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5课时相似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5课时相似三角形导学案无答案

...
第 25 课时
相似三角形
班级:
姓名:
学 习目标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
方。

2、 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知道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三 角形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
等的三角形相似,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能应用图形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习重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角形相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角形相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 ________,对应边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__.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________.
(4)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______________.
二典型例题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中考指要 P93 第 3 题)如图,△ A B C 中, ∠ A = 78 ︒, A B = 4 , A C = 6 .将△
A B C 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
(△2)如图,已知
A B C 中,D 为边 A C 上一点,P 为边 A B 上一点,A B = 1 2, A C = 8 ,A D = 6 ,
当 A P 的长度为 时,
△ ADP 和 △ ABC 相
似.
(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A B C 与△ D E F 的相似比为 1:△4,则 A B C 与△ D E F 的周长比为(

A .1:2
B .1:3
C .1:4
D .1:16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
(1)如图,在矩形 A B C D 中,对角线 A C , B D 交于点 O ,过
点 A 作
E A ⊥ C A 交 D B 的延长线于点 E ,若 A B = 3, B C = 4 , 则
AO
AE
的值


(2)如图,在锐角三角形 A B C 中,点 D , E 分别在边 A C , A B 上,A G ⊥ B C 于点 G ,A F ⊥ D E 于点 F , ∠ E A F = ∠ G A C .
①求证:△ A D E ∽△ A B C ;
②若 A D = 3, A B = 5 ,求 AF AG
的值.
(3) 中考指要例 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 B C 中,∠ B A C = 1 2 0 ︒, A B = A C = 2 ,点 D 是 B C 边
上的一个动点,在 A C 上取一点 E ,使 ∠ A D E = 3 0 ︒ . ①求证:△ A B D ∽△ D C E ;
②设 B D = x , A E = y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③求 A E 的最小值。

④若点 D 在线段 B C 上运动,则点 E 的运动路径长为。

(4)(中考指要例2)(2015武汉)已知锐角△A B C中,边B C长为12,高A D长为8
(1)如图,矩形E F G H的边G H在B C边上,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 B、A C边上,E F交
A D于点K
①求EF的值。

AK
②设E H=x,矩形E F G H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2)若A B A C,正方形P Q M N的两个顶点在△A B C一边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A B C的另两边上,直接写出正方形P Q M N的边长
三、中考预测
如图,已知P为∠A O B的边O A上的一点,且O P=2.以P为顶点的∠M P N的两边分别交射线O B于M,N两点,且∠M P N=∠A O B=60︒.当∠M P N以点P为旋转中心,P M边与P O重合的位置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M P N保持不变)时,M,N两点在射线O B上同时以不同的速度向右平行移动.设O M=x,O N=y(y>x>0),△P O M的面积为S.
(△1)判断:O P N与△P M N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试写出S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S的取值范围.
P
A
O
M N B
四、反思总结
1.本节课你复习了哪些内容?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困难?
五、达标检测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是()
A.9∶16B.3∶4C.9∶4D.3∶1
2.6如图,在△A B C中,D E∥B C,A D=2,A B=6,D E=3,则B C的长为()
A.9B.6C.4D.3
3.如图所示,身高1.6m的小华站在距路灯杆5m的C点处,测得她在灯光下的影长C D为2.5m,则路灯的高度A B为______.
4.如图,点P在△A B C的边A C上,要判断△A B P∽△A C 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
()
A.∠A B P=∠C
B.∠A P B=∠A B C
C.
AP
AB =
AB
AC
D.
AB
BP
=
AC
CB
5.在A B C中,P为边A B上一点.

(1)如图1,若∠A C P=∠B,求证:A C2=A P·A B;
(2)若M为C P的中点,A C=2,
①如图2,若∠P B M=∠A C P,A B=3,求B P的长;
②如图3,若∠A B C=45︒,∠A=∠B M P=60︒,直接写出B P的长.
6.小明想利用太阳光测量楼高,他带着皮尺来到一栋楼下,发现对面墙上有这栋楼的影子,针对这种情况,他设计了一种测量方案,具体测量情况如下:
如示意图,小明边移动边观察,发现站到点E处时,可以使自己落在墙上的影子与这栋楼落在墙上的影子重叠,且高度恰好相同.此时,测得小明落在墙上的影子高度C D=1.2m,C E=0.8m,C A=30m(点A、E、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小明的身高E F是1.7m,请你帮小明求出楼高A B(结果精确到0.1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