧式防毒面具。
(3)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入高氮低氧环境中工作时应有专人监护,并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急救措施:(1)脱离现场,给予新鲜空气或氧气吸入病人如有昏迷、呼吸抑制等情况,可投用呼吸兴奋剂、给予机械呼吸,并尽速转往医院抢救。
(2)病人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即维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通气及心外按压、药物治疗,关键是在呼吸心跳恢复后早期防治缺氧性脑损伤。
2.2.5氮气使用要求:高纯氮≥99.999%;工业级一级≥99.5%;二级≥98.5%;一般钢瓶氮气纯度要求99.7%。
2.3蒸汽亦称“水蒸气”。
根据压力和温度对各种蒸汽的分类为: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蒸汽主要用途有加热/加湿;还可以产生动力;作为机器驱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