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解析
分值
电和磁
26 (37﹪)
电流的热效应、电功的计算、奥斯特实验、发电机等知识没有涉及。
知识板块
光学
考查知识点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 正;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
分值
5 (7﹪)
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没有涉及。
知识板块
考查知识点
分值
热学
1.Q放=cm△t; 6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3.热机; (8﹪) 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5.Q放=mq 。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各题型平均得分情况
题号 题型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 5 填空 选择 作图 实验探究 综合应用
平均分
9
10
2
12
11
44
2.学生答题错误原因分析
(1)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 我们认为很容易的题目的得分率并 不是很高,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的认识不透彻,理解不全面;不会用物 理术语;写错别字;基本技能掌握不到 位。例如:第1题考查磁现象和光学的基 础知识,第一个空,很多学生填“磁 场”“磁力”;第二个空,有学生填 “聚光”、“具光”、“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沸 点、扩散现象等知识没有涉及。
知识板块 声学
考查知识点 1.乐音的三要素。
分值 2 (3﹪)
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等知识没有涉及。
其中八年级占36分, 九年级占34分。
(2)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 出对能力、思想方法的考查。
如突出对灵活运用物理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 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综合能力等的考查。
(2)学生阅读、审题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题目里会有一些关键字,这些关键 字有的学生难以读出、读懂,从而直接 导致失分。例如:第4题的第一个空:关 键字是“降低到”的“到”字,有些学 生把意思读成“了”,温度变化量错误 的取值为5℃,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处理信息题与语言表述能力不到位。
学生对于语言表述题,能力还是比较差的, 这可能跟学生平时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 教师在指导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有关,以致于 出现这方面的普遍失分。 例如:第18题题干提供的信息是探究物体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在填第(2) 问的第一个空时,很多学生填成“高度”,说 明学生没有通过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连带第 (4)问的结论一块儿填错。除了这个原因外, 还有些学生不写“当速度一定时”这个前提条 件。
12.如图7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 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 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 ρ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 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 A、 B、 C、 D、
13.(双选)如图8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 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 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 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 能较好发挥评价功能。
试卷基本遵循了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 难所占分数比例控制在4∶3∶2∶1的原则。整 体上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既体现了义务教育 的普及性、基础性,又能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 所需的学生区分出来,还能给我省初中物理教 学的发展以正确的导向。
(4)试题兼具基础性、灵 活性、应用性、综合性、创 新性、导向性。
19.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 的规律”实验。 (1)图15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15乙是 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 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 电流。 (2)请在图15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 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 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 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 “C”)处的电流。
21.某款新型电动车的性能参数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1)电动机是电动车的核心都件,电动机正常工作时, 电能转化为 能,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是 。 (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大? (3)同类型号的燃油汽车在同等条件下百公里消耗汽 油10L,请通过计算比较两种汽车的百公里能耗,并说 明能耗不同的主要原因。汽油的密度103kg/m3,热值q= 4.6X107J/kg。 (4)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 区域,如图17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 速仪向该车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该车的速度。
20.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m =400kg, 边长l=1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翻滚的 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如较16所示。g取 10N/kg。求 (1)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 所用最小力F的大小。 (3)“大力士”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 动了10m,用时20s,“大力士”克服立方体重力做 功的功率。
2016年河南省中考
物理试卷分析
教研室 刘丽娜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有所变化。①试题的个数
由22个变为21个,体现在第一大题上,从7个变为 6个,分值仍是14分不变,其中有两题从原来的两 个填空变为三个填空。②第二大题虽然还是8个小 题16分,但最后两道小题13题和14题由原来的单 选变为双选。③第四大题的分值由19分变为18分、 第五大题的分值由17分变为18分。
题号 题量 分值 一 6 14 二 8 16 三 2 4 四 3 18 五 2 18 合计 5 21 70 题型 填空 选择 作图 实验探究 综合应用
2.试卷的突出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 识,各知识板块分配合理。
课标要求的18个知识板块考查了17个, 其中基础题量约占70%,考查的知识点分别 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 验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题目符合大多数学 生的生活实际,又注意了知识的覆盖面,部 分题目情景和插图直接来源于课本,题目要 求的起点低,提高了大部分考生的自信心。
(5)命题导向引领学科教学。
引领学科教学要跳出“题 海”战术,把提升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学科素养放在首位。
3.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2016年河南省物理中考试题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 准的理念,能兼顾到导向性、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与 科学性。纵览整套试卷,试题在平稳中求创新,在基础上求变化, 试题的总体难度略有提高。试题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 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 命题过程中注重了体现试卷的义务教育“水平检测性”和“选拔性” 的双重功能,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尤其注重 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体现学 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卷设计 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 理的教学实际,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特色。命题对促进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 论 (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操作方法是: 。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 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 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 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4)基本书写不规范,随意性太强。
不少考生在答卷过程中书写不规 范造成失分,如作图不规范,画光线 不带箭头,虚实线不分;计算题没有 公式,步骤混乱,物理量不带单位、 不能用下标区分物理量,计算过程中 单位不统一,单位换算不过关等。
3.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
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R0和电 源电压U 均为已知。在a、b间接入一个未知电 阻Rx,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UX,则由已 知量和测得量可以推出:Rx= , Rx的电 功率PX= 。
分值
力学
30 (43﹪)
参照物、力的初步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连通器、滑轮、 机械效率等知识没有涉及。
知识板块
考查知识点 1.地磁场; 2. 电磁波的应用; 3.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 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关系;欧 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 5.电流方向的规定;影响电阻大小 的因素;导体的应用; 6.家庭电路的正确连接; 7.右手螺旋定则;影响电磁铁磁性 强弱的因素; 8.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 9.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工作 原理;P=UI。
中等偏难、难题以电学、力学为
主。 凡是“课程标准”中属于理解 层次要求的内容都做了高层次的考 查。
科学内容18个板块所占分值
一
声现象 光现象 质量和密度 物体的运动
2 2 1 2 2 1 2
二
三
四
五
总分
2 5 1 4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 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 机械能 物态变化 微观世界与宏观 宇宙
1
1
2
2 2
2
3
5
6 2 3 3 6 3 3 6 4 ×
2
2
科学内容18个板块所占分值
一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简单电现象和串、 并联电路 欧姆定律 电功率与 安全用电 电与磁 能量和能源
14.(双选)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磁敏电阻R的 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将螺线管一端 靠近磁敏电阻R,闭合开关S1、S2,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B、当R1的滑片向左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C、当R1的滑片向右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压表示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