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药师专业实践能力-34(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50,分数:100.00)1.在医疗机构内,作为患者药物治疗的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医疗文书是(分数:2.00)A.医师处方√B.出院结账单C.门诊结账单D.临床诊断书E.化验报告单解析:[解析] 医师处方是患者诊疗过程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
2.《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各医疗机构印制处方必须遵照既定的(分数:2.00)A.处方规格B.处方内容C.处方标准√D.处方版式E.处方笺纸质解析:[解析] 处方标准(附件1)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
3.医师开具处方后,在处方的空白处划一斜线,其含义是(分数:2.00)A.处方完毕√B.处方结束C.标识医师权限D.防止他人更改E.之后不得添加药品解析:[解析] 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4.下列处方“正文”内容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药品名称B.药品数量C.药品规格D.医师签章√E.药品剂型解析:[解析] 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表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5.医师开具处方,“酊剂”的缩写词是(分数:2.00)A.Sig.B.Pil.C.i.d.D.Tinst. √E.lent!解析:[解析] 酊剂的外文缩写词是Tinst.。
6.在对麻醉药品处方“前记”项目的设置中,不恰当的是(分数:2.00)A.医疗机构名称B.患者姓名C.处方编号D.临床诊断E.不可添列任何项目√解析:[解析]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
7.《处方管理办法》规定,麻醉药品或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印刷用纸为(分数:2.00)A.白色B.淡色C.淡红色√D.淡黄色E.淡绿色解析:[解析]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8.开写医用毒性药品处方的限量是不得超过(分数:2.00)A.1日用量B.1日极量C.2日用量D.2日极量√E.3日极量解析:[解析] 医用毒性药品处方的限量不得超过2日极量。
9.按照规定,每张处方限定哌甲酯不超过15日常用量,只是专用于治疗(分数:2.00)A.儿童癫痫症B.儿童多动症√C.儿童高热症D.儿童忧郁症E.儿童缺锌症解析:[解析] 专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每张处方限定哌甲酯不超过15日常用量。
10.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医师开具普通处方的最适当措施是(分数:2.00)A.处方用量适当延长√B.延长至1个月用量C.延长至20日用量D.延长至15日用量E.延长至10日用量解析:[解析]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医师开具普通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
11.医师开具处方书写,儿童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必要时应注明(分数:2.00)A.身高B.体重√C.体表D.出生地E.身高与体重解析:[解析] 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12.调剂过的医师处方应该由医疗机构妥善保存,至少保存1年的是(分数:2.00)A.急诊处方√B.麻醉药品处方C.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D.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E.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解析:[解析] 调剂过的急诊处方应该至少保存1年。
13.调配处方必须遵照“四查十对”。
以下“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分数:2.00)A.查处方,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B.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C.查药品,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查差错,对科别、姓名、年龄E.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解析:[解析] “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14.药师发现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分数:2.00)A.不得调剂B.告知处方医师C.报告科主任或院长D.按照有关规定记录E.不得调剂,予以记录并报告√解析:[解析] 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并予以记录和报告。
15.在医疗机构,药师能够调配的处方只能是(分数:2.00)A.不规范处方B.处方药处方C.严重不合理用药处方D.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E.用药合理、规范的合法处方√解析:[解析] 药师能够调配的处方只能是用药合理、规范的合法处方。
16.下述不合理处方中,属于用药有不良反应的是(分数:2.00)A.异烟肼配伍维生素B6B.给予老年人常规量1/2的地高辛C.给儿童长疗程的氨基苷类抗感染√D.头孢菌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E.乳糖酸红霉素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解析:[解析] 氨基苷类具有肾毒性、耳毒性,儿童不宜应用,更禁忌长疗程。
17.以下有关“发药过程”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分数:2.00)A.尽量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B.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就诊的科室C.逐一与处方核对药品,检查规格、数量D.向患者详细介绍所发出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E.向患者交代每种药品的用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尤其是同一药品有两盒以上时解析:[解析] 药师发药时,如果向患者详细介绍所发出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可能会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8.为了规范调配工作,在调配室摆在前方或方便取拿处的药品通常是(分数:2.00)A.高危药品B.储存量多者C.易发生差错者D.调配频率高者√E.需要单独摆放者解析:[解析] 调配频率高的药品摆在前方或方便取拿处,有利于药师调配。
19.依据“处方差错的应对措施”,一有药品差错反映立即(分数:2.00)A.予以更换B.问责调剂人员C.报告上级部门D.另发给一份药品E.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解析:[解析] 一有药品差错反映,应该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以确认差错。
20.以下条款,不归属调剂室的药品管理制度的是(分数:2.00)A.过期药品不得出库B.妥善保存调剂处方√C.失效药品按规定及时处理D.禁止配制、销售假药与劣药E.医疗机构配制的药剂不得在市场销售解析:[解析] 妥善保存调剂处方归属调剂室“岗位责任制”。
21.某药品标识的失效期为2015年8月,说明该药品只能使用至(分数:2.00)A.2015年8月31日B.2015年8月1日C.2015年7月30日D.2015年8月1日E.2015年7月31日√解析:[解析] 药品的失效期标识至某月,说明该药品只能使用至某月的前一个月的月末。
药品的有效期标识至某月,说明该药品能使用至该月月末。
22.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的颗粒容易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分数:2.00)A.维生素B.氨基酸C.葡萄糖D.二价金属离子√E.一价金属离子解析:[解析] 二价金属离子容易导致脂肪乳的颗粒变大。
23.配制的肠外营养液可以短时间内冷藏保存,但是至输注完的时间必须限制在(分数:2.00)A.60小时内B.48小时内√C.36小时内D.30小时内E.24小时内解析:[解析] 肠外营养液应该即配即用;即使冷藏,至输注完的时间也必须限制在48小时内,以确保安全、有效。
24.以下所列“与pH较高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的药物中,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苯妥英钠B.青霉素钠C.异戊巴比妥钠D.头孢菌素类E.盐酸普鲁卡因√解析:[解析] 盐酸普鲁卡因是强酸弱碱盐,其注射液pH较低,与pH较高的注射液配伍时易产生沉淀。
25.“输液缓冲容量大”致使硫喷妥钠有可见变化的是(分数:2.00)A.加入乳酸钠输液中B.加入葡萄糖输液中√C.加入林格液中D.加入注射用水中E.加入生理盐水中解析:[解析] 葡萄糖输液pH较低,缓冲容量大,加入硫喷妥钠有可见变化。
26.药品入库要严格验收,50件以下应该抽取(分数:2.00)A.5件B.4件C.3件D.2件√E.1件解析:[解析] 50件以下应该抽取2件,50~99件抽取3件,150~199件抽取5件。
27.以下B族维生素药品中,以“橙黄色”可识别的是(分数:2.00)A.维生素CB.维生素B6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2E.维生素B1解析:[解析] 维生素B 2具有特征“橙黄色”。
28.养护人员对药品库房的温湿度进行监测的时间是(分数:2.00)A.上午9:00~10:00B.下午3:00~4:00C.每日上午9:00~10:00D.每日下午3:00~4:00E.每日上午9:00、下午3:00各1次√解析:[解析] 养护人员应该每日上午9:00、下午3:00各1次监测药品库房的温湿度。
29.以下有关高湿度环境对固体药品质量影响的叙述中,最概括的是(分数:2.00)A.药品吸湿后变性B.有些药品吸湿后降解C.药品结晶水含量增多D.药品吸湿、潮解、降解、发霉等√E.药品稀释、潮解、变形、发霉等解析:[解析] 固体药品在高湿度环境可能吸湿、潮解、降解、发霉等。
30.对药物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空气,空气中影响最大的成分是(分数:2.00)A.尘埃B.氧气C.微生物D.二氧化硫E.氧气及二氧化碳√解析:[解析] 药品变质的原因是水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异构化反应、脱羧反应及聚合反应等;空气中氧气及二氧化碳是主要影响因素。
31.药品出库复核时发现一些情况需要暂停发货,其中不应该包括(分数:2.00)A.包装出现破损B.超过药品有效期C.包装内有异常响动D.拆零药品是拼箱包装√E.药品标签上的文字模糊解析:[解析] “拆零药品拼箱包装”是正常出库包装,不需要暂停发货处理。
32.称量易挥发和具有腐蚀性的物品时,最适宜的盛器是(分数:2.00)A.表面皿B.锥形瓶C.称量瓶√D.坩埚E.烧杯解析:[解析] 称量瓶是称量易挥发和具有腐蚀性物品的最适宜的盛器。
33.配制含有少量挥发油、酊剂、流浸膏的散剂,通常采用的是(分数:2.00)A.搅拌混合法B.过筛混合法C.等量递加法D.吸收剂法√E.套色法解析:[解析] 散剂配方中有少量挥发油、酊剂、流浸膏通常采用吸收剂法配制。
34.B级洁净区中,≥5μm动态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为∙ A.2000个/m3∙ B.1000个/m3∙ C.500个/m3∙ D.200个/m3∙ E.100个/m3(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B级洁净区中,控制≥5μm动态悬浮粒子低于2000个/m 3。
35.下列物品中,最适宜应用干热灭菌法灭菌的是(分数:2.00)A.凡士林√B.无菌衣C.培养基D.塑料器械E.药物溶液解析:[解析] 油脂类最适宜应用干热灭菌。
36.实践证明,能够保证注射用水质量的储存条件是密封保存在(分数:2.00)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75℃以上E.80℃以上√解析:[解析] 能够保证注射用水质量的储存条件之一是保温80℃以上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