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t/h干熄焦工程开工方案(炼焦工艺专业)审核:严卫华编制:朱启才武汉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8月目录1.干熄焦装置检漏试验 (3)2.装冷焦、排冷焦试验 (10)3.干熄焦装置烘炉与开工 (15)1.干熄焦装置检漏试验1.1 简介干熄焦装置的检漏试验是对干熄焦气体循环系统中的设备、阀门、补偿器、管道、焊缝、法兰连接面的严密性进行检验。
检漏试验一般在干熄焦装置开工前,各单体设备调式完毕,空负荷试车结束后进行。
1.2 气体循环系统主要设备气体循环系统除连接管道、阀门、补偿器外,还包括供气装置、干熄炉、一次除尘器、锅炉、二次除尘器、循环风机、热管换热器、排出装置等设备。
1.3 试验目的干熄焦是一种利用惰性气体在密闭的系统内与炽热的焦炭直接换热的新型熄焦工艺。
气体循环系统中的设备、阀门、补偿器、管道、人孔、法兰连接面和壳体焊缝等不得有泄漏。
干熄焦装置各单体设备调式完毕,空负荷试车结束后需对气体循环系统进行整体检漏试验,以保证干熄焦装置安全稳定地运行。
检漏试验是干熄焦装置的一种严密性试验,其目的是在冷态下检查设备管道制造质量和系统的严密性,消除查出的缺陷,检漏试验是保证干熄焦装置日后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检漏试验是对整个气体循环系统进行的,重点是检查人孔、法兰连接面和壳体焊缝的严密性,而那些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必须进行连续抽吸,排出或允许少量泄漏的部位不在检查处理之列。
1.4 试验方法及判定标准1.4.1试验方法试验方法采用检漏试验即漏风检查法。
由于整个气体循环系统内部空间巨大,有些部位是开放的,在结构上就很难成为密闭系统,如干熄炉口水封槽、一次除尘器放散装置、预存室放散装置、装置的排料(灰)口、耐火砖砌体之间空隙(填塞松软耐热陶瓷纤维)等。
因此就不可能向管道、容器那样用“压力降”的方法来判定装置气密性的试验是否合格。
鉴于干熄焦装置在正常运行时,气体循环系统的压力较低(一般不超过10kPa),可采用漏风试验法来检查系统的严密性。
即利用循环风机向系统内鼓风,并在风机入口前保持试验压力。
在此压力下利用喷涂或刷涂肥皂水方法,对系统中人孔、法兰连接面和壳体焊缝处进行漏风检查。
1.4.2 判定标准在气体循环系统内部保持试验压力的情况下,利用喷涂或刷涂肥皂水方法,对系统中人孔、法兰连接面和壳体焊缝处进行漏风检查。
若各检查点无明显的漏风现象(无连续较大的气泡出现),即可认为气密性试验合格。
1.5 试验设备试验风机:利用本装置所设置的循环风机送风,通过循环风机电动机变频调节压力。
试验仪表:压力表,倾斜式微压U形压力计。
压力表设置的位置见附图一。
1.6 干熄焦装置检漏试验流程框图1.7 检漏试验方法1.7.1 检漏试验须具备的条件a)循环风机已经试车完毕并验收合格。
b)对参加检漏试验的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掌握检漏试验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
c)必要的公辅介质水(工业水或纯水)、电、气(压缩空气或氮气)已开通并能正常使用。
d)设备已按规定进行了试运转前的清扫、清洗并加足了规定牌号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e)循环风机周围环境5米范围内杂物必须清扫干净,避免循环风机运行中吸入异物。
f)检漏试验必要的安全措施已设置完毕,安全监护人员已安排到位。
g)检漏试验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各专业的组织协调工作完毕。
1.7.2 检漏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需要关闭(封闭)的阀门和设备①空气导入管:DN1000导入空气量调节阀②旁通管:DN900旁通量调节阀③循环气体管道:人孔和各种规格阀门(除预存室放散管上的DN800手动调节阀门)④排出装置:平板闸门⑤一次除尘器:电动格式排灰阀(堵盲板)、人孔和一次除尘器放散装置⑥二次除尘器:电动格式排灰阀(堵盲板)和人孔⑦干熄炉:炉口水封槽、各种测定管和人孔⑧热管换热器:人孔和检修孔⑨循环风机:入口风门⑩锅炉:各人孔注:锅炉出口防爆阀和二次除尘器顶部防爆阀设计开启压力为4kPa,应用重物压住。
b)需要开启的阀门和设备①循环气体管道:预存室放散管上的DN800手动调节阀门②循环风机:风机后手动调节翻板,风机壳体上的两侧检查孔③预存室放散装置:DN500手动调节阀门1.7.3 检测压力表(计)和阀门的设置试验检测点、检测仪表、试验压力如下图所示:干熄炉预存室设压力表风机入口处设U形水柱压力计1.7.4 仪表设备气体循环系统上的电气、仪表设备已安装完毕,但不允许参与系统检漏试验的仪表、阀门和设备必须拆下来。
1.7.5 检漏试验所需的临时措施a)干熄炉口水封槽和一次除尘器放散阀水封槽内塞满用编织布包裹的岩棉毡,并注满水防止检漏风的大量泄漏。
b)打开循环风机两侧面的检查口,作为检漏试验的循环风的入口,同时在检查口上设安全网,避免循环风机运行中吸入异物。
1.8 检漏试验1.8.1 起动循环风机按循环风机起动和运行规程起动风机,向系统连续不断鼓风,送风量大于干熄炉口水封槽和气体放散阀水封槽等处的泄漏量,使风机入口处静压力保持在O),在此压力下进行系统检漏试验。
3000-4000Pa(300-400mmH2风机两侧各有一个尺寸完全一样的检查口,关闭循环风入口翻板阀,从两侧的检查口进风,可以使两则进风量相等,即使循环风机叶轮两侧风压相等。
1.8.2检漏试验干熄炉预存室压力表按4000Pa(400mmHO)设定。
风机入口处U形水柱压力计2O)设定,以U形水柱压力计读数为准。
按3000-4000Pa(300-400mmH21.8.3检漏方法与泄漏点处理用肥皂水喷涂或刷涂法兰连接处和焊缝,估计每套干熄焦装置检查一次的消耗量约80~100㎏。
采用喷雾壶喷涂法兰、焊缝,检漏一遍应在6小时以内,整个检漏过程应作详细记录,包括漏风部位、漏风原因及其它的情况。
在检查过程中对出现的气泡的部位,应作上标记,只要人力许可,可以边检查边处理,直到被检查部位无气泡出现为止。
但对于需要停机处理的部位,应在风机停机后进行。
处理完毕后,应按本条款的规定从新起动风机再次进行检测,直至合格为至。
1.9 停车与系统的恢复a)循环系统检漏试验合格后,循环风机应按风机相关规定进行停车。
b)循环风机停车后应立即对循环系统进行恢复,拆除临时措施项目,使系统恢复正常。
1.10 试车组织机构1.11 检漏试验材料1.12 检漏试验安全事项为确保检漏试验过程中的设备、人身安全,凡参加试运转人员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a)精读且充分理解检漏试验方案,设备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充分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功能特性及试运转必须检验的项目,严格按规定程序、方法操作,准确判断异常或突发故障,及时采取技术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试运转顺利进行。
b)集中统一指挥,密切协调机、电、仪表各专业的配合。
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必须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禁擅自动作,违章操作。
c)设备动作(运转)前(无论是手动或电动),必须彻底清除周围的垃圾、油污,拆开保护设备所采取的,有碍设备运转的防护设施(如遮盖的雨布,包扎的塑料薄膜等),经常保持清洁状态,切实做到文明施工。
d)检漏试验区域必须设置安全标记(如挂安全绳、警示牌等),非试运转人员严禁在区域内通行,以确保安全。
e)严防火灾事故措施:现场常备灭火器10只,石棉帆布100Kg。
消除一切可燃废物(如木柴、油棉纱、塑料等)。
每次动火(电焊或气割)前作好隔离等防火措施之后才能动火操作。
f)凡处理设备问题,必须先断电停机后方准操作。
g)设备的各种防护罩必须安装好。
设备运转中人员应尽量避开高速运转的联轴器,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h)现场移动式照明,只能使用低压灯泡(36V),防爆电筒等灯具,严防触电事故发生。
i)凡登高作业,必须按《规程》搭设好脚手架,栓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2.装冷焦、排冷焦试验2.1装冷焦、排冷焦试验的前提条件a) 红焦运输系统中的电机车、焦罐运载车、自动对位装置,起重机等已单体试车、连动试车完毕。
b) 装入装置已单体试车、连动试车完毕。
c) 排出装置中的平板闸门、电磁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排焦溜槽等已单体试车、连动试车完毕。
d) 冷焦运输系统已单体试车、连动试车完毕,胶带机上的电子秤可投入使用。
e) 装冷焦、排冷焦试验用的200t焦炭(要求焦炭低水分、低焦粉、粒度均匀)已送至现场。
2.2 装冷焦、排冷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装冷焦、排冷焦试验对的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熟悉设备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文件,了解设备的构造和性能,掌握设备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和安全规程。
b)试验必须的水(工业水或纯水)、电、气(压缩空气或氮气)已开通并能充分供给使用。
c)设备已规定进行了试运转前的清扫、检查、清洗并加足了规定牌号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d)设备周围环境已彻底清扫,走行、提升、直线往复运动的设备运行道路上的障碍已彻底排除。
e)干熄炉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平板闸门处在关闭状态。
f)装冷焦、排冷焦试验必须的安全措施已设置完毕,安全监护人员已安排到位。
g)装冷焦、排冷焦试验的工具、材料准备齐全,各专业的组织协调工作完毕。
2.3 装冷焦、排冷焦试验安全事项为确保装冷焦、排冷焦试验过程中的设备、人身安全,凡参加试验人员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a)精读且充分理解装冷焦、排冷焦试验方案,充分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功能特性及试运转必须检验的项目,严格按规定程序、方法操作。
b)集中统一指挥,密切协调机、电、仪表各专业的配合关系。
参加试验的人员,必须严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禁擅自动作,违章操作。
c)设备动作(运转)前(无论是手动或电动),必须彻底清除周围的垃圾、油污,拆开保护设备所采取的,有碍设备运转的防护设施(如遮盖的雨布,包扎的塑料薄膜等),经常保持清洁状态,切实做到文明施工。
d)试验区域必须设置安全标记(如挂安全绳、警示牌等),非试运转人员严禁在区域内通行,以确保安全。
e)严防火灾事故措施:现场常备灭火器10只,石棉帆布100Kg。
消除一切可燃废物(如木柴、油棉纱、塑料等)。
每次动火(电焊或气割)前作好隔离等防火措施之后才能动火操作。
f)凡处理设备问题,必须先断电停机后方准操作。
g)设备的各种防护罩必须安装好。
设备运转中人员应尽量避开高速运转的联轴器,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
h)现场移动式照明,只能使用低压灯泡(36V),防爆电筒等灯具,严防触电事故发生。
i)凡登高作业,必须按《规程》搭设好脚手架,栓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2.4装冷焦、排冷焦试验机具2.4.1 采用移动上料胶带机方式2.4.2 采用装料斗配合临时装料溜槽方式2.5装冷焦、排冷焦试验方法2.5.1装冷焦试验a) 先将烘炉平台对面的烘炉孔用砖砌好,并封上烘炉孔盖。
b) 利用烘炉平台侧的烘炉孔装入冷焦,一直装到冷焦将供气装置的风帽和锥斗壁上的衬板全部覆盖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