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宝坻区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5】宝坻区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答案】A
【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9.人们在对整体的知觉和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上( )
A.前者优于后者 B.前者劣于后者 C.两者没有差别 D.两者相辅相成
17.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8.“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现象。
A.适应
B.对比
C.后象症
D.视觉障碍
【答案】B
【解析】感觉对比现象。
4.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朝向反射
【答案】C
【解析】随意注意的特点。
5.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 )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答案】A
【解析】又叫注意的广度。
6.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C
【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6.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来他,这体现了(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
降。所以选答案 C。
2
15.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答案】A
【解析】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
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感觉适应
【答案】D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规律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答案】B
【解析】还有知觉的整体性。
2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视觉
C.色觉
D.知觉
【答案】D
【解析】此题容易混淆,一旦确定某个事物时,就已经是知觉了,而不是感觉。
23.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稳定 D.注意的分散
【答案】A
【解析】注意分配的典型含义。要注意区分注意的分配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又叫分心。
7.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答案】C
1
【解析】注意的分配。
8.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D.对比的特点
【答案】D
【解析】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万绿丛中一点红”体现了新异刺激的对比。
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了( )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答案】B
【解析】注意的集中是指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
1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答案】D
【解析】差别感受性的含义。
1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
A.提高
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时,通常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上升,强刺激的持续作用能使感受性下
2020 版宝坻区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题库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
A.注意
B.知觉
C.想象
D.观察
【答案】A
【解析】注意的含义。
2.“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
A.强度的特点
B.新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
为(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答案】B
【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11.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
27.“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
把它标志出来。
28.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A.记忆
B.听知觉
C.思维
D.想像
【答案】B
【解析】知觉的含义。
24.在校园建设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 )
3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A
【解析】知觉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5.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
19.吃糖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感觉的( )
A.适应
B.同时对比
C.既时对比
D.差别感受性
【答案】C
【解析】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为即时对比。
20.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记忆
【答案】B
【解析】知觉的含义。
2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
注意,这是因为( )
A.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B.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C.人的感觉阈限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D.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答案】B
【解析】绝对阈限的含义。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C
【解析】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
9.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则运动员的成绩就可能受到明显的影
响。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
A.注意的稳定性 B.持续性注意 C.注意的动摇 D.注意的分配
【答案】C
【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