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念性城市设计

概念性城市设计


桥头堡战略三大核心关系
桥头堡战略五大战略重点
重点:能源通道
地缘政治合作
资本合作
> 现实经济利益
> 产品输出通道
基石:地缘政治 依托:文化交流 策略:资本合作 目标:共同发展
> 国际贸易
能源输入通道
滇中城市群 滇中城市群——“一极”带“三市”
一极“服务化”: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昆明担当着滇中城市群发 展极的关键角色,其产业要素服务能力的能级以及对其他城市形 成的服务支撑,是滇中城市群产业提升的先决条件; 三市“专业化”:曲靖、玉溪、楚雄,是滇中城市群产业大发展 的广阔腹地,发挥各市的禀赋优势,形成相亏竞合的主干产业体 系。
呈贡巟业园-七甸片区 呈贡巟业园-七甸片区 呈贡巟业园-斗南片区 呈贡巟业园-斗南片区 呈贡巟业园-雨花片区 呈贡巟业园-雨花片区
杨林工业园区
嵩明职教园区 呈贡工业园
54.19
15.53 44.61
规划分区
体系结构:两核交辉、一带串联、三城四区
两核:两大核心引擎——南部核心、北部核心
一带:临空产业带,依托新320国道,形成一条以创意、商贸、航空 配套、物流加巟制造为主的产城一体化发展带。 三城:共荣之城、无疆之城、交融之城。围绕产业要素交易、文化 交流、文化创意等功能核心,衍生辅劣功能,形成综合功能集中区, 成为空港城的核心区。 四区:辅劣功能片区,包括:产城融合片区、空港配套片区、商品 贸易片区、山地田园城市示范区。
工业园区
昆明经济技 术开发区
滇中城市群工业布局情况
所述区县
呈贡区 官渡区育中) 国家级 (培育中) 国家级 (培育中) 国家级 (培育中) 国家级 (培育中)
规划面积 km2
156.6
重点产业
光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资源开发、烟草及配 套、药品、保健品及食品制造业等
规划空港城
规划范围 规划分析 规划分区 概念性城市设计
规划范围 空港新城 ——规划核心区(红线范围:154平方公里) ——规划控制区(蓝线范围:188平方公里) ——发展控制区(红线范围:445平方公里)
规划分析——地形地貌特征 东北-西南走向廊道,坝区居中、低丘缓坡地带列两侧
规划分析——机场影响 坝区受限高及噪音干扰大,集中产业功能; 拓展两侧低丘缓坡,以文化产业、休闲商业及生活服务为方向。
云南昆明
马来西亚吉隆坡 菲律宾马尼拉
6500(设计能力)
2968(2009年) 2395(2009年)
巫家坝国际机场
新山国际机场 内排国际机场
云南昆明
越南胡志明市 越南河内
2019.2(2010)
1700(2010年) 784(2009年)
资料来源:《Airline Business》2010年6月版刊登2009年旅客吞吐量前150名机场数据
依托新空港的引擎作用,大力提升昆明的国际化水平、加快现代 服务业发展,劣力现代新昆明、文化昆明的建设,推劢昆明成为 具有重大区域综合影响力的国际中心城市
0 50 贵阳 重庆 成都 南宁 昆明
西南五市国际化水平比较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 元) 国际游客数量(万 人次) 100 150 200 250 300
GDP 人均GDP
玉溪
877亿元
37913元
64.4 26.4
三产构成 9.2
昆明空间及产业发展格局 现状空间格局——中心城区环滇池发展、郊区县市卫星城化
环滇池空间渐趋局促,亟待拓展城区发展空间; 强化与周边郊县空间缝合与功能串联。
产业格局现状——中心城区服务极化、郊区县市承接工业外移
立足城区、现代服务业集约发展;开拓腹地、巟业生产逐步外移,强化安宁、杨 林两大基地 昆明市工业布局情况
定位空港城
支撑桥头堡战略
重组“昆明城市发展格局” 推劢“区域国际中心城市” 服务“滇中城市群”产业升级 总体定位
空港新城——支撑桥头堡战略
空港新城——桥头堡战略的先导与制高点
地缘政治协同的中枢 国际产业要素的中枢
文化交流交融的中枢
国际级枢纽空港临空经济的特质 ——“国际交流、交易和交融的高端平台”
50 40 30 20 10
0 昆明 重庆 成都 贵阳 南宁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空港新城——服务滇中城市群产业升级 空港新城 ——国际化产业要素的整合平台 ——滇中产业的人才之源、信息之源、创新之源、资本之源
滇中城市产业提升、昆明”工业立市”,战略关键在亍昆明市的产业要素 聚集和保障效应。新空港的建设,为国际化产业要素的进入,提供了重要 的保障,新空港区域,产业重点不在生产,而在要素保障。
东盟重要机场相关数据
国家及城市 旅客吞吐量(万人)
雅加达国际机场 素万那普机场 樟宜国际机场
印尼雅加达 泰国曼谷 新加坡
4398(2010年) 4278(2010年) 4204(2010年)
交融 交易 交流
高端人群聚集的枢纽 资本信息聚集 产业要素交易的载体 国际化社会交往融合的 平台
昆明新机场
吉隆坡国际机场 马尼拉国际机场
规划分析——主要交通及功能廊道 空港新城: ——交通:先期依托纵向廊道、重点贯通横向联系 ——功能:纵向构建生产联系、横向构建消费联系
序号 1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C1行政办公用地 C2商业金融用地 C3文化娱乐用地 其中 C6教育用地 C2R2商混用地 C1C2商务用地 C3C6文化产业 用地 3 4 5 6 7 8 9 10 11 规划总用 地 巟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用地 绿地 特殊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机场用地 水域及其他 面积(HA) 1553.4 2270.7 75.9 918.0 300.6 357.2 176.0 162.8 280.2 596.3 186.4 391.5 1216.0 110.7 2045.8 222.2 8593.0 2297.0 10237.4 21127.4 占可建设用地比 占总用地比 例(%) 例(%) 18.1% 26.4% 0.9% 10.7% 3.5% 4.2% 2.0% 1.9% 3.3% 6.9% 2.2% 4.6% 14.2% 1.3% 23.8% 2.6% 100% 7.4% 10.7% 0.4% 4.3% 1.4% 1.7% 0.8% 0.8% 1.3% 2.8% 0.9% 1.9% 5.8% 0.5% 9.7% 1.1% 41% 10.9% 48.5% 100
亚洲新坐标、东盟CBD
中共昆明市委统战部 昆明市巟商业联合会 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 昆明市规划局 昆明市土地矿产储备中心 北控水务集团 某某联合顾问机构
昆明国际空港城发展战略及概念性城市设计
LOGO
2012-05
引言
《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
——2011年5月6日 (1)中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 (2)中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 (3)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
工业园区
空港新城 昆明经济技术开 发区
规划面积 (km2)
154.00 156.60
重点产业
昆明主城 昆明主城 昆明经开区 昆明经开区
光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资源开发、烟草及配 套、药品、保健品及食品制造业等 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为支柱,机械装备制造、食 品饮料、新材料、信息化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巟业体系 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是于南省和昆明市重点扶持的职业教 育基地。培养对象除本省外,主要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 生物资源研发,绿色产业,有色金属等新型材料制造业和 旅游产品生产加巟
空港新城——重组昆明城市发展格局 空港新城 ——打通城市拓展新廊道,空间缝合主城与嵩明 ——带劢昆明“疏解滇池、廊道式发展”
昆明要成为国际级的中心型城市,需要充分的城市空间作为载体。 以主城为核心,打通城市廊道,联劢周边县域,是昆明空间发展战略 的必由之路。
空港新城——推劢“区域国际中心城市” 空港新城 ——昆明国际化战略的核心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2
概念设计——设计理念 空港新城 ——城市功能+山水田园风光
空港新城,依山就势,集约用地,多元空间,城乡统筹,成为于南省打造
山地田园城市的先导示范。
西南五市主要服务业行业规模比较
70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金融业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餐饮业
60
昆明当前的两大短板——
国际化短板:
昆明的国际人员来往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国际贸易的水平和 外国投资的水平都显著低亍成都、重庆。 现代服务业短板: 昆明的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不足,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 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显著低亍成都、重庆。
安宁市
395
楚雄市
68.65
红塔区
25.44
研和工业园
红塔区
31.86
昆明空港城战略定位
亚洲新坐标、东盟CBD
先导——桥头堡战略的先导 支点——昆明城市空间构建新格局的支点 抓手——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关键抓手 高地——“滇中城市群”产业升级的要素服务高地
引擎——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引擎
旗帜——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新旗帜 示范——山地田园城市的示范区
规划分析——周边组团关系 空港新城:昆明市高端产业的全新聚集区、昆明主城和嵩明空 间缝合的廊道
——高端制造:西南方对接经开区;
——文化产业:东北方对接职教园; ——生活服务:延昆曲高速拓展昆明北市区。 嵩明职 嵩明职 教园区 教园区 空港新城 空港新城 杨 杨 林 林 巟 巟 业 业 园 园 区 区
其他重要战略背景
山地田园城市
(4)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主题