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如图,小明的爸爸买了一个解冻板,它可以在不用电和燃料的情况下快速解冻食物.解冻过程中食物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若需要消耗电能,电能属于______能源.(填“一次“或“二次“).2.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3.如图是小明家卫生间的洗脸盆,盆下的U形防臭下水管是根据______原理设计的.该楼水箱在12层楼顶,若水龙头与楼顶水箱内水面的竖直高度差为25m,则水龙头出口处水的压强是______Pa.g=10N/kg.4.如图是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ab是一根导体,通过导线、开关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实验中,如果______,就说明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实验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做出自己的猜想:______.5.现有一壶水要烧开需要吸收1.89×106J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______m3的天然气:安庆市城区开始普及天然气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和普通燃料相比,具有______等优点(写出一点).(天然气的热值是7×107J/m3).6.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鸟儿啼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人耳的.7.小林同学的质量是60kg,他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他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4×10﹣2m2,当他双脚着地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g取10N/kg)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16分)8.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估测数据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B.人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C.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10.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B.C.D.11.在部分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按钮开关(如图黑圆圈处),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电铃都会发声,提醒司机有乘客需要下车.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A.B.C.D.12.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B.C.D.1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是()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L上标有“6V 3W“的字样,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6﹣20Ω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3﹣6VC.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3﹣4.5WD.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0.5A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灯泡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A.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B.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C.L1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D.L1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三、作图题(2小题2分,共4分)16.在图甲中,重10N的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17.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四、实验与探究题(18小题4分,19小题6分,20小题9分,共19分)18.小明在下乡实践活动中发现: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为了防止手在铁锹柄上打滑,不时往手心上吐口水.小明想,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呢?于是他用弹簧测力计、滴管、一个小木块和一杯水探究水到底能增大摩擦还是减小摩擦.方法:在水平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测出摩擦力,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水滴数/滴 5 10 15 20 25摩擦力f/N 1.3 1.5 1.8 1.4 1.2(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______图.(3)根据以上探究结果,请给大雨后开车的司机提一条建议:______.19.小明和小亮想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帮他完成部分内容.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人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______g.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______mL.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__.(3)小亮提醒小明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测出空杯子的质量“,小明应该在(1)中的______(填写实验步骤序号)后进行该操作.20.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字样:(1)请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时,电路中电流变小(导线不允许交叉).(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没有偏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3)排除故障后,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得几组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值,作出了图乙所示的U﹣I图象.从图象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______;从图象还可以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4)实验结束后,老师给同学们一个100的定值电阻R0和两只电流表,让他们测出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路图如丙所示.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A,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______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五、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1.2014年8月16日,在俄罗斯举行了首届坦克两项国际竞赛,我国选手驾驶我国自主研制的坦克获得优异成绩.如图所示,若我国参赛的坦克质量为5.0×104kg,每条履带着地面积为2.5m2,水平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倍(人重忽略不计).比赛时,它以72km/h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0.5h到达终点.(g取10N/kg)求:(1)比赛时,坦克通过的路程为多少;(2)坦克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3)坦克牵引力所做功的功率.22.小明同学家有一台微电脑控制的电热水壶,如图所示.该电热水壶可以将水从桶中自动抽到壶中并自动加热至水烧开.小明观察该电热水壶的铭牌时发现其额定加热功率模糊不清,其他铭牌标记均清晰(如表所示);烧水前他关掉家里其他用电器,只接通电热水壶,将水加至电热水壶满刻度,此时显示水温为20℃,电热水壶加满水后开始在额定电压下烧水至水温为100℃时自动断开电路停止工作.小明还观察到,在电热水壶烧水的过程中,家里标有3000revs/(kW•h)的电能表在30s内转盘转了50转.[g=10N/kg,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求:(1)电热水壶的额定加热功率;(2)若电热水壶的加热效率为80%,则烧开该壶水所需的时间.型号MH﹣200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加热功率小电动机额定功率5W容量 2.0L201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如图,小明的爸爸买了一个解冻板,它可以在不用电和燃料的情况下快速解冻食物.解冻过程中食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若需要消耗电能,电能属于二次能源.(填“一次“或“二次“).【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能源的分类.【分析】(1)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改变了;(2)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解答】解:(1)解冻过程中热量发生了转移,因此食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2)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电能都是通过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是二次能源.故答案为:热传递;二次.2.如图所示,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铁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绝缘体.【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用一带电的物体靠近吸管带电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吸管上的电荷没有通过铁支架转移,说明吸管是绝缘体故答案为:同种;绝缘体3.如图是小明家卫生间的洗脸盆,盆下的U形防臭下水管是根据连通器原理设计的.该楼水箱在12层楼顶,若水龙头与楼顶水箱内水面的竖直高度差为25m,则水龙头出口处水的压强是 2.5×105Pa.g=10N/kg.【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分析】(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内只有一种液体时,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液面相平.(2)知道水龙头处水的深度h,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解.【解答】解:(1)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由图可知洗手间下水管属于连通器.U 形管总是会有水的,这样可以隔绝下水道往上反的臭味,故有防臭作用.(2)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25m=2.5×105Pa.故答案为:连通器;2.5×105.4.如图是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ab是一根导体,通过导线、开关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实验中,如果指针偏转,就说明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实验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你做出自己的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体的磁场强弱有关.【考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在探究感应电流的实验中,是通过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来却定感应电流的产生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导体切割磁感线的快慢和磁场强弱有关.【解答】解:感应电流就是通过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来体现的,若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就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无电流时,指针不偏转;由于感应电流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的,由此可联想到感应电流的大小应该与磁场强弱、导体运动的快慢有关.故猜测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有关;还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有关.故答案为:指针偏转;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体的磁场强弱有关.5.现有一壶水要烧开需要吸收1.89×106J的热量,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0.027 m3的天然气:安庆市城区开始普及天然气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和普通燃料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热值大等优点(写出一点).(天然气的热值是7×107J/m3).【考点】燃料的热值.【分析】(1)一壶水要烧开需要吸收1.89×106J的热量,根据Q放=qV求出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天然气;(2)从使用情况、热值、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解:∵Q放=Q吸,Q放=qV∴需要完全燃烧的天然气:V===0.027m3;天然气和普通燃料相比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热值大等优点.故答案为:0.027;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热值大.6.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运动的(填“运动”或“静止”).鸟儿啼声是通过空气(或“介质”)传播到人耳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月落”指天将破晓,月亮落下山.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月亮是运动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鸟儿啼声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里.故答案为:运动,空气(或“介质”).7.小林同学的质量是60kg,他受到的重力是600 N;他两只脚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4×10﹣2m2,当他双脚着地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1.5×104Pa.(g取10N/kg)【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分析】(1)已知小林同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他受到的重力;(2)小林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p=求出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1)小林同学受到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2)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600N,对地面的压强:p===1.5×104Pa.故答案为:600;1.5×104.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16分)8.以下较为贴近实际的估测数据是()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B.人洗澡的热水温度约为75℃C.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0kg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解答】解: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5cm左右,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B、人洗澡的热水温度与人体的温度差不多约为40℃左右,所以B不符合实际情况;C、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所以D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分析】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传播中和人耳处三个;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D、声纹锁是通过辨别音色来打开的.【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与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B.C.D.【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①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②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③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解答】解: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照镜子,这是平面镜成像,利用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正确;D、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故选C.11.在部分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按钮开关(如图黑圆圈处),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电铃都会发声,提醒司机有乘客需要下车.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A.B.C.D.【考点】电路图设计.【分析】按下任何一个下车按钮时电铃都会发声,说明两个开关并联共同控制电铃.【解答】解:A、两个开关串联,即两个开关必须同时闭合电铃才能发声,故A不符合题意;B、两个开关并联后共同控制电铃,即任何一个开关闭合后,电铃都能发声,故B符合题意;C、开关S1为总开关,开关S2与电铃并联,因此只闭合开关S2时,电铃不响,故C不符合题意;D、开关S1与电铃串联后于开关S2并联,当开关S2闭合后,会形成电源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如图所示,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B.C.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1)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笔尖接触火线.(2)火线首先经过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这样在更换灯泡时,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更换灯泡时更安全;(3)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4)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解答】解:A、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部分,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A 错;B、连接电灯时,火线首先进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在灯泡的螺旋套,故B正确;C、电冰箱是金属外壳,其外壳需要接地,当用电器漏电时,电流就通过地线流入大地,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故C错;D、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使总功率过大,造成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家里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故D错.故选B.1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是()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若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与重力相等.若物体漂浮,则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若物体悬浮,则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解答】解:AB、物体在甲中漂浮,所以物体的密度小于甲盐水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所以物体的密度等于乙盐水的密度,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乙盐水的密度.则A正确,B错误;CD、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则CD错误.故选A.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L上标有“6V 3W“的字样,假设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允许的调节范围是6﹣20ΩB.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3﹣6VC.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3﹣4.5WD.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0.5A【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与电流表的量程和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灯泡的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然后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范围,根据P=UI求出该电路的最大功率;(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然后得出答案.【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I L===0.5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大=0.5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6V,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由I=得,电路中的总电阻和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8Ω,R L===12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滑小=R﹣R L=18Ω﹣12Ω=6Ω,则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6Ω~20Ω,故A正确;电路的最大功率:P大=UI大=9V×0.5A=4.5W;(2)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0.28125A,所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28125A~0.5A,故D错误;电压表的最小示数:U L′=I小R L=0.28125A×20Ω=5.625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5.625V~6V,故B错误;电路最小功率:P小=UI小=9V×0.28125A=2.53125W,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2.53125W~4.5W,故C错误.故选A.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两灯都发光,当把开关S2断开时,灯泡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A.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B.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C.L1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D.L1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析】由电路图知,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L1与L2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S2断开后,灯L2所在支路断路,只有灯L1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电路电流;根据电路结构、并联电路特点判断灯泡亮度是否变化,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解答】解:(1)由电路图知,开关S1、S2都闭合时与开关S2断开后,灯泡L1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不变,灯两端的电压不变,灯的实际功率不变,灯泡亮度不变;(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即流过灯L1与L2的电流之和,开关S2断开后,电流表测流过灯L1的电流,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变小;故选A.三、作图题(2小题2分,共4分)16.在图甲中,重10N的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说明球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球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10N;过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表示,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并写出力的大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